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睡好覺不?",被樓上小孩吵得忍無可忍大打出手,網友:解氣

現在這個社會,孩子都是一家獨大,所以很多父母都過度的溺愛孩子,最終導致"熊孩子"的出現。

熊孩子在自己家裡沒有什麼,但是影響到別人就不好了,給鄰里帶來了困擾,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所以在平時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嚴加管理,而不是容忍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這對於家長來說是很不負責任的,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小麗是典型的一家三口。夫妻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下面有一個兒子。

兩家的老人也是輪番來這裡照顧。由於小麗夫妻倆工作也比較忙,孩子全交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輪番照看。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奶奶怕鄰居發出很大的聲音驚嚇到寶寶,就挨家挨戶的"通知"了一遍,意思就是讓鄰居能夠小點聲音,鄰居也都很諒解,樓上更是小心翼翼,走路都慢了半拍。

等到孩子年齡大點之後,鄰居才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小麗兒子是屬於那種活潑類型的,經常在家裡打鬧、吵個不停,每天晚上天花板總是出現"咚咚咚"的聲響。

樓下的鄰居已經過來找好幾次了,但是卻都沒有得到滿意的回應,每次小麗都說會好好管教孩子,但是第二天晚上該有的噪音還照樣有。

連續了一段時間之後,樓下鄰居忍無可忍,一怒之下跑到樓上敲門,看到孩子開門,一個巴掌就打了上去。

當時孩子奶奶都驚呆了,剛要開口,對方很是憤怒地將他回絕掉,你的孩子你不管,我來幫你管教,你這做家長的難道就是這麼縱容孩子的嗎?

“能不能讓我們睡個好覺?都告訴你們多少回了, 就不能收斂點嗎?”

留下無奈的父母和受了委屈獨自在一旁哭泣的孩子。

孩子正是抓住了父母寵愛他的一點,便開始肆無忌憚的起來。無條件的妥協,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網友一邊倒的同情鄰居,紛紛留言認為很解氣,看來生活中的許多人也是感同身受

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淘氣期",家長應該如何做?

1. 立規矩

很多時候孩子淘氣的表現,並不一定是惡意的,很有可能是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對錯的標準。

所以家長給孩子立規矩,是為了更好的為孩子樹立標準體系,讓他們能夠在心裡面有一個標杆,以此來約束自己。

2、以身作則

上述案例的發生,大多是因為父母的不作為導致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怎麼教,孩子就怎麼學。

就比如孩子把水杯弄倒了,而家長這時候不僅不指責,反而還一頓誇"扔得好",下次他扔的可能就不是杯子了,而是老年的你。

好父母勝過好老師。古往今來那些成就偉業的人,幾乎無一例外的從小都受到了優秀父母的薰陶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而《哈佛家訓》這本書,就通過具體的案例,提供了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方法,既是父母育兒的教科書,又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300多年來,哈佛大學培養出了數位總統和諾貝爾獲得者,為商界、政界、學術界培養出了無數的成功人士和時代鉅子。

影響千萬人的教育觀念,改變千萬人的教育智慧。包含影響哈佛學子一生的諫言

這本書中《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很深刻,不管是在教育還是生活中,都是非常有意思的,還能夠激發孩子對社會和人生的思考,彙集了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精華,不如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感悟人生,為成功的人生樹立航標

可以說這本書既是一部哈佛博士的教子經典,也是一部個人的修身指南。而且價格也不貴,只要68.8元,比吃一頓肯德基都便宜,平時少抽一盒煙就可以得到它。

優秀的父母,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通過讓自己學習優秀的學校,優秀的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打下孩子優秀未來的基石,怎麼想都是不虧的。

點擊下面的鏈接,它就是你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