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人物的精神》教學設計

《寫出人物的精神》教學設計

上學期我們學過寫人要抓住什麼啊?相信大家都還記得,那就是抓住人物特點,通過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等去實現。我們這節課要上的再深入些、高級些、有層次些,就是在抓住人物特徵的同時,學習如何寫出人物的精神。

先請出一位偉大的人物。

《寫出人物的精神》教學設計


沒錯,他就是我們萬眾敬仰的鐘南山院士。他現在正帶領著團隊,奮戰在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最前線。今天,我就帶領大家,去近距離認識這位偉大的老人,一起學習——怎樣才能寫出他的精神。我給大家三個竅門:

竅門1:認真觀察抓細節

我們現在來認真觀察一下這張圖片。觀察的時候啊,大家最好按照一定的順序,例如:由上到下呀,由左到右呀,由表及裡呀,由局部到整體等等。你看看有沒有一些典型的細節能夠觸動你的寫作神經,感受到這位耄耋老人獨有的精神特質。

倒計時五個數,五四三二一。好,相信大家都已經觀察的差不多了,那我們就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來看一看。首先是他的頭髮。臧克家在寫聞一多先生的時候啊,就觀察得很仔細。他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工作狀態下的聞一多,說他的“頭髮凌亂”,真實的表現了聞一多先生不拘小節,在研究學問時專注認真的樣子。那我們也看一下,鍾南山先生的頭髮凌亂嗎?不凌亂是吧?對。但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造型是吧,就是很簡單的梳了上去,但是卻顯得極其的樸素、乾淨、清爽、歷練。

我們繼續觀察鍾爺爺的眉頭。他這個眉頭是怎樣的?全鎖還是半鎖?半鎖。大家有沒有覺得他這個眉頭鎖得很有意思。你看,他如果雙眉緊鎖,表明戰勝疫情這樣的事這太困難了!愁眉不展,容易讓我們感到恐慌;他要是不鎖眉頭、全舒展呢,一方面是疫情嚴重到不允許他這樣,一方面是又不能掉以輕心過於樂觀了。當然半鎖眉頭一定不是故意的,只不過此時此刻他這樣半鎖著,給了我們更多的想象空間。我們這樣寫出來,可以表現出一半是他的憂慮,一半是他的信心,這種憂國憂民的精神品質就躍然於我們的面前了。

我們再來看看鐘爺爺的眼睛。哎呀,這個眼神真是太深邃了!同學們仔細看啊,你看那個目光,是不是特別的堅定專注,直視遠方,執著冷靜,一幅若有所思的模樣,彷彿在認真尋找戰勝疫情的最佳方法,給人一種安全感。我們用這“高瞻遠矚”這個詞兒形容他的這個眼神啊,恰如其分。

我們繼續來看看鐘爺爺的嘴巴。啊,嘴巴緊閉著,不願意多說話。可以說,他現在說的每一句指導疫情的話,都是價值連城的。認真思索狀態下的嘴巴顯得神態多麼凝重,可能現在他的全身心都在想,怎麼才能讓疫情趕快的退去。怎麼才能讓被感染病毒的人們趕緊被治癒。你看這樣的嘴巴呈現給了我們一個全力以赴、鞠躬盡瘁、堅韌憂思的偉大形象!

其實在這裡最觸動我的還是他喉結這個部位,哎呀,喉結突出、青筋暴露、皮膚鬆弛,歲月不饒人啊。鍾南山爺爺已經83歲了,還堅持在抗疫的第一線。不吝惜自己的身體,將國家大義擺在最前面。你看他那滿是滄桑的臉龐,盡顯精神矍鑠、高昂自信的神情!這才是我們要追的星!

所以我們看,要寫出人物的精神品質,就一定要善於認真的觀察。選揀出一些典型的細節,用這些細節去體現與人物與眾不同的精神品格。

竅門2:寫作手法來幫忙

除了仔細觀察,我們還可以藉助一些寫作手法來加以突出和強調人物精神,例如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鄧稼先》一文當中,作者就將鄧稼先與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進行了對比,鮮明的表現了鄧稼先忠厚朴實的氣質和毫無私心,甘於奉獻的品格。

說到這裡我也想到一個人——蘇軾,他在杭州任太守的的時候,趕上了百年不遇的瘟疫,杭州城到處是求醫問藥的百姓,而城裡竟然還有藥鋪囤積居奇,大發瘟疫財!蘇軾在這個時候體現了敢於擔當的精神,在府庫裡撥出了專項資金,發現不夠用,自己又捐出50兩黃金,創立了“安樂坊”,據說這是世界最早的公立醫院,收治城中百姓,戰勝疫情。你看我們今天的鐘南山爺爺是不是也是這樣,這麼大年級,親力親為,衝鋒在前,一心一意,為國為民,願意肝腦塗地,他——是蓋世英雄!

很顯然,通過對比古代名人,鍾爺爺這種人格精神和英雄形象就顯得越發的偉大了!這是正比,還可以反比。

比如在國家有難時,有些人想到的不是去救國,而是選擇逃跑,例如趙明誠。趙明誠你可能不知道是誰,但是他的妻子你卻一定知道,她就是李清照。趙明誠任南京市長的時候,叛軍攻城,他不僅沒有組織力量去抵抗,而是在得到消息後自己棄城而逃。性格剛烈的李清照氣不過他的這種行為,再加上苟安的南宋朝廷不願意北伐去收復失地,於是寫下了這首氣吞山河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臨陣脫逃的趙明誠,比不過巾幗豪氣的李清照,而滿是豪氣的李清照也只能寫寫詩篇,卻比不上鍾南山爺爺親赴抗疫戰場,就萬民於生死。鍾南山爺爺,那才是有濟世之功的人傑啊!

寫作手法這裡,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如運用“生轉熟”的寫法去寫作:

起筆:“鍾爺爺是誰?”(生疏)

寫對鍾爺爺的不以為意;

然後寫通過報道瞭解到他83歲高齡,身在抗疫前線;

繼續深入瞭解到他是這次抗擊“冠狀病毒肺炎”的首席專家,曾經指揮過十幾年前“非典”的防治工作,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文末揭示鍾南山爺爺——國家有難,放棄享受;面對疫情,憂國憂民;臨危受命,義不容辭。自己心中滿是崇敬!

最後:“愛死這個爺爺”了。(熟絡)

寫作手法還有很多供我們選擇,例如:鋪墊、前後照應、伏筆、設置懸、象徵、託物言志、襯托、欲揚先抑等等,一些常用的修辭手法也在廣義的寫作手法當中,在日常寫作中我們都可以拿來去用。

竅門3:抒情議論齊上陣

我們還要善於藉助一些抒情議論性的句子,顯現人物精神,提高文章的高度,進行點睛式的概括。比如說楊振寧寫《鄧稼先》,說他是“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再看,在讚美聞一多的時候,臧克家說“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對聞一多先生的一生作了高度評價。這些精彩的抒情和議論,提煉了人物的精神品質,對文章主旨起到了昇華的作用。那我們看看,我們也可以去評價一下鍾南山爺爺。

我們先來看看別人是怎麼抒情和議論的吧:

網友1:一個人的閱歷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和氣場,印刻在他的眉宇間,停留在他的步調裡,婉轉在他的眼光中。

網友2:武漢疫情兇猛,他叮囑我們“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出門”,自己卻毅然踏上去往武漢的列車,“因為情況特殊。”

網友3:歷經多少疫情,被疲倦和疾病百般折磨,他都不曾落淚,卻在聽聞武漢街頭無數市民齊聲高唱國歌的消息時,眼眶泛紅,哽咽失聲。

人民日報: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魯迅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是中國的脊樑。”魯迅的這些話現在來形容鍾南山院士,再合適不過——鍾南山就是那根剛硬堅強,永不折服的中國脊樑。

竅門4:創新精神拓思路

我們的作文一定不可以人云亦云,要打破固有的定式思維,要有創新,要有亮點。我們先來做一個測試,看看你是否還有定式思維。

問題:如果你在沙漠中極度口渴,只有兩杯水,一杯尿,一杯毒藥,你選擇喝哪一杯?

答案是喝那——兩杯水。

按照我們的定式思維,覺得給我們兩杯水就是兩種選擇,一種尿毒藥,一種是毒藥。可是熟不知這裡還有第三種選擇,那就是那——兩杯水

那寫我們的鐘南山爺爺我們也可以不那麼定式思維,不要總是從外貌等寫起,想辦法讓構思和起筆都能非同凡響,例如:可不可以用書信的格式——給鍾南山爺爺的一封信;可不可以用反語——你還是那麼令人“討厭”,抗擊了“非典”又抗擊“冠狀病毒肺炎”;可不可以在文章開始設置懸念——一個83歲的老人淚灑鏡頭前,文末去進行揭示;可不可以換一個角度,以帶毒者蝙蝠的視角來審視這位耄耋老人;可不可以寫他是穿越到現代的老神仙;或者以鍾南山爺爺自己的口吻,自述“荊楚大疫”,諸此等等,希望同學們還有更好的創新。

那在你的眼中,鍾南山爺爺身上的哪些細節觸動了你?這些細節表明他具有怎樣的精神特質?結合這節課學習要點:

1、認真觀察抓細節

2、寫作手法來幫忙

3、抒情議論齊上陣

4、創新精神拓思路

請以《我眼中的鐘爺爺》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600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