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尤三姐为什么会自刎?

黑夜-酒-哃荇


尤二姐和尤三姐貌美如花,只不过尤二姐性情柔弱,尤三姐却刚烈异常。

尤二姐嫁给了贾琏,便请贾琏帮忙,想把三姐嫁给有才情、有品质的柳湘莲。柳湘莲答应了这桩婚事,并把自己的鸳鸯剑作为信物送给尤三姐。尤三姐满心欢喜以为自己的终身有了依靠。

可柳湘莲从宝玉那,听说了尤氏姐妹的来历。他以为尤三姐是不洁净的女人,直接要解除婚约。这件事不仅让尤三姐对终身大事的美好希望全部落空,而且在当时又是女子把贞洁看的比性命还重的年代,试问刚烈的尤三姐能不自刎吗?





诗词爱好


首先要承认,尤三姐之死轰轰烈烈,令人敬佩!

我认为她选择自刎,绝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冲动,而是她要以死捍卫自己的尊严,结束对柳湘莲的爱情。

往细讲,当时柳湘莲因为怀疑她不干不净,淫秽下流,所以提出退婚,不娶三姐为妻。三姐但求速死,以证明自己洁身自好,并非淫乱女子,死都不惧,更绝对没有屈服于贾珍贾蓉贾琏的淫威。

同时,应该说三姐对柳湘莲痴情一片,感天动地,为他愿意空置时光,痴等五年,并且假如柳最终不来,已经做好遁入空门诀别红尘的准备。如此深情厚谊,却被对方怀疑贞操有亏,冷面冷心相待,所以只能以死结束自己的痴恋,以死祭奠自己的爱情。

当时尤三姐用柳湘莲下定的鸳鸯剑自刎,也是在无声痛骂对方的愚昧,指责他的无情。同时也自怨托人无珠,把一腔热情竟轻付如此不堪的男子。

在事情结束时我们也看到,柳湘莲见三姐如此刚烈自尽,幡然醒悟,悔恨不已,终于醒悟,跟随一个跛腿道人走了。相信他这一生,都不会忘记贞烈的三姐,这一定程度上是三姐在他心中获得永生!





李龘Lida


尤三姐为什么会自刎?那是因为她唯一活着的希望被破灭了,唯一可以打捞他上岸的那个人不仅没救她,又把她推向了深渊。羞愤之下的尤三姐,只有死路一条,而她的一死,却换来了柳湘莲的敬重。在你身边时不懂珍惜,离开后才追悔莫及,世间的很多情,大抵都是如此吧。




老白醉里挑灯看剑


红楼梦里的尤二姐尤三姐两个女子,是一对尤物,她们在贾敬死后忽然出现,一下子把读者的目光从宝黛钗身上吸引到了她们身上,尤其尤三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尤氏姐妹最后的结局都是夭亡,自然也是薄命女,一个吞金自逝,一个拔剑自刎。很多人想得通尤二姐因什么而死,因为贾琏不再爱她,唯一的孩子也掉了,她没有任何再活下去的希望。

那么性情刚烈的尤三姐,为什么会自杀呢?难道她也是因为柳湘莲的退婚,对人生绝望了吗?其实远不止这些。

我们知道,尤二姐尤三姐姐妹俩跟尤氏既非同父,又非同母,她们出身贫寒,因为尤氏的关系,从小在贾府走动,跟贾珍贾蓉父子不清不楚,尤三姐曾托梦跟尤二姐说“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

由此可知,尤氏姐妹都曾德行有亏,是没有守住贞节的女子,但尤三姐自从遇到柳湘莲以后,似乎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种种不良品行。

五年前,她对柳湘莲一见钟情,暗许终身,原文有一段尤三姐明志的描写:

只见尤三姐走来说道:“姐夫,你只放心。我们不是那心口两样人,说什么是什么。若有了姓柳的来,我便嫁他。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只伏侍母亲,等他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说着,回房去了,真个竟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从尤三姐的这段起誓明志的刚烈和果决态度来看,她这次认真了,而且是非柳湘莲不嫁的。换句话说,柳湘莲是她认定的丈夫,如果柳湘莲不来,她宁愿自己去做姑子。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柳湘莲先是用祖传的鸳鸯剑下了聘定,后来在宝玉那里对宁府和尤氏姐妹做了一番了解后,决定退婚。

柳湘莲退婚的原因非常简单,他认为:宁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那么从小跟着尤老娘在宁府走动的尤氏姐妹,自然也不会是什么贞洁烈女。

于是,柳湘莲的退婚,成了尤三姐自杀的导火索,但这并非主要原因,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尤三姐的心中,她是先被男方下了聘定,又被对方悔婚的女子,这在古代来说,是有损闺誉的大事。

虽然尤三姐曾经德行有亏,不算是纯洁的女子,但见到柳湘莲后,她已下定决心痛改前非,要好好过正经人的日子,曾经柳湘莲的聘定让尤三姐觉得终身有靠。

尤三姐从贾琏那里收到了柳湘莲的聘定后,她的表现是:三姐喜出望外,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每日望着剑,自笑终身有靠。

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突然反转,乐极生悲,听闻柳湘莲要悔婚,性情刚烈的她,如何受得了这种屈辱?那么尤三姐有哪些屈辱呢?她的心里至少有两层屈辱。

第一层,她曾德行有亏的自卑心理,让她觉得柳湘莲的悔婚一定是听信了什么人的言语,因而心内嫌弃她;第二层,在过去,女子被下了聘定后再被退婚,往往这一生都很难再抬起头来的,尤其是受了程朱理学影响的明清时期。

当时,有很多女子因为订婚后被退婚而寻死的,因为闺誉一旦被毁,在女子没有任何地位的男权社会,意味着她这一生也就毁了。所以,当她得知柳湘莲执意要退婚时,她的心理活动是:

好容易等了他来,今忽见反悔,便知他在贾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今若容他出去和贾琏说退亲,料那贾琏必无法可处,自己岂不无趣。

原文中的这段话,已经明确交代了尤三姐的死因,也就是我前面分析的,她受到屈辱的两层心理。

曾为了生存失身于人的尤三姐,只是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想跳出宁府这个肮脏不堪的泥潭,柳湘莲是她默默给自己选定的夫婿,是可以把她救出泥潭的那个真命天子,但她千算万算,没有想到柳湘莲会悔婚。

性情刚烈的尤三姐,如何能够忍受这样被误解,被无端地折辱?于是她想到了死,想到了用生命和鲜血来洗刷自己的冤屈,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来明确自己的心志。当她听到贾琏和柳湘莲要出去后,原文有这样的文字:

(尤三姐)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

现实没有给尤三姐改过自新的机会,柳湘莲也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她只有用死来换回这样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综上来看,尤三姐的死,就像被父母退了婚的张金哥一样,在那个时代,是偶然,也是必然,尤其对于张金哥、尤三姐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女子来说,更是如此,当她们对爱情所有的美好期盼都幻灭后,当她们的未来之路被堵死后,当她们付出所有努力,依然无法走出泥潭,等待她们的,唯有一死。


牧之文化


《红楼梦》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展示了极其广阔的生活空间,反映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没落和崩溃的历史趋势。这贾府的女子个个都具有鲜明的性格,在贾敬死后,尤三姐和尤二姐开始出场了,妖娆身段,清俊模样,心里自然也是聪明的。为了生活她们不得不在贾珍父子身边周旋。然而尤三姐是个厉害人,她泼辣,性情刚烈,自从爱上了柳湘莲后,更是决定重新开始,她保护了自己的贞操,也守住着自己内心的贞操。

她对刘湘莲是一见钟情。她说“若有姓柳的来,我便嫁他。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服侍母亲。等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她坚贞不渝,一心一意。许是见多了这贾府中的虚情假意和乌烟瘴气,她更向往一种平等的,干净的感情。而柳湘莲无疑就是能带她出泥沼,给她一方干净心土的人。

柳湘莲,出身世家,自然风度翩翩,只是他亲眼见证了家道的衰落,养成了我行我素,任意自我的性格。从他喜欢去客串风花雪月的戏文,别人都以为他是优伶看来,他自在洒脱的性格。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人们是看不起戏子的认为那是供人享乐,地位低下的卑贱之人,二柳湘莲却认为那是一种爱好,一种追求,也同时是对封建礼教一种莫大的讽刺。

他嫉恶如仇也侠骨柔情,暴揍薛蟠后又不计前嫌,救他于危难之中。他说“我本有愿,定要一个绝色的女子。”他理想中的伴侣也是一个容貌绝色干干净净的妙人儿。在贾连的撮合下,柳香莲将自己祖传的鸳鸯剑送给了尤三姐。细细想来他二人的悲剧也许从这里开始的。二人其实并没有通过很深的交往和了解,都是从别人口中了解。所以他们最缺的是一种对彼此的信任。

后来刘湘莲进了京,拜见过薛姨妈又遇见过薛蟠后。便来见好友宝玉。将路上所有之事一概告知宝玉。宝玉笑道:“大喜,大喜!难得这个标志人,果然是个古今角色,看配你这为人。”

他对那是贾琏所说之事,心中颇有疑虑。于是便问宝玉到“既是这样,他那少了人物,如何只想到我?况且我又素日不甚与他相厚,也不关切不至于此。路上忙忙的,就那样再三要求定下。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这剑作定。所以后来想起你来,可以细细问了底才好。”可见他想要的是一个知根知底,身家清白的女子。

于是,当她听宝玉说了,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妹妹时,顿时傻眼了。在他看来贾府里的女人都是不干净的。那些个龌龊事,他多少是晓得的。他说:“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罢了。”

他便跑去与三姐退婚。虽有理由有说辞,可有尤三姐一听便知他在贾府中听了什么话?把自己也当作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

心头的悲愤和自卑感让她泪如雨下,便摘下剑来:“还你的定礼!”随后自刎而死。真真是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柳湘莲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一种结果,拭泪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人。真真可敬,是我无福消受。”其实他也并非“冷心冷面”,抚棺大哭,内疚痛苦。也是一种对尤三姐爱情的回应。料理完后事后,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尤三姐自刎的原因有二,一则在封建社会,女子被人退婚,是再难抬头做人的,名誉会受到很大损害,公然被退婚,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其次,在心爱的人的面前,自己曾经为了生存在贾珍身边周旋的污点被暴露无遗,让她自卑羞愤,悔不当初,所有的爱情憧憬在这一刻幻灭,于是唯有一死,可表清白,可言真心。





淮安军子


尤三姐与尤二姐虽然是姐妹,但两个人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尤二姐相信贾琏,也相信王熙凤,他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他看任何事情,任何人都是善良的,把凤姐他们想的太好,但这也导致了自己的下场,最终是最坏的,有二姐的悲惨结局,在尤三姐的身上,是不同的,尤三姐的性格刚烈,说一是一,他喜欢上柳湘莲,然而,柳湘莲却看不上他,嫌弃她是贾家的亲戚,贾家有关联的人,柳湘莲认为,除了门口的两个大石狮子是干净的,里面的人没有一个是干净的,所以他从内心认为尤三姐是一个不守妇道,不规矩,不清白的女孩子,但是尤三姐其实不是这样的,柳湘莲经过贾琏的说道 ,把定情信物,鸳鸯祖传剑,给了尤三姐,但事后又后悔了,想找三姐要回来,三姐满心期待,以为有了依靠,但却得知柳湘莲并不当真,也知道柳湘莲内心的想法,以死以证清白,三姐是一个性格刚烈勇敢直言的女孩子,得不到喜欢人的爱,不如一死,走的轰轰烈烈,令人可亲可叹,谢谢


玲lu


红楼梦里的尤二姐尤三姐两个女子,是一对尤物,她们在贾敬死后忽然出现,一下子把读者的目光从宝黛钗身上吸引到了她们身上,尤其尤三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尤氏姐妹最后的结局都是夭亡,自然也是薄命女,一个吞金自逝,一个拔剑自刎。很多人想得通尤二姐因什么而死,因为贾琏不再爱她,唯一的孩子也掉了,她没有任何再活下去的希望。  那么性情刚烈的尤三姐,为什么会自杀呢?难道她也是因为柳湘莲的退婚,对人生绝望了吗?其实远不止这些。  我们知道,尤二姐尤三姐姐妹俩跟尤氏既非同父,又非同母,她们出身贫寒,因为尤氏的关系,从小在贾府走动,跟贾珍贾蓉父子不清不楚,尤三姐曾托梦跟尤二姐说“你我生前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  由此可知,尤氏姐妹都曾德行有亏,是没有守住贞节的女子,但尤三姐自从遇到柳湘莲以后,似乎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种种不良品行。  五年前,她对柳湘莲一见钟情,暗许终身, 只见尤三姐走来说道:“姐夫,你只放心。我们不是那心口两样人,说什么是什么。若有了姓柳的来,我便嫁他。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只伏侍母亲,等他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说着,回房去了,真个竟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  从尤三姐的这段起誓明志的刚烈和果决态度来看,她这次认真了,而且是非柳湘莲不嫁的。换句话说,柳湘莲是她认定的丈夫,如果柳湘莲不来,她宁愿自己去做姑子。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柳湘莲先是用祖传的鸳鸯剑下了聘定,后来在宝玉那里对宁府和尤氏姐妹做了一番了解后,决定退婚。  柳湘莲退婚的原因非常简单,他认为:宁府除了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那么从小跟着尤老娘在宁府走动的尤氏姐妹,自然也不会是什么贞洁烈女。  于是,柳湘莲的退婚,成了尤三姐自杀的导火索,但这并非主要原因,其实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尤三姐的心中,她是先被男方下了聘定,又被对方悔婚的女子,这在古代来说,是有损闺誉的大事。  虽然尤三姐曾经德行有亏,不算是纯洁的女子,但见到柳湘莲后,她已下定决心痛改前非,要好好过正经人的日子,曾经柳湘莲的聘定让尤三姐觉得终身有靠。  尤三姐从贾琏那里收到了柳湘莲的聘定后,她的表现是:三姐喜出望外,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每日望着剑,自笑终身有靠。  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情会突然反转,乐极生悲,听闻柳湘莲要悔婚,性情刚烈的她,如何受得了这种屈辱?那么尤三姐有哪些屈辱呢?她的心里至少有两层屈辱。  第一层,她曾德行有亏的自卑心理,让她觉得柳湘莲的悔婚一定是听信了什么人的言语,因而心内嫌弃她;第二层,在过去,女子被下了聘定后再被退婚,往往这一生都很难再抬起头来的,尤其是受了程朱理学影响的明清时期。

当时,有很多女子因为订婚后被退婚而寻死的,因为闺誉一旦被毁,在女子没有任何地位的男权社会,意味着她这一生也就毁了。所以,当她得知柳湘莲执意要退婚时,她的心理活动是:  好容易等了他来,今忽见反悔,便知他在贾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淫奔无耻之流,不屑为妻。今若容他出去和贾琏说退亲,料那贾琏必无法可处,自己岂不无趣。已经明确交代了尤三姐的死因,也就是我前面分析的,她受到屈辱的两层心理。  曾为了生存失身于人的尤三姐,只是想要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想跳出宁府这个肮脏不堪的泥潭,柳湘莲是她默默给自己选定的夫婿,是可以把她救出泥潭的那个真命天子,但她千算万算,没有想到柳湘莲会悔婚。  性情刚烈的尤三姐,如何能够忍受这样被误解,被无端地折辱?于是她想到了死,想到了用生命和鲜血来洗刷自己的冤屈,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来明确自己的心志。当她听到贾琏和柳湘莲要出去后,

(尤三姐)连忙摘下剑来,将一股雌锋隐在肘内,出来便说:“你们不必出去再议,还你的定礼。”一面泪如雨下,左手将剑并鞘送与湘莲,右手回肘只往项上一横。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  现实没有给尤三姐改过自新的机会,柳湘莲也没有给她这样的机会,她只有用死来换回这样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综上来看,尤三姐的死,就像被父母退了婚的张金哥一样,在那个时代,是偶然,也是必然,尤其对于张金哥、尤三姐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刚烈女子来说,更是如此,当她们对爱情所有的美好期盼都幻灭后,当她们的未来之路被堵死后,当她们付出所有努力,依然无法走出泥潭,等待她们的,唯有一死。


观影视小杰


尤三姐性格的刚烈。尤三姐提出要嫁给柳湘莲后,曾说过:“这姓柳的来了,我便嫁他,若他一百年不来,我吃斋今佛,只伺候老娘,自己修行去。”尤三姐说到做到,从此就非礼勿视,非礼勿动。尤三姐决绝地和过去那个德行有亏的自己彻底决裂,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尤三姐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被花花世界诱惑的姑娘。当她看清了世界的真相,开始后悔时,却并没有收敛。反而是放纵自己,进行激烈的对抗和报复。等到她最终想要悔悟,获得新生时,可惜没有机会了。在最后的幻想破灭后,她毅然选择自杀,彻底离开。


国学读史


这段是根据作者生活的时代人们的道德观念写的。尤三姐生性风流众人皆知唯柳湘莲不知。她暗恋柳湘莲五年有余,为了得到柳湘莲才假装淑女。靠她姐的相好帮忙得到了柳湘莲的定情物——鸳鸯剑并公开婚约。柳湘莲得知尤三姐的风流韵事便来索取鸳鸯剑悔婚。尤三姐迫于道德压力只好自刎。


楠溪易1997


三姐自杀,除了羞愤,可能更多的是懊悔,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生生断送了自己的好姻缘。某种程度上来说,尤三姐的悲剧结局完全是她咎由自取。她自以为自己很专情,只是表面上逢场作戏。看看她的所作所为,试想哪一个男子可以接受自己的心上人如此放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