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高宗不杀岳飞,岳飞能直捣黄龙灭掉金国么?

月上变


历史充满太多的不确定因素,谁能够说得准呢?如果赵构是个明君而不胡乱猜疑,能够鼎力支持,如果岳飞真的像《说岳全传》里描绘的那样神勇多谋的话,这事还真的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再加上韩刘吴诸位大帅的势力,直捣黄龙是唾手可得的。


雁30954624


如果宋高宗不杀岳飞。北伐能够取得怎样的成果,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就笔者看来,收复中原、河北虽然需要一定时日,但是并没有什么悬念,能否收复燕云乃至直捣黄龙,则不是很好说。

岳飞军事才能自然极高,但完颜宗弼也是当世名将,金军无论骑兵、重步兵的实力都可圈可点。郾城之战、颍昌之战,岳家军歼敌都在数千规模,虽然是足以令人壮气的胜利,但对于金国说不上什么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先看宋金两国的实力对比。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俘徽钦二帝,兵锋直至江南。而高宗则仓皇跑路,毫无抵抗之志。直到韩世忠在黄天荡大败金兵之后,宋朝军事才稍有起色,在江淮之间与金国展开角逐,双方互有胜败。

南宋在战争中一直处于守势,所取得的大胜也多为防守反击(如虞允文的采石之战)。南宋政府常年在江淮一带驻有重兵,也明白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凭借着西线的川陕要塞、东线的长江天险才和金、蒙古对峙了百余年。也就是说,南宋政府的战略意图是立足于守,待天下时变,再寻反击机会,宋理宗时期的端平入洛就很好的应证了这一战略意图。

再看兵种,南宋的政府军以步兵为主,在坚城要塞的掩盖下还有用武之地。一旦北伐中原,深入金国腹地,与金人的铁骑角逐疆场,无疑是驱羊赶虎,自取败道。

南宋军队守有余而攻不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以宋高宗为首的政府又缺乏进取之心,只想着偏安江南。如果岳飞真的直捣黄龙,迎回徽钦二帝,那宋高宗岂不尴尬?就让他们在北方呆着,你们在朔漠喝西北风,我在西湖赏美景,两不相干,岂不美哉!所以岳飞的北伐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注定要失败。






字曰书云


我讲直白一点,也是尊重实际,如果高宗不杀岳飞,南宋活不过三年,岳飞如果不目中无人也不至被杀。如果不是秦桧,南宋百姓没有70年平安生活。

后人颂扬岳飞,打击秦桧是一个民族的特定文化造成的,主战者未必真英雄,主和者未必不豪杰。

国人都敬佩英雄,然主战者不考虑国情,希望在战争中获取一定的政治资本,多数(不是全部)武将是有这种私心的。

主和者给人的印象是贪生怕死,软弱无能,如果无能他怎么做到宰相的位置。宰相是要为全国民众利益服务的人,他考虑的问题一定是大局,多方位考虑是战是和比武将考虑的要多和广。

国人只崇拜战死沙场的英雄,不会颂扬真正为国作出实质贡献的主和者。假若南宋再成活下来200年或者复国,试问历史将怎样定位秦桧?

再问,大众你是选三年的战乱灭亡还是选70年的安定生活?

清朝肓目自大,被主战者左右,慈喜也是主战人,最后被八国联军和后来的甲午战争所摧残,如果和平谈判将是另一番天地。


彩云之南一一川岛


宋高宗赵构是最软弱的皇帝;秦桧是最卑鄙的汉奸。



渔樵之人W


可能性不大。北宋初年太祖制定的国策限制了武官的权力,历代沿用。岳飞当时还不具备灭金的实力。即使有,皇帝大臣也怕他一家做大,会采取各种办法制约他。岳飞既要治军,又要和制约他的官员周旋,很难齐心合力地对付金兵。可以取得局部胜利,但不可能全胜。


独行扁舟子张杰


在这个问题上,应该不可能实现,岳飞的能力是可以做到的,岳家军也是一支所向披靡的铁军,但金国那时的国力还很旺盛,而宋朝却衰败一点,加之朝庭战争意志和信心不强,奸臣奸佞小人很多,战争一旦开启,会从朝庭内部乡生绊脚石从而倒至失败!要想实现岳飞的战略构想,必须齐心协力,上下一心,特别是当时宋朝皇帝必须有坚定的信心,但在当时,宋朝皇帝及朝庭内部是不具备!故所以不可能实现!


平凡人99712


恐怕不能,即使宋高宗不杀岳飞,也改变宋高宗内心一心求和的决心,而当时的南宋朝廷中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一直占上风,宋朝开国一直施行的是以文制武,无论北宋南宋武将的地位一直很低,虽然岳飞和岳家军骁勇善战但一直被主和派钳制,无法发挥应有的战力。

其次战争还是两国综合国力的比拼,按照金国当时的国力以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的财政赋税很难进行一场覆灭金国的全面战争。

另外整个宋朝一直缺少骑兵,自石敬瑭献幽云十六州于辽后,中原王朝就失去了战马的主要来源,岳飞的岳家军主要是以步兵为主,岳家军步兵遇上金国的骑兵,胜战也只能是击溃战,步兵追不上骑兵而无法做到歼灭战,无法大规模的杀伤金国的有生力量。

岳飞是一位爱国英雄,岳家军也是一只战斗力很强的军队,但是以当时的各项内外条件如果宋高宗不杀岳飞,岳飞还是不能直捣黄龙灭掉金国。





西城长乐


想收复宋朝所有的土地,对金国形成稳定的防御姿态简单,但要彻底灭掉金国,有点难。岳飞和韩世忠等人拉起了几支颇有战斗力的队伍,在黄河西南的战场取得了一些顺利,但是不具备深入华北大兵团作战的条件。\r

军事整体力量的提升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涉及战马、将领、后勤保障等等多种因素。宋朝当时最大的问题是战马不足,后勤保障乏力,缺乏纵深推进作战的能力,如果宋军岳飞等部在缺乏后勤保障的条件下,冒险突进,全军覆没不可避免。雍熙北伐和后来几次北伐都有后勤保障弱的问题,根源在于我们的后勤保障体系落后,埋锅造饭,粮草要人力保障。赵构杀岳飞是因为岳飞有重大谋反嫌疑,这个事换任一朝代任一皇帝,岳飞都死罪难逃。经过河南溃败,岳飞已经是畏金如虎,在淮南柘皋之战中,岳飞军出兵四十余日,皇帝发十五道手诏催岳飞军和金军接战,但岳飞以向张俊借粮为名怠军逗留,出兵四十余日,连金军的影子都没看见。战后被判临军征讨稽罪斩。到了如此地步岳飞军力,还侈谈什么直捣黄龙府,说笑话而已。


杨小靖


不能,世上没有如果。如果是一种假设,是一种幻想。根据不同的人会对一件事不停的想象,无条件的放大。

岳飞被宋高宗和秦桧害死,导致北伐事业中途夭折。这段公案长久以来令国人扼腕叹息,有人或许认为,如果岳飞不死,继续统兵北伐,肯定会直捣黄龙消灭金国。然而,这或许只是个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温柔十度


可能性微乎其微,历史不会因为岳飞岳鹏举一个人的存在而改变,况且当时南宋小朝廷已腐朽不堪,昏君赵构偏听偏信,奸臣当道,秦桧把持朝政,排挤忠臣,进献谗言,岳飞功高盖主,下十二道金牌,风波亭处死岳飞。岳飞真的不死,也不可能灭掉金国,战役战争是个系统性难题,而不是简单靠岳家军数万人马,牵涉到兵力布署,人员补充,粮草补给,一系列问题,难免不会朝中奸臣给他使绊穿小鞋,打压排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