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生周遊列國20年,終不得志,在齊國更是依依不捨

大家好,這裡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孟子》第二篇《孟子·公孫丑》.

孟子一生周遊列國20年,終不得志,在齊國更是依依不捨

前面我們分享了《孟子·公孫丑》的上篇,接下來,我們來分享下篇,這一篇的內容,主要是講孟子對齊宣王已經失望,準備離開齊國。這其實是孟子第二次離開齊國。第一次是大約孟子45歲的時候,孟子帶著弟子出遊齊國,齊威王在位。到了齊國之後,孟子給齊威王宣揚“仁政無敵”的治國理念,但並不得志,就連齊威王贈送的“兼金一百鎰”都沒收下就離開了。

第二次是孟子大約54歲的時候再次出遊齊國(公元前318年),當時是齊宣王在位,齊宣王很敬重孟子,把其奉為上賓,以高規格禮遇接待,但齊宣王一直也沒有敢施行孟子的“仁政”,而是想成就齊恆公和晉文公那樣霸業。


孟子一生周遊列國20年,終不得志,在齊國更是依依不捨


這裡簡單說一下,輔佐齊恆公的正是“千古第一相”的管仲,管仲的治國理念在《管子》一書中有詳細記載,管仲雖然吸收了百家之長,但其思想主要還是後來的法家思想,並非孟子所推崇的“仁政”;而晉文公也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與齊桓公並稱為“齊桓晉文”。

在《孟子》中有一段著名的對話。

齊宣王曰:齊桓普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大致意思是,齊宣王問孟子:齊桓公和晉文公的事蹟,你可以跟我講講嗎?孟子說:孔子的學生沒有談論過齊桓公和晉文公事蹟的(暗示他們並不值得稱道),所以沒有流傳到後代,我們也沒有聽說過。如果一定要我說,那就談談稱王天下的道理吧。

這是一段著名的對話,這裡表明了齊宣王並非像施行仁政,而是想像齊桓公和晉文公那樣成就霸業,而在儒家思想中,稱王和稱霸是完全不一樣的,前面我們講了,“王道”是儒家思想所追求的君王的治國理念;而“霸道”是法家思想所奉行的治國理念。這裡其實也看出了齊宣王和孟子的思想是有分歧的,導致了他們最後還是分道揚鑣。

在齊國和齊宣王待了一段時間後,孟子自知無法說法齊宣王施行仁政,於是準備離開齊國,在《孟子·公孫丑》下篇中,一共用了五小結內容來講述孟子準備離開齊國的故事,其中展現了孟子不得志,又不甘心的矛盾心情。

其中有兩段對話比較有名:


孟子一生周遊列國20年,終不得志,在齊國更是依依不捨

第一段:孟子和學生充虞的對話

孟子離開齊國,充虞在路上問孟子說:“老師似乎有不快樂的樣子。 可是以前我曾聽老師您講過:‘君子不抱怨上天,不責怪別人。”’

孟子說:“那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從歷史上來看, 每五百年就會有一位聖賢君主興起,其中必定還有名望很高的輔 佐者。從周武王以來,到現在已經七百多年了。從年數來看,已經超過了五百年;從時勢來考察,也正應該是時候了。大概老天不想使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當今這個世界上,除了我還有誰呢?所以,我為什麼會不快樂呢?”

第二段:尹士評論孟子

孟子離開齊國,有個叫尹士的人就對別人說:“不能識別齊王是不可以成為商湯王和周武王,就是不明白世事;如果能識別其不可以,但是又來了,那就是想要求取國君的恩惠。行走了千里路來見齊王,得不到賞識所以又走了,在晝地住宿了三天才走,是何等的想長期滯留在齊國,我最不高興的就是這種人。”高子把這個話告訴了孟子。

孟子說:“那個尹士怎麼能知道我呢?不遠千里來見齊王,是我的願望!不得賞識而離開,怎麼能是我希望的呢?我是無可奈何呀。我住了三天才離開晝地,在我心裡仍覺得快了,就是希望齊王能改變。齊王如果改變,那就會反過來找我。而我離開晝地,齊王沒有來追趕我,我這才產生了很多回家的感想。我雖然這樣做,怎麼是捨去齊王呢?這是齊王遵照足用為善的原則,齊王如果使用我,我怎麼會只是讓齊國的人民能安居樂業?全天下的人民都可以安居樂業了。就是希望齊王能改變,我才每天盼望著。我難道象是一個目光短淺的小人嗎?向國君進諫言而不被接受,就發怒,怨恨失意的神色露在臉上,離開時就要拚命盡力後才住宿嗎?”

尹士聽說孟子這番話後,說:“原理我才是一個小人呀!”

孟子兩次出遊齊國,一次是齊威王,一次是齊宣王,但是兩次的結果差不多,在戰亂紛飛的戰國時代,即便是強調的齊國也不敢掉以輕心,齊宣王雖然很器重孟子,將其奉為上賓,但是最終齊宣王還是沒有選擇孟子和儒家所推崇的“仁政”,上面這兩段對話,也反應了孟子對齊國依依不捨的心情,同時又對錶達了對現實的無奈之情。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我們下一篇文章,繼續分享《孟子》的精彩內容。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