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日記|2月20日:明確“人傳人”滿一月,還有被遺忘的人群

肺炎日記|2月20日:明確“人傳人”滿一月,還有被遺忘的人群

圖為2020年1月22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前來就診的患者。圖/財新記者 蔡穎莉

  【財新網】(記者 丁捷 綜合)距離1月20日官方首次確定 “新冠病毒人傳人”整整一月。錯過黃金防控期後,全國感染者急劇增加,武漢等多地“封城”、大批醫者因臨床感染相繼倒下,醫療人員傷亡慘重。2月19日,這場確診人數遠超非典的全國性疫情,形勢迎來了曙光。在超過2千人相繼去世後,除了湖北,13個省份新增病例零增長,17個省份新增確診均在個位數以內,抵抗能力弱的老年人群體身體狀況令人擔憂。

  截至2月19日24時,全國累計確診病例74576例,比昨日新增394例;累計死亡2118例,比昨日新增114例;重症病例11864例,比昨日減少113例;累計治癒出院16155例,比昨日新增1779例,這是日新增出院病例第二次超過日新增確診病例;現有疑似病例4922例,新增疑似病例1277例。

  湖北省多個城市大量核減確診病例、武漢等地新增確診病例大幅下降,與國家衛健委2月19日發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有關。湖北省內外病例診斷標準不再區分對待,部分缺乏病原學證據陽性結果但具有流行學病史和臨床表現的臨床診斷病例(之前屬確診病例)被劃歸疑似病例,對於疑似病例的定義也有所收窄。

  死亡患者中,老年人佔絕大多數,武漢部分福利院、康養中心出現老人與醫護人員交叉感染肺炎的情況,令人擔憂。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一在院護士稱,該院約有11位老人因反覆發燒、呼吸衰竭而死,醫護人員也受感染。

  湖北之外,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再添三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分別為李某某、張某某、田某某。前兩者為夫妻,2月9日前曾輪流探視李某某的母親——因吸入性肺炎等已在北大人民醫院住院6個月的患者。2月17日,夫妻兩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次日,老年科住院患者田某某也被確診。這次的新冠感染者風波,令人民醫院初步劃定密切接觸者超過250人。

  為了避免家屬攜帶新冠病毒造成院內感染,北京積水潭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友誼醫院等多家醫院此前取消探視。而此前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和北京另一知名三甲醫院均傳出醫生感染病例。

  一則備受關注的消息是新冠肺炎醫保政策。2月20日,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熊先軍在發佈會上介紹,對於衛生健康部門認定的確診和疑似患者,均實行先救治後結算,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按規定支付後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目前全國所有的專治醫療機構都納入定點。而那些在認定確診和疑似病例之前就已經去世的患者,他們在政策中的位置在哪裡?

  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而來?潛在中間宿主的相關研究有了新進展。2月19日,管軼在內的團隊發佈,穿山甲樣本中的冠狀病毒與新冠病毒相似度達97%,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間宿主之一,但不排除穿山甲是獨立於蝙蝠或其他動物宿主,而感染了和新冠病毒相似的病毒。目前來看,病源非常清晰是野生動物,但由於華南海鮮市場關閉了,並不清楚是哪種。

  此外,新冠病毒的命名再起爭議。2月19日,《柳葉刀》發表文章呼籲,給新冠病毒一個特定的名字。此前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CTV)為新冠病毒所取的“SARS-CoV-2”,實際上是在暗示它會導致SARS或類似疾病,尤其會對一些病毒學知識不足的科學家及公眾產生誤導。他們呼籲,這一引起國際廣泛關注的流行病毒應該擁有自己的獨特名稱,建議定名為“2019年人冠狀病毒”(HCoV-19)。

  另一方面,復工與防疫陷入兩難。噹噹網的一名員工確診為新冠肺炎。該員工與母親同住通州,其母已在2月15日確診為新冠肺炎,同日該員工被集中隔離。2月10日-13日,該員工曾在公司正常上班。

  此次新冠肺炎對中國經濟和眾多行業帶來了衝擊。全國多地煤礦復工,人員和交通仍存障礙;江西過半企業未復工;沃爾瑪、物美等零售企業向餐飲企業“借”員工;“超級工廠”富士康要求外地員工要在2月19日前返回深圳,但如何安排隔離場所保障數萬名員安全未知。

  國際方面,2月20日通報,韓國當日新增了53例新冠病毒確診病例,一日之內就超過了此前一個多月來韓國所累積的病例數,全國累計確診者達到104例。新增的31例中,有23人都與一名韓國大邱市的“超級傳播者”──也就是韓國確診的第31例病例有關。2月19日,伊朗政府確認,該國的兩名被診斷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已經死亡,兩人在去世之前未曾出國旅行。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發佈於今日頭條平臺,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實時全面深入的疫情報道,請點擊下載財新App閱讀

更多對武漢肺炎疫情的相關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