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快遞企業復工的同時也參與防控!嘗試“快遞+”創新

以下是我通過黨派和政協渠道一則建言,近期受到一定的重視。

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的前提下,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做好社會全面安全穩定工作也顯得越來越重要。2月7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專題電話會議,提出分階段確定快遞企業恢復生產目標,積極推進網購快遞的生產恢復,以滿足百姓網購快遞需求;並計劃在2月中旬,將快遞業生產恢復到正常產能的4成以上。但實際上,快遞企業的產能恢復並不一帆風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地方政府對快遞企業復工要求“一刀切”。

對中國郵政、局部京東和順豐網點以外的快遞企業(如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德邦和蘇寧等)各站點的復工申請,不少區、鎮、街道仍然不予批覆,尤其在城鄉結合部及郊區物流園區擁有大型倉庫的區域分支,普遍被貼上封條,車輛不能進、客戶不能上門自提、快遞貨物只進不出。

(2)防控物資積壓嚴重,造成防控效率低下、產能浪費、一線超負荷

被封閉的這些快遞網點積壓了大量春節前後企事業單位和居民採購的口罩、消毒液和食品等物品,這些本來屬於打好防疫攻堅戰的必需品,現在卻無法及時交付到買家手裡,客觀上造成物資緊張,不利於提高防控效率。而目前所有小區都實行嚴格的管控措施,居民只能增加輪流外出的頻率,扎堆排隊預約口罩、扎堆去超市採購生活用品,與防控的本意相左。此外,大量隔離觀察點位的日常生活用品、食品、垃圾處置等需要防控一線的居委會幹部、社工及物業代勞,極大分散了他們的精力和體力。

(3)造成快遞站點停業、影響企業復工

為了防止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網購商品源源不斷地運進被封閉的站點形成爆倉,很多快遞站點不得已申請停業,這將給企業順利復工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快遞行業在GDP中佔比不高,但其所承載支撐的經濟總量絕不可小覷。每家企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普遍依賴兩家以上快遞企業的服務支持。


讓快遞企業復工的同時也參與防控!嘗試“快遞+”創新


抵抗疫情,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快遞承擔了物質流動的重要職能,它好比人體的血液,如果物不流通、民不消費,整個社會的運轉秩序就會像人體遭遇血管阻塞一樣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在確保全程安全的前提下恢復快遞,已成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居民生活服務保障的必然要求。

實際上,很多站點的快遞小哥本來準備在春節大幹一場,他們並未返鄉,一直居住在站點附近,並不需要被隔離觀察,且該群體普遍年輕靈活,免疫力較強、屬於感染低風險人群;快遞企業和站點本身也擔心病毒感染影響業務,因此防護措施都比較到位規範。少數幾名快遞員所提供的服務,將大幅減少整棟辦公樓或整個社區的人員外出流動。由此建議:

一、 主觀意識上將快遞企業當做防控合作伙伴而非復工對象

疫情發生後,大批醫用物資、防護用品通過快遞源源不斷送達抗疫最前線,快遞業成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時,由於快遞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恢復其正常服務能起到穩定居民情緒的巨大作用。主管並參與防控的政府部門應從主觀意識上將快遞企業當做合作伙伴,努力挖掘其一起參與防控的潛力,而非一味將其當做復工對象、用嚴苛警惕的視角去衡量看待。

二、防疫部門配合快遞企業深化人員防護和快遞消毒工作。

疫情防控期間,在督促快遞企業做好人員防護和快件消殺的基礎上,衛生防疫部門牽頭、市郵政管理局配合,將部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指標優先分配給骨幹快遞企業的一線快遞員進行檢測,檢測費由政府、企業各承擔一半,讓居民和企業對快遞小哥放心、對接受投遞快遞放心。

三、糾正不合理的“一刀切”封停措施,積極科學地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在妥善採取防護措施的前提下,糾正部分不合理的“一刀切”措施,儘快全面恢復快遞企業產能,清空各個快遞網點的積壓物品,保障居民防疫用品和生活必須品供應。發改委、商委(口岸辦)、郵政管理局等聯動對各區封閉的物流園區、快遞站點的動態情況(含快遞時效)納入企業復工規劃和監測範圍。

四、挖掘潛力、探索“快遞+”服務、助力防控與復工

在消化積壓物品的基礎上,探索“快遞+”服務,如,基於電商平臺或快遞企業自己的小程序,實現區域性生鮮產品在大樓和社區範圍的定點銷售與配送,減少人員外出;對快遞一線人員進行簡單防疫培訓後,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部分隔離觀察對象的日常生活用品、食品配送乃至垃圾的處置“順手”交給熟悉當地環境的快遞小哥,減少一線居委會幹部社工及物業的工作量。快遞櫃暫時無法被激活的前提下,恢復通風條件較好的快遞驛站的運轉,兼用於區域內快遞配送前的全面消毒,以及附近社區防疫防控物品的集中堆放,並由屬地街道社區居委會或物業公司一起參與管理和監督。


讓快遞企業復工的同時也參與防控!嘗試“快遞+”創新

文章圖片來自中國新聞網,在此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