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借荆州为什么不还?

Waitfor61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刘备借我荆州不还!

刘备“借荆州”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三国志》中东吴总计提出过三次刘备借荆州,其中两次是鲁肃提的。第一次是《鲁肃传》中提到刘备当年颠沛流离,后来向孙权提出请求能够都督荆州,是鲁肃建议孙权统一刘备的请求以共同抵抗曹操。孙权答应了,曹操听说之后吓得一哆嗦,把手中的笔给哆嗦到地上去了。

鲁肃第二次提出刘备借荆州就是在著名的“单刀会”上了,鲁肃对关羽说,你们大哥当年流落江湖,是我大哥把荆州借给了你大哥,现在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该还账了。

孙权也曾经提出过刘备借荆州的说法,他曾经点评说鲁肃为人有“两长一短”,其中的短处就是鲁肃曾经主张把荆州借给刘备。

荆州是谁的

大家看到借荆州的说法都是东吴提出来的。那么咱得看看荆州到底是谁的呢——是刘表的啊!刘表死后刘琮投降了曹操,那荆州就是曹操的啊。此时的东吴在干啥——曹操挥师南下,他们还担心自己保不住江东六郡呢,哪还敢奠基荆州?

再说了,赤壁之战孙刘获胜之后,是刘备任命了刘表的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是“任命”的!此时孙权也没说啥啊。刘琦去世之后,刘备被推举为荆州牧,此时孙权也没说啥啊!那也就是证明,刘备任荆州牧之时,东吴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都是在赤壁之战后,消除了外患自然要瓜分战利品,东吴觉得自己才是中流砥柱,自然应该分到最肥的膘,才开始觊觎荆州,提出了刘备曾经借荆州的说法。但刘备才不承认呢!


国史通论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这是《三国演义》的描述,与史实还是有一定的偏差。刘备借的是南郡,而不是荆州,因为当时荆州被曹操、孙权、刘备三家分占,孙权就是有这么大方也借不了。刘备借了南郡后,有了入川的通道,短短几年间就攻占了益州。孙权心里不爽,就催刘备归还南郡,刘备打推托,说穿了就是不肯还。为什么不肯还?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到口的地盘,舍不得还,南郡在荆州各郡中经济比较发达,人口较多,交通区位很好,刘备舍不得放弃南郡。

其次,刘备在军事上节节胜利,他根本不愿意归还南郡,他认为孙权生气归生气,但是拿自己没有办法,荆州有关羽镇守,孙权一时半会不敢明抢。

其三,地理上的格局决定了刘备不敢归还南郡。南郡是刘备益州和荆州联系的通道,一旦放弃,刘备在荆州的各郡就成了“飞地”,放弃了南郡等于放弃了整个荆州,这对于刘备而言是不敢想象的。

放弃南郡,刘备做不到,却没有任何替代的办法来缓解孙权催要南郡,双方的矛盾一直在积累,最终爆发。


晓评三国


刘备借助孙权势力,给人家当了女婿后,才有荆州。原来荆州是刘表的。

但刘表只是荆州牧 ,是孙坚杀荆州剌吏王睿以后,没有州牧,董卓当权以后,派去刘表只身去做了荆州的军政长官荆州牧 ,各郡是相应听从刘表的令,并不是刘表率领军队打下江山,牢固不破,只有各个松散军事集团。

刘表死后,刘琮虽然也当上荆州牧,却集团首脑们都要投降曹操,刘琮夲不愿意降曹也想完全自立。也只好听从投降。长子刘琦只有半个江夏郡,是原来太守黄祖 被周瑜刚刚战死牺牲留下的,黄祖战死损失大半个江夏 ,也损失数万人军队。

孙权派人周瑜讨伐黟县和歙县为新江夏郡。只有城池尚未攻克,孙权占有会稽 ,吴郡,丹杨,豫章 庐陵。而且这五郡的边远险要之地,尚未完全归从被山越人控制。

曹操上表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孙权以太师太付对待老张昭,以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军统领兵卒,广招贤能,礼聘名土青年鲁肃,诸葛瑾为幕僚,镇压抚恤山越人,讨伐那些不服从者。可驻扎南方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各郡,并却没有受到孙权和刘琦管控。是原来东汉郡守管理。

赤壁前,刘备听到曹操要席卷荆州。刘备南渡长江时和侦察刘表形势的鲁肃相见,刘备向鲁肃诉说刘表的形势和自已在当阳长板坡打了大败仗,只有数十骑逃出。

刘备连老婆孩子都不顾上,好在赵云血战杀进杀出,邦助抢回老婆孩子,只有投奔了孙权。在当阳大败后,刘备军几乎损失干净,只有数十人投奔孙权,刘备进驻孙权的新夏口,派诸葛亮去拜谒孙权 ,孙权遣周瑜,程普率军接迎,成为孙权属下,一块打败曹操水军,烧毁战船。当时曹操军队中爆发瘟疫,病死众多,曹操烧毁了,未及撤退的船只,领军北还。刘备周瑜等领军又追击到南郡。曹操撤回北方,只留曹仁徐晃在江陵 ,派的乐进镇襄阳城。

刘备上表投降,奏封孙权代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刘备自兼任荆州牧,驻守公安 周瑜收复江陵后,得南郡为南郡太守。

而刘备推荐刘琦的为荆州牧,和周瑜一起,收复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刘琦一年后死了。大家推刘备被为荆州牧,还是在孙权的势力之下。

这时周瑜提出了夺取益州,汉中。联系马超,一起进入关中,统一天下战略思想。可是益州隔荆州过不去。

荆州刘备,也想打下益州为王,可周瑜又会乘机夺取荆州,再夺取益州,汉中。刘备也不能出兵益州。想得在益州,独立成大业,也因为周瑜会乘机夺取荆州,再得益州。孙权刘备都是想成王成帝,只好统一起来争天下。周瑜提出联合刘备一起来夺取益州。并组成了联合军团,周瑜为正帅,刘备为付帅,准备进军益州。讲好两军得到益州后,刘备得益州,交给荆州给孙权。孙权得荆州的大交易。可是周瑜率领大军进军,到巴陵的巴丘之地时,周瑜重病身亡,军团领导权,完全到刘备手中,这种事情发生,从让孙权万万没有想到,军事势力有了基本大变化。

刘备从变化中向孙权动刀。要得了荆州的一切领导权力,也成为真正荆州牧,但为了联合,还向孙权要来了荆州的南郡,表孙权却为徐州牧,自己成荆州牧。刘备轻易地把孙权军队的周瑜用干辛万苦,拚死拚活得到江陵城,周瑜得南郡江陵和公安都得也让给刘备。成为东汉地方长官。

让把程普的从南郡太守,换到江夏的太守,让关羽从江夏驻军移兵到南郡的江陵和公安。两方集团军继续执行攻打益州方案,主导权以经完全在刘备手中,开始准备夺取益州,讲好刘备统领双方大军,取益州后,刘备得益州全还荆州。孙权出粮出草出军。帮助刘备得到益州。

当刘备打下益州,孙权派诸葛瑾前往刘备讨还荆州各郡。刘备不答允说,我正图取凉州,凉州如果平定,就将荆州全部归还吴国。孙权说这是“借而不还,而用空话搪塞拖延时间“。下令收取荆州南部三郡,却遭到关羽坚决反对,不让接收官员到荆州来。

孙权派去官员,遭到关羽的驱逐,但孙权开始用军事手段,让鲜于丹,徐忠,孙规收复桂阳,长沙,半个江夏。准备收取南郡,零陵太守郝普也投降孙权。

刘备带兵从益州回来,派关羽领兵三万挺进益阳。吕蒙得南荆州三郡将领太守东还,与孙皎潘障加上鲁肃军队共同前进对抗刘备,在益阳抗击关羽。双方剑拨弩张,都准备拚搏。都要消灭对方。可是曹操带领军队到汉中,张鲁速快投降曹操。曹操没有想得益州,说不能得陇望蜀。但还是派张郃攻打益州,打到巴西,和张飞对峙起来。刘备又怕失取益州,才又和孙权协议,以湘水为界,分平荆州。

如果曹操再去大军夺取益州,刘备还得回来还为荆州牧。刘备再得一州,就得按原来协议还荆州全部地方给孙权。

刘备得到汉中,上庸,房陵后,命令荆州的官员,都交还荆州给东吴。

糜芳交给荆州南郡,包括坚固江陵城给吕蒙,士仁也把公安城还给东吴,同时还有宜都,枝江,秭归,巴陵及整个长江防御要塞都给东吴。

糜芳,士仁都是执行刘备的命令,交还荆州给孙权。并不是因为和关羽有矛盾和关羽过不去。

而关羽在当时在打败曹操派于禁统帅的七军,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大胜当中。当孙权想联络感情,求关羽女儿嫁给儿子和侄儿时。被一口回绝,并相当地小看孙权,骂到“虎女怎能嫁犬子。”

刘备也在取得汉中大捷,自封为汉中王,给授予关羽为前将军,也被关羽拒绝,大喊到 ,大丈夫,绝不和老兵同列。威震华夏,气壮山河,独立为大。但曹操再派徐晃领一十二支军队,和亲自率领大军倾国而出时,在豖头关羽一败再败,樊城之围被解。八月份关羽夺取樊城失败,关羽军团退到了麦城。孙权要他低头收留。关羽假装投降在城楼上,树起旗帜。摆置草人迷惑孙权。自己乘逃走。

到十二月全军缺粮无草,军队溃散全都逃跑,只有十几人还跟关羽父子和都督赵累一起跑到离益州二十里地方,被孙权的小兵马忠所杀。

刘备从六月得到整个汉中,上庸,七月当上汉中王后,有半年时间整个军队闲着,是完全派兵可以援助关羽。却因为关羽在当阳以后,就没有和自已一起征战。并没有执行自己命令

关羽当时也有四个多时间,并没有被曹操孙权两军包围,完全可以带军回去益州。也没有被孙权曹操军团拒堵,只是孙权锁死水路,陆路相通,没有围困起来。他们都各自心怀鬼胎,各有打算。关羽不顾三家,都会要关羽为将,关羽誓死不低头。刘备却也因为被关羽叫老兵,大大损失面子,也不主动派兵接应,不顾不管关羽的死活,待到关羽军团,完全自行溃散消亡。才后悔兄弟之情,完全不能同生共死

刘备,关羽都是随着大风口而起的猪,大风来了。也飞起来,风落了首先掉下自己摔死了。把国家大事,同盟关系当儿戏,不顾后果,闹事分裂,至使自己的巨大军事集团前后灭亡。没有长远结果。

汉蜀多亏有诸葛亮用五年时间,外联盟孙权和好友邦,内镇压多处叛乱 再造蜀汉政权。成为历史伟人,名臣让刘禅能继承刘备事业。没有诸葛亮,蜀汉如同关羽一样 刘备在永安去世,事业也会早就烟消云散,那有刘禅的投降魏国的司马昭,更没有他乐不思蜀,他能有皇帝座位 是诸葛亮奋斗赐予的。并不是刘备打下的。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几乎损失所有政治资本,军事势力。刘禅没有有继承资本。有诸葛亮,刘禅有了一切。蜀汉几十多年的历史。











ww3721王建文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一句谚语广为流传: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三国演义》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周瑜好不容易打败曹仁,准备收取南郡,然而诸葛亮却乘着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城外交战之时,提前夺取了南郡,周瑜用了接近两年的时间才击败曹仁,自身也身受重伤,眼看就要夺取南郡,却为诸葛亮做了嫁衣。不仅仅是南郡,荆南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皆被诸葛亮乘机夺取。经过一番商议,孙权决定让荆州暂时归刘备,但是荆州算孙权借给刘备的,刘备夺取益州之后必须归还荆州。然而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派人来讨要荆州,刘备却又说等夺取凉州再归还荆州,因此,留下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的谚语。

历史上,并不存在刘备借荆州事件,历史上记载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赤壁之战以后,周瑜乘胜进攻南郡,此时作为盟友的刘备主动提出让关羽率军前去“绝北道”,切断镇守江陵的曹仁与曹魏援军的联系,同时刘备又派出大将张飞参战,让他协助周瑜进攻南郡,为了能够帮助孙权集团夺取南郡,刘备把最强的两员虎将都派去帮周瑜了。

在周瑜进攻南郡期间,刘备则率军南下进攻荆南四郡,周瑜历时接近两年,终于夺取了南郡南部的江陵城,曹仁则退守南郡北部的襄阳城,而刘备则夺取了荆南四郡。荆南四郡地盘虽大,却不与曹操接壤,于是刘备请求孙权借出南郡,当时曹操集团虽然经历赤壁之败,但是实力依然远远强于孙权,为了减轻自身防御压力,孙权听从鲁肃的建议,将南郡南部借给刘备,实际上刘备只是借了半个南郡,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后来刘备夺取益州以后,孙权要求刘备归还南郡,但是刘备却说等夺取凉州再给,虽然说借荆州不还是假的,但是刘备借南郡不还的黑点没法洗,这一点的确是刘备不太厚道了。假如事情就到这里结束了,似乎可以说“刘备借南郡,有借无还”,这虽然借得不是整个荆州,但是也不能五十步笑百步。但是,事情还有后续,孙权得知刘备不愿意归还南郡,于是准备武力夺取荆州。孙权派遣吕蒙进军荆州,而刘备亦自益州前往荆州支援,双方剑拔弩张,一场争夺荆州的战役即将展开。

这时候曹操突然对汉中发起进攻,汉中可谓益州之门户,如果汉中落入曹操之手,意味着益州门户大开,而此时刘备主力在荆州,根本无力阻止曹军南下取成都!于是刘备派遣使者主动求和,孙权当时实力还不如刘备,(孙权地盘只不过是扬州大部加上人烟稀少的交州,而刘备却拥有益州和荆州大部分地区,此时实力是在孙权之上的。)担心打不过刘备,也就同意了刘备的求和了,双方协定:以湘水为界,长沙、桂阳、江夏归孙权,零陵、武陵、江陵归刘备。刘备当初只是借了半个南郡,如今已经归还了2个郡作为替代,刘备之所以宁愿让出2个郡,也不愿意交出江陵,实在是因为江陵对于刘备集团实在是太重要了,只有江陵在手,才有希望北上夺取襄阳、樊城、宛城,进而进取中原。

虽然刘备前期夺取益州之后不还南郡做的有点不厚道,但是孙权本人也同意了湘水划界,也就是说他已经承认南郡归刘备了。因此,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实在是对刘备的污蔑,人家不仅还了,还多还了一个郡。

参考文献:

《三国志》


亭殿阁



天一楹联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因为荆州对于刘备非常重要。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和孙权结盟。

刘备试图攻入四川,孙权认为这对于他也是有利的,毕竟曹魏实力远强于东吴。

刘备认为自己地盘太少,不足以养兵。他一面向孙权求亲,一面向孙权借土地。

当时周瑜主张杀掉刘备,独立占领荆州。

但鲁肃等人认为刘备具有很强的名气以及自己一套班子,可以联合他同曹操对抗。

此刻杀了刘备,东吴就要独立对付曹魏,并没有好处。

于是,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还容许刘备占据荆南四郡,实际成为荆州的领袖。

但此时荆州各有一部在东吴和曹魏的手中,刘备只是占据一部分地盘而已。

根据刘备和孙权的约定,只要刘备占领四川,就将南郡以及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三郡还给孙权。

然而,刘备占领四川以后拒绝归还这些地方。

孙权大怒,出兵攻打三郡,当时刘备四面是敌,曹操又要攻打汉中。刘备不愿意和孙权翻脸,只得将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三郡交给孙权,划湘水为界平分荆州。

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

其实,荆州是四战之地,刘备地盘同东吴和曹魏犬牙交错。

而刘备的实力有限,一共只有几万人马,要分散在从川北到荆州那么远的地区,实在是兵微将寡。

可以说,占据荆州对于刘备有着很大的军事压力,至少要驻扎2万左右的部队。

即便如此,兵力也是不够的。

那么,为什么刘备始终不放弃荆州呢?

因为荆州对于刘备太重要了。

刘备如果想要和曹魏作战,只有两条道路,一是从四川北上,杀入陕西。

但这里都是山地地形,易守难攻,根本不适合大兵团活动,刘备北伐想要成功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基本不可能。别的不说,单单维持几万大军的粮草运输,就需要约10万民夫昼夜不停工作。而蜀汉只有90万人,根本支持不起这种规模的后勤运输工作。

二是从荆州出兵,沿着湖北北上。

这里进攻就容易多了。

因为刘备可以利用长江运输兵员和物资。长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大量物资都可以通过船只从四川运到荆州前线,可以轻松维持数万大军长达数年作战。

一旦荆州丢失,刘备就会处于一个被动挨打的地位,难以威胁曹魏,最终肯定会灭亡的。


萨沙


孙十万实在是运气好,江山是孙策打的,赤壁之战有周瑜,荆州之战有吕蒙,夷陵之战有陆逊,还TM命长,活了70多岁。在三国主公中无论军事能力还是人品,肯定是最差的,孙十万不是白叫的,对孙策后人毫无节操,晚年更是昏了头,血洗东吴朝内,杀太子,灭功臣,最后还能在魏蜀之后灭国,绝对是三国中的奇迹。按照正常的逻辑在曹魏占有天下10州,蜀吴共有天下3州的情况下,偷袭荆州,绝对是自寻死路。难道东吴真的没有人才吗?就算要偷袭荆州也应该等刘备已经攻下曹魏几个州,或者曹魏和蜀汉实力差不多了,偷袭荆州才符合东吴的最大利益吧,所以,刘皇叔报仇雪恨是必须的,因为天下形势变了,蜀吴加起来实力不及曹魏一半,通俗地讲,曹魏一只手就可以和蜀吴联军打个平手,天下迟早是曹魏的,所以灭吴实际上是刘皇叔最后一搏,可惜蜀汉内部思想不统一,没有下定你死我亡的决心,否则,东吴必亡,还有就是曹丕帮了孙权大忙,在刘皇叔伐吴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按兵不动,失去了一次统一全国的机会,试想如果曹操在世,肯定挥大军南下和蜀汉瓜分东吴,此时东吴必亡,老二和老三血拼,老大先灭老二,再灭老三此乃上上策,以曹魏的实力完全可以瓜分大半个东吴,刘皇叔伐吴是送给曹魏最好的机会,可惜当时曹操已死,曹丕无能,如果先灭东吴,再战蜀汉,最后天下会归司马氏吗?


天下大亊


借荆州本是演义子虚乌有,更没有什么要还之事。汉末豪杰四起,所有城地非有德者不能居之。说白了就是群难并起巧取豪夺,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地就是谁的。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制定的第一步战略,就是占据荆州为根据地,然后夺取西川,形成三足鼎立。而为什么刘备后来又丢了荆州呢?其实诸葛亮隆中对策中也曾提到,说荆襄虽据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及其重要,但其四面受敌少有屏障,易攻难守非久据之地。这本身就为以后取得四川,汉中两川之地后放弃荆州埋下了伏笔。大家从地理位置上也不难看出,荆州距四川千里之遥且山高路险,对蜀汉来说就是一块飞地而已,不论是魏吴两国谁来攻取,都很难守得住。这也是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说,暂取荆州立足,再取四川为根本而形成三足鼎立的高明所在。后人多评论在关羽被困时不见刘备发兵救援,是借刀杀人除去关公,也许有借刀杀人的动机,但也足以证明刘备早有放弃荆州的准备。对刘备来说在取得四川汉中以后,荆州就成了鸡肋,由关羽守荆州就等于承认其割地称王,倒不如放弃后收缩兵力共守两川,再谋求发展。这也是在史书中看不到刘备发兵救关羽的主要原因。


无奈且向上



荆州是万万不能还回去的,这涉及到刘备的霸业存亡。关羽后来的兵败虽是形势所迫,但并不意味着刘备应该要主动交还荆州。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清楚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荆州之争是怎么来的。

东汉末年的荆州划为7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桂阳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江夏郡。赤壁之战后,周瑜、甘宁、凌统等人用了一年半才从曹仁手里攻下了南郡的江陵部分;刘备和关羽、赵云等人则攻下湘水流域的桂阳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鲁肃劝说孙权将南郡的江陵借给刘备,实际上是因为南郡容易遭到曹操的打击。但是,刘备借来了南郡,却符合自己的发展规划。


其实早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就在《隆中对》里明确要求刘备需要割据荆州、益州,在战略上做到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状态。207年,刘备向诸葛亮请求汉室复兴之路,诸葛亮向他提出需要同时割据荆、益两州,然后从荆州进攻宛城(南阳郡),走当年楚国北上的路线;另一路从益州攻取八百里秦川,走当年刘邦北伐关中的路线。两路同时出兵,则复兴汉室有望。所以,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南郡地处荆州的核心位置,为荆州7郡的治所所在。这就是小说《三国演义》提到了“借荆州”,此“荆州”非荆州7郡,而只是指荆州的治所南郡罢了,意义也就相当于福州市对于福建省而言(省会)。到这里,想必大家就明白了,荆州大部分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只有南郡是借来的。要割据荆州,必然要保存南郡,所以孙权屡次向刘备索要回南郡,均没有得到。

刘备自己攻下了荆州的桂阳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加上从孙权处借来的南郡和刘琦镇守的江夏郡。整个荆州7郡之中,刘备得到了6个之多,只有南阳郡在曹操的手中。


214年,刘备攻克益州。孙权趁着刘备主力在益州作战、关羽孤军镇守荆州的机会,急忙派遣鲁肃、吕蒙、甘宁攻下了关羽镇守的桂阳、长沙、零陵三郡。刘备北面有曹操的军队,还无力与孙权开战,于是与孙权平分荆州,约定“湘水划界”。刘备将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划给孙权,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归刘备。

湘水划界后,刘备就把南郡的治所从江陵迁到了公安。但孙权仍然还不知足,对关羽镇守的南郡、零陵、武陵依然虎视眈眈。220年,关羽兵败被杀,南郡、武陵、零陵也全部落入孙权手中。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为什么刘备不能归还荆州。

第一、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要求,务必同时保有荆州、益州。

第二、孙权借给刘备的是南郡一个郡,而孙权从刘备手里拿走了长沙、桂阳、江夏3个郡,于情于理都是孙权在侵占刘备。只是刘备不愿腹背受敌,所以选择了湘水划界来妥协。

第三、南郡是荆州的治所,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水路、陆路发达,同时也是关羽发动北伐的基地。所以刘备宁愿湘水划界、平分荆州,也不愿意把南郡还给孙权。


世界人文通史


一是不想还。在军阀纷争的时代,什么最重要?是土地、城池和人口。有了这些,才能做到钱粮充足、兵强马壮,才有争霸的实力和基础。二是不能还。刘备未入西川时,他需要荆州这块立足之地来壮大自己的势力,如果还给孙权,岂不是又回到了解放前?等到刘备占领西川、夺取汉中、进位为汉中王时,荆州更不能归还东吴了。因为此时,正是刘备人生的巅峰时刻,是刘备最有可能实现隆中对战略规划、一统天下的时刻。而要实现隆中对战略规划,荆州决不可丢!大家都知道,古代打仗,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旦失去荆州,就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跳板。后来历史证实了这一点。诸葛亮北伐中原,有几次就是因为粮草不继而半途而废。所以当关羽大意失荆州时,刘备不顾群臣劝阻,举全国之兵,执意伐吴,很多人认为刘备够义气,是为关羽报仇。其实不是!真实原因是刘备就想重新夺取荆州,好实现隆中对的战略规划。刘备看的很清楚,失去了荆州,蜀汉割据一方尚可。至于夺取天下,则是彻底没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