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拌餡如何放鹽?經常會淡了或鹹了?

男人應有男人樣


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所謂眾味難調……放鹽更是一門藝術 以為它牽扯到美食的口感

談到放鹽(^^)我覺得分5種1:炒菜之前放鹽2:炒菜過程中放鹽3:炒菜出鍋前放鹽4:炒蔬菜之前要放鹽5:炒葷菜熟了再放鹽

我不是專業廚師 因為經常做飯(老婆做的飯全家認為很難吃[捂臉])這些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呲牙][呲牙]

再來說說拌餡 我自己是靠日積月累的經驗基本都符合家人的口味 例如:韭菜餡 放鹽後 我是根據韭菜的味道的大小判斷鹽量[靈光一閃]基本都OK[呲牙]所以經驗很重要

沒有經驗的只能靠味覺品嚐來判斷了

品嚐也是門學問 具體我也不懂[打臉]反正適合自己或者家人的胃口就可以了[耶] 品嚐的時候記得用輔助工具(筷子……)

就說到這裡吧!純粹自己的想法和經驗

不喜勿噴 不喜勿噴 不喜勿噴








楊尐龍


放鹽要根據你所加的調味品來投放。

味達美,生抽,老抽,雞精,味精,都有一定的含鹽量,普通的醬油含鹽量更高,醬油放的多了,鹽一定要少放。

有的原材料裡面也有一定的含鹽量,比如干海帶,蝦皮,火腿,做菜與調餡,口味鹹淡的把握,在於你得弄懂調味品與原料的屬性。

青菜類的,相對於肉類來說,加鹽就得少一些,肉類菜品,鹹度加不到位,肉不香。

操作的過程中,不要所有的調料一次性加到位,鹽可以選擇後放,先少放,嘗一下口味,再適量的添加。經驗是慢慢摸索出來的。用心體會就很簡單。





大友美食


您好,我是寶媽雨露,自己的經驗希望能幫到你,關於放鹽問題:

①袋裝的鹽最好放到盒子裡『可以是平常我們吃零食不用的密封類盒子』或是買來的調料盒中,根據勺子進行測量,每次炒菜一小勺即可,如果菜量多再增加,慢慢積累經驗,就知道放多少啦。我們生活中儘量做到少油少鹽,低碳飲食更健康

②調餡(特別是肉餡),有個小秘方,肉裡面放鹽,調料後,攪拌時可以聞到想想的味道,就說明鹽已經到位啦



寶媽雨露


無論是做菜,還是拌餡,商業版做法都是採用的比例做法,例如:大鍋菜,滷肉,肉餡等等,每十斤肉加多少克鹽。(也可以換算成每一斤)這樣的話基本上可以做到鹹淡基本上始終如一。

家庭做法如果採用比例做法可能就有點太麻煩了,如果是做餡還可以採用,如果是做菜那考慮的因素就有點多了,例如:醬油,豆瓣醬,蠔油等調味品往往會有一定比例的鹽分存在。

再就是加鹽的先後順序,提前放和臨近出鍋放肯定入味程度不同。

但是同一個人做菜,往往是養成了固定的操作習慣,其實也是可以按照比例的,但是不可能每一次不用克度稱,那樣也太麻煩了。

一般我們可以用量勺,或者湯匙等工具做參考,以一盤菜為準,例如:記住每一次加了湯匙的幾分之幾的鹽即可,感覺到恰到好處了,以後就這麼加就可以了。但是還有考慮,其他含有鹹味調味品的因素。

如果是做餡,也可以用克度稱,不同地區,口味不同,但是每一斤大概在7.5-12.5克之間。找到自己的比例即可,也得考慮其他鹹味調味品的比例。


美食俠客


建議你最後放鹽,因為你前期可能會先放醬油,或者耗油,雞精一些調味料,這些本身就會有一定鹽口,所以你做菜或者調陷要最後放鹽,如果前期調料放的少,後期可以稍微多加一點鹽,但是要少放,做到少放勤嘗,這樣就沒問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e78b1198e434511ba1f1816288f6335\

程萌厚愛——


做菜我都是嘗一下,如果是做餡像韭菜雞蛋的餡我也會吃口餡嘗一嘗,如果是肉餡那就提前包好一個下鍋煮熟嘗一下。我平時就是這麼做的。



神獸爸爸


為什麼會經常放鹽多或放鹽少呢?

我們首先要了解菜的屬性,有些菜吃鹽,有些菜不吃鹽,比如苦瓜吃鹽、茄子不吃鹽。

其次就是根據菜量加鹽,用小勺盛鹽根據在鍋裡的量加減。

最後就是做菜是技術活,需要長期多做,中餐是憑感覺,不像西餐可以固化。

只有長時間的做菜嘗菜才能判斷放鹽的鹹淡,多訓練,多積累總結,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可以解決的。

如果做鹹了,可以放點水或者再加點菜。











大王聊開店


如果你做菜經常鹹了或淡了,證明你做菜時間還短,經驗不足,做菜不能吊兒郎當,一定要認真,用心。

別管炒菜,煲湯,調餡都要最後放鹽。或者是先放底味,最後找齊。有很多調味料都是鹹的,如醬油,豆辦醬。

眾口難調,南方人和北方人不一樣,男生和女生不一樣,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不一樣,夏季和冬季不一樣。

你一定行!💪


八珍玉食9


一般都是拿鹽袋直接倒





阿申日常生活分享


炒青菜的話,青菜要上鍋的時候放,拌餡的話,要把青菜的水擠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