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資本——戰“疫”當前 創新經濟突圍2020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多個產業近乎於“停擺”,對於資金雄厚的大企業而言更多的是業務、工作上的不便,但對一部分創新企業來說,則是生死存亡。

嚴峻挑戰當前,“自救”成為最強音。華興資本在《戰“疫”當前,創新經濟突圍2020》中給出創新經濟企業短期、中期、長期三步戰略建議之餘,始終保持著與市場頂級投資機構及頭部創業者們的深入交流。在融資實操問題之外,華興方面表示,創業者們最多的問題就是,原有節奏被打亂,拿不到錢怎麼辦?

實際上,每每談及併購,創業者們總有諸多問題與顧慮,多年實踐也讓華興深知併購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華興併購團隊則從宏觀、中觀、微觀三個層面,就如下問題給出自己的觀察及應對策略。

·為什麼2020年會迎來併購浪潮?

·為什麼自己的企業要考慮併購與被併購?

·我該怎麼買/賣?

核心觀點:

1.疫情或成併購加速導火索

存量市場新常態下,併購本就需求旺盛,而疫情極有可能加速井噴期到來,原因有二:

1)資金端:超級獨角獸公司出現以及後期PE機構向Buyout策略的傾斜,將催生出互聯網巨頭以外的新一代買家。

2)資產端:疫情迫使企業業績承壓、出售意願增強且估值面臨調整,客觀上也吸引了更多買方參與。

2.創業者和股東應重點考慮四大戰略意義

1)同類合併:通過併購整合減少惡性競爭,降低資源損耗,提升規模效應,增強溢價能力。

2)擴大戰場:橫向擴張——區域拓展、品類擴充,通過併購搶佔時機,快速完成向新市場、新用戶的擴張;縱向擴張——產業鏈延伸、業態融合,通過併購獲取能力,實現商業模式的升級和落地。

3)引入資源:通過引入強有力的戰略方股東,既增強抵抗系統性風險的能力,又保留一定程度的業務獨立性和上市靈活性。

4)獲取流動性:抓住市場時機,適時出售以落袋為安、獲取流動性。

3.特殊時期把握交易窗口至關重要

1)保證現金流安全:併購的藝術往往體現在如何利用交易各方風險偏好的不同,充分組合股份和現金對價以消除分歧,控制好併購和融資結合的節奏。

2)注重資產價值:在特殊時期部分公司可能面臨企業價值下滑嚴重的問題,需要區分好資產價值、業務價值和企業價值的關係,獲得買賣雙方對交易對價的平衡。

3)關注後續業務整合:在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除了交易本身,還需要做好業務整合的心理預期和準備。

一、為什麼2020年會迎來併購浪潮?

從大環境來看,2018年整體市場就已經在發生變化,緊縮趨勢明顯。隨著增長放緩、競爭加劇,一級市場的馬太效應愈發明顯。而到了2019年,不僅融資數量繼續下降,融資金額也下跌超過40%,資金緊張的局面進一步傳導到頭部企業中。

整體市場緊縮的趨勢下,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結構性問題愈發明顯。2019年消費互聯網佔整體互聯網融資數量的佔比已經不到50%,而平均融資週期也從一年拉長到接近一年半。這些宏觀數據都在說明,我國消費互聯網領域已經進入了存量市場新常態,在存量市場中,競合關係是不變的話題,併購整合需求將會愈發旺盛。

但過去兩年預計中的併購市場井噴式爆發為什麼尚未發生呢?從買方和賣方兩個角度來看,2018年至今買賣雙方仍處暗流湧動的結構性調整階段:以BAT這些大型互聯網巨頭為主的既有買家隨著自身版圖擴張達到一定量級,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投資策略轉變明顯,出手愈發謹慎;而賣方市場的估值水平尚未調整到位,無論是從創始人心態還是投資人回報測算來看,出售可能都無法達到預期。大家試探多、成交少,導致市場上能夠看到的交易並不多。

隨著這次新冠疫情的爆發,許多細分賽道開始或主動或被動地加速進入變革和融合的階段。在這個時間窗口下,我們看到許多創業者和投資人開始沉下心來思考公司未來的去向問題,有優勢的企業希望擴大市場佔有率、拓展業務版圖、加強上下游延展,而面臨困境的企業也急於破局,找到活下去的機會。併購整合開始從一個可以考慮但並不迫切的選項,成為高優先級的重要戰略。

1.資金端:有能力和意願出手的買方逐步多樣化

現在的併購市場相比於兩年前,有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就是資金端的參與方日趨多樣化,不再侷限於互聯網大平臺和超級買家。對比下圖我們能夠看到,在2017年,有能力進行大規模收購的買家還是以互聯網巨頭和A股上市公司為主;而到了2019年,除互聯網巨頭以外,中型上市公司也已經成為重要的資金提供方,且隨著Buyout、PIPE等交易類型的出現,後期PE機構開始成為收購方。

面對本次疫情,很多未上市的大獨角獸公司由於業務體量大、資金流安全,正在更積極的尋找質地優良同時價格合理的標的公司進行併購整合,以此補足短板或者開拓疆土,以便在疫情結束、業務爆發的時候能夠抓住機會,佔領被淘汰企業釋放出來的市場,快速反彈。

同時,後期PE機構也希望利用好這個時間窗口,以更合理的價格收購優質資產。在去年我們和市場頭部PE機構的溝通中,許多後期PE機構已經將Buyout作為近期的一個重點戰略推進,只是仍處於標的篩選和估值判斷的磨合階段,這個時機剛好可以幫助他們加速推動Buyout戰略落地。

2.資產端:業績表現和融資預期受到影響,併購優先級提高

從出售意願來說,疫情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大部分公司正常的資本路徑規劃。受限於投資人溝通、盡調、訪談等線下工作的開展,原本計劃在今年年初啟動新一輪融資的公司,融資節奏可能被迫推遲到下半年,更將面臨市場融資需求激增帶來的競爭問題。如果無法在原定的時間內拿到錢,公司原有的發展規劃也將受到影響,在這個時候,對於創始人來說出售可能成為上策,而投資人也有動力支持出售以及時止損,避免血本無歸。

從估值來說,在疫情的影響下衣食住行等各個行業都受到了極大挑戰,至少一個季度的業務停擺帶來的可能是半年的增長放緩和全年的目標壓力。

如此背景下,預計部分行業估值可能會出現調整,甚至有公司會因為現金流問題面臨資不抵債的風險,這些都會使得創始人和股東對公司進行一個更謹慎且合理的估值判斷。而資產性價比的增加,也會吸引到更多的買方參與交易。

零售板塊:

大部分線下零售門店被迫停業,物流也面臨著交通管制、末端配送等方面的限制。阿里巴巴在2020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會上表示,疫情對其供應鏈、物流都有很大的影響,收入增長將會放緩,部分板塊也可能出現負增長。

餐飲板塊:

根據美團研究院在2020年2月初對3.2萬餐飲商戶的調查,72.5%的連鎖店表示損失非常大,90%的餐飲商戶面臨資金短缺。

住房板塊:

根據貝殼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1月重點城市二手房市場成交量大幅減少,新增供給與需求均大幅回落,房源成交週期進一步拉長。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出現顯著性回落,疫情對市場的影響至少持續到上半年。

出行板塊:

1月26日至31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發送旅客同比跌幅最高達85.4%,旅遊行業損失慘重,線上出行平臺的業務量也面臨著90%左右的下降。

其他領域:

其他可以預見到的趨勢包括,一季度國內手機市場可能遭遇30%以上的同比下滑,2020年預計出現4%的同比下滑;截至2月11日近50家汽車經銷商集團共2,895家4S店中,僅573家復工,復工率為19.8%,預計本次疫情對汽車市場的短期影響將大於2003年的“非典”;今年5G建設計劃受疫情影響,供貨和建設節奏將有所調整等等不一而足。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