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复工难,大企业该如何主动作为


中小企业复工难,大企业该如何主动作为

随着全国湖北以外地区的新增确诊人数实现16连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显示出积极态势。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防疫生产“两手抓”,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抓紧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转。

与以往的春节后复工不同,疫情的严峻形势让不少企业的复工复产面临巨大压力。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各地规模以上企业的复产复工率大多高于中小企业。制造业大省江苏省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省工业企业综合复工复产率为49.7%,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为55.3%。这显示出由于不具备大型企业在原料储备供应、物流运输、资金流等领域的优势,中小企业成为复工复产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企业成为当下复工复产的重点。统计显示,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金困难、财务紧张。有企业负责人表示,疫情期间营收中断,但工资、租金、社保、债务本息、货款、物流仓储费等支出却没有减少,这些账单让中小企业急需资金以解燃眉之急。

此前,银保监会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银行业也在积极行动提供信贷支持。事实上,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抒困,大企业也一样可以有所作为。近日,三星宣布从其在韩国设立的共赢基金和物贷援助基金中,为受此次疫情影响的上下游韩国合作中小企业提供1万亿韩元(约合58.8亿元人民币)的免息或低利率运营资金,并将提前支付1.6万亿韩元(约合94.1亿元人民币)的物品货款,共计提供给韩国中小企业2.6万亿韩元(约合152.9亿元人民币)的援助。这两项基金都是三星从2010年起陆续设立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困难时期韩国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

作为韩国的标志性企业,三星主动向合作的韩国中小企业提供支持表明了大企业在抗疫期间需要发挥独特作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值得中国企业借鉴和参考。工信部此前也表示,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产业链中小企业协同开展疫情防控、生产恢复与技术创新。

有学者提出,帮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渡过难关,来自大企业的支持必不可少。大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及时采取扶持措施,不仅助力中小企业恢复有序生产,也稳定了自身产业链的正常发展,达到双赢的结果。在当下特殊时期,需要更多国内的大型企业主动承担责任,发挥多方面优势,与中小企业一道共克时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