王勃被称为“唐初四杰”之首,其实他的爷爷学问更厉害

王勃的爷爷叫王通,后人他了解不多,反倒是王通的弟弟王绩及其孙王勃以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熟知,特别是王勃的诗歌成就知名当世及后代。

在开皇、仁寿之际,地处三河之间的河汾地区的绛郡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出现了一位学问渊博、聚徒千数的有名学者,可惜他生不逢时,壮年而逝,其门人弟子视其为孔孟之后的圣贤,谥号“文中子”。他就是享名三河地区的王通。

王勃被称为“唐初四杰”之首,其实他的爷爷学问更厉害


王通父亲王隆,字伯高,得祖上家学渊源,贯通经史,在家乡以儒学教授学生,弟子千余人,名声大盛于河汾之间。文帝开皇之初便以国子博士待诏于龙门,文帝亲自召见,询问时政得失。王隆应对得体,辞退后撰成《兴衰要论》七篇,略论历代帝王治国兴衰的道理,进呈给文帝披览。

哪知文帝政崇尚吏治,不重儒学,王隆所说未获赏识,仅由吏部铨选录用为昌乐县令,又迁猗氏县令。他在境治绩卓著,然因官小才高,未获升用。数年秩满,王隆便辞官退归乡里,不再出仕,以传道授业、教授生徒、著书立说为乐事。

王勃被称为“唐初四杰”之首,其实他的爷爷学问更厉害


王通诞生才三岁便能识字读书,幼年生性聪慧,悟性极高,十岁时能诵读五经,又亲聆父亲教诲,对时政亦能议论而有所指归,大为其父亲赞赏。此后遂从名师受业:受书于东海李育,学诗于会稽夏琠,问礼于河东关子明,正乐于北平霍汲,考易于叔父王仲华。

他夕兴夜寐,衣不解带,专心致志,勤学苦研,积年而六经俱通,遂有四方之志。文帝仁寿三年,王通年已及冠,思欲以生平所学贡献于国家,他在这年金风送爽的秋天,西游京都长安,觐见隋文帝于太极殿,奏上《太平策》十二条,切指时世之弊,提出了尊王道、推霸略、重儒统、合三教等主张。他年少气盛,认为汲取历史经验、改良政治便可以运天下于指掌。哪知此时正逢文帝行废立太子之事,朝廷权贵明争暗斗不息,宰相杨素位居高位,颇以文武才略自傲,无心提拔后进新人,对王通也就未能青眼相看。

王通知道自己所上条策不被重视,且在京耳闻目睹,亦略知朝廷风波不停,便产生了回归乡里的念头。由此他写了一首《东征之歌》,抒发他慷慨而又抑郁的情绪,其诗曰:“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遂怀古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时异事变兮,志乖愿违。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皇之不断兮,劳身西飞。”

后文帝察其意气不凡,下诏再征,但不久文帝驾崩。炀帝即位,再下征召之命,这时适遭炀帝、杨谅兄弟争夺权位,河东成为双方战场,社会乱象已经萌生,王通已无心仕进,决计退隐,乃在龙门故地经营祖业,自叹道:“道之不行,欲安之乎?”

王通决计继承其父,著书立说、教授生徒,效法孔子以行其道,即所谓传道授业。其成就使他的名声远扬,四方前来请益求教的门人弟子纷纷接踵而至。其中有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钜鹿魏征、太原温大雅、颍川陈叔达等都慕名前来谒见,或拜王通为师,或叩请受教经邦治国的道理。

王勃被称为“唐初四杰”之首,其实他的爷爷学问更厉害

唐太宗与魏征


在这些人中,杜淹、李靖、窦威、薛收、房玄龄、魏征、温大雅、陈叔达等人都是活跃在隋末唐初的英雄俊杰之士,对李唐的建国创业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王通在河汾讲学,先后收授门徒有千余人之多。他讲学与山东老儒们讲经、注经不同,着重在贯通古今、经世致用,教学不拘一格,因才而教。故人们称赞王通之教兴于河汾,雍雍如也。

炀帝大业十年,朝廷久闻他的名声,征他入京,署为蜀郡司户,王通推辞不就;次年,朝廷又以著作郎、国子祭酒征召。这可见朝廷对他重视的程度。可是此时天下云扰、英雄豪杰四起,势力大的逐鹿中原,实力弱小的占山为王,有的割据一方,有的据地自保。寰宇之内,到处是烽火漫天、刀兵不息。学校生徒四散,门庭滋长苔草,学子已无心学业,各奔生计、各找前程去了。有些名儒大家、士子学人,或避难乡野,托庇豪门,有些甚至穷途潦倒,冻死在饥寒交迫的沟壑之中。

王通眼见天下大乱,有不可收拾之势,对朝廷已全失去了信心,故对做官一途,丝毫不感兴趣,他只是闭门著书立说,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王通专心致意于经世之学,对诗、书、易、礼、乐、春秋都作了系统的整理,他通经是为了治世,考古是为了验今,到了隋末,他先后写就了《礼论》、《元经》、《赞易》等书数十卷。他自命极高,以为其道可以治国经邦,其书能使国家归于太平、臻于富强,可以上继孔子、周公,他的弟子们也认为他是当代孔夫子,是没有官位的素王。

王勃被称为“唐初四杰”之首,其实他的爷爷学问更厉害


大业十三年末炀帝在扬州被弑,噩耗传到北方时,博古通今的王通在家由于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临死前他召唤门人薛收等人,对他们说:“我做了一场梦,梦见颜回称孔子之命说道:‘休息吧!恐怕是夫子召我去见他。何必人生长命百岁!’”隔了七日,遂驾鹤西去。其门弟子数百人听闻讣告,不问远近齐集在龙门王宅进行悼念。他们悲号痛哭之余,共同商量着说道:“我们老师的道德学问已达到最高境界,成为至人了。”他们根据礼制所谓“男子生有字所以昭德,死有谥所以易名”,乃私议其谥号曰“文中子”。

门人又仿效孔门子弟录其先师的语录《论语》的体裁,各记其亲身所闻、所问、所事、所答,整理记录成《文中子》一书,该书所记有十篇,题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囊括六经要旨,叙述古今之变及王道之难行,书成后交给王通的家人以作纪念,垂之后世,此即后世所传的《文中子》,亦名《中说》。他的生平事迹本已载入史传,后来其后裔陷入一场政治风波,其传文也就被删除。

王通生不逢时,抱着其深邃的思想和愿望遗憾地离开了人世。但他盛名不朽,他的思想有后人传承,唐初的将相大臣多出其门下,他们各怀着王道治世的理想,躬行政治实践,终于开创了唐初的贞观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