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十大计策之二

五,空城计,实施者:诸葛亮。


三国十大计策之二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四,草船借箭,实施者:诸葛亮。


三国十大计策之二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三,瞒天过海,实施者:曹操。


三国十大计策之二

徐庶投靠刘备后,接连数次打败曹军大将曹仁,并且夺得樊城。曹仁与副将李典逃回许昌后,去见曹操,告知了刘备主要依靠单福取胜的消息。原来,徐庶为人至孝,幼年丧父,家中只有老母,而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奉养,程昱于是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赚至许昌,然后命其写书信招徐庶来归。为此,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投入了曹营。

二,苦肉计,实施者:周瑜,黄盖。


三国十大计策之二


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 黄盖受命诈降到 曹操的军营,为了取信于曹操, 周瑜故意借故痛打 黄盖一顿,让黄盖假装气愤而投敌。 庞统劝曹操将战船连在一块,给周瑜利用 火攻创造条件,最终 孙刘联盟取得 赤壁之战的胜利。

一,养贼自重,实施者:司马懿。


三国十大计策之二

司马懿能忍,能屈能伸,韬光养晦,在曹操在世时,他适量展示自己的才能,却绝不显露自己的绝世才华。魏文帝曹丕在位,他屡次献奇策善谋。魏明帝时,他果断出兵,兵贵神速擒杀孟达。齐王曹芳在位,他装病骗曹爽,而后果断政变夺权,诛杀曹爽。最大的计谋恐怕就是养贼自重:屡次带兵与诸葛亮周旋,却从不全力对付诸葛亮,目的就在于为自己留下一个对手,一个威慑魏国朝廷,满朝大臣的势力,这样才可以在被魏国皇室贬黜疏远后,再次被起用,不至于落得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事实证明司马懿赌对了。他赢得了整个斗争,成了晋国的奠基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