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老肥新用助力水肥高效和農民節本增效

今天打開手機很多群都在轉磷酸氯喹對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有效。打開電腦輸入"磷酸氯喹" ,映入眼簾的第一條新聞就是"鍾南山稱,磷酸氯喹的研究不是中國最早做的,比利時、美國等國家已經做過,氯喹對冠狀病毒有效,但真正用於人體,是在這次疫情中。"

因為,咱不是學醫的醫學只是實在匱乏,一開始以為磷酸氯喹是一種磷肥呢?打開電腦檢索了一下這個產品,突然發現"磷酸氯喹是抗瘧藥,已經在臨床上用了70多年"。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一個臨床應用70年的產品,面對這種讓大家禁足一個多月的病毒,盡然有效,我不知道也不敢評論這次臨床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來說有多少幫助。但是我一貫喜歡三句話不離本行,不離水肥一體化,這個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疾病對我的啟示就是老肥也是可以新用的。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三點啟示值得我思考

第一點:七十年前藥可以用在新的病毒上,同樣七十年前的肥料也可以在水肥一體化中顯奇效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在講硫酸銨、碳酸銨的肥料在水肥一體化中的應用,很多農戶給我的回覆都是"梁老師,現在從哪裡買這些產品?"確實現在這些東西不好賣,為什麼因為傳統施肥情況下硫酸銨、碳酸銨等產品的最大問題就是肥效時間短,肥料利用率低。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國內大部分碳酸銨廠家逐步轉型升級為尿素企業或者轉行破產,而且這些年為了進一步提升尿素的肥效,減少氮素損失,逐步發展了緩釋尿素、尿素抑制產品等等,目的只有一個延長釋放時間,減少損失。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這一點對於傳統的施肥模式,絕對是有重要意義的,但水肥一體化改變的就是傳統施肥模式的水肥供應週期,由"全生育期一到兩次"轉向了"每次灌溉施肥、甚至到了兩到三天一次",如此高的施肥頻次,長效和緩控就成為阻礙肥料水肥一體化實時性的瓶頸,有些時候尿素的兩到三天的轉化時間都可能影響水肥一體化的整體效率。此時,肥效快、時間短等問題不在是該產品的劣勢,反而成為優勢。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1901年化肥由日本傳入我國臺灣,1905年傳入我國大陸。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只有大連化學廠和南京永利鉦廠,產品也只有硫酸銨一種。解放後,50年代至60年代施用最多的氮肥品種是硫酸銨和硝酸銨,其次是尿素和碳酸氫銨。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老藥新用可以治病,但是面對新的農業技術推廣應用時候,很多理念很多傳統模式都發生了變化,碳酸氫銨在設施水肥一體化,硫酸銨在滴灌棉花玉米的頭水中都表現出很好的效果,而且成本更低效益更好。

第二點:溫故而知新,面對新事物和新技術所有老的產品都可能是新產品

溫故而知新,這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學習也可以使人進步。對於農業對於肥料這些年不可能說是沒有新產品,而且新產品太多了,學習不過來,瞭解不過來了。在肥料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很多農業技術、栽培模式、水肥管理模式和新品種都發生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其他變化不談,水肥一體化就讓我們從澆地變成了澆作物,實現了"澆地→澆莊稼、土壤施肥→作物施肥、渠道輸水→ 管道輸水、水肥分開→ 水肥一體"的四個轉變,四個轉變帶來的是作物根系分佈範圍的變化、土壤水肥分佈狀況的變化,甚至土壤微生物也在變化,對應的作物生長規律也有變化,據研究水肥一體化下作物的百公斤需肥量都有所出入。這個背景下,什麼是新產品,全部是新的產品肯定是新產品,但是在原先模式下不適合的產品,重新用到新技術下的新組合原則上也應該是新技術模式或者叫新產品。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第三點:適當時候放下包括利潤之內的一些東西,可能會有一片新市場

當然,對於市場很多時候越是新產品的利潤空間就越大,至少在新疆農資市場比較普遍的一個現象,到了農資店,買氮肥一定會推薦腐殖酸尿素、尿素硝銨等新產品,買磷肥的時候滴灌二銨就會被推薦,鉀肥會被推薦晶體鉀,如果不問或者看看,那麼腐殖酸、氨基酸等等產品會推薦;你突然發現:尿素、一銨、硫酸鉀和氯化鉀這些大眾產品都在農資店的庫房。如果說是購買硫酸銨、碳酸銨估計很多農資店都會覺得不夠佔庫房的,或者說買了這些不賺錢。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實際上,農資市場不僅僅是買肥料的市場,更是在向買技術和買服務轉變的市場。學著放下單個產品的利潤,制定一整套適合當地作物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在以色列等國很多是全套產品銷售,也就是畝價格,而不是每個肥料多少錢。用好這些所謂的利潤低的產品,就可以讓農民節本增效;同時如果你由銷售單品變成銷售全生育組合,在農民整體投入增加,效益增加的同時,你的利潤可能會增加,你的市場也會一片光明。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老藥新用治新病,老肥新用顯奇效;水肥一體化是一個新的灌溉模式,這個灌溉模式實現了"澆地→澆莊稼、土壤施肥→作物施肥、渠道輸水→ 管道輸水、水肥分開→ 水肥一體"的四個轉變,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同樣一些老的肥料可能在水肥一體化中與新的技術新的產品配合就可能是新產品新模式,迎來新市場

老藥新用可以遏制疫情,不用新肥也可助力高產高效和農民增收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