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从3个角度解读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性”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一组散文诗集,全书共24篇,每篇短小精悍、富有浓厚的哲学意蕴,凝结了鲁迅对生命的思考,蕴含了鲁迅这个时期思想的困顿

。《野草》中最早的一篇《秋夜》写于1924年9月15日,发表于1924年12月;最后一篇《一觉》发表于1926年4月19日,创作时长跨越一年有余。

《野草》:从3个角度解读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性”

鲁迅去世后,他的好友许寿裳曾说:“他(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内含哲理,用意深邃”。

从《野草》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的孤独、悲观与绝望,但也能感知到鲁迅对绝望的反抗。鲁迅作为那个时代的“觉醒者”,深深地感受到周遭的黑暗与内心的痛苦,他在与世界的尖锐对抗中,试图启蒙国民,带着人们走出困境,鲁迅以“反抗绝望”的方式来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李何林在《鲁迅〈野草〉注解》一书中提到:“《野草》的主导思想倾向也是积极地战斗、讽刺和批判;只是在积极的因素里面,有时有一些消极的空虚失望和黑暗的重压之感。”

鲁迅用“虚无”和“绝望”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却又不辍笔杆,在以文救国的道路上永不停息。鲁迅的思想是矛盾的,《野草》的作品里表现着鲁迅思想强烈的“矛盾性”。

一、绝望与希望交织

在《野草》的很多篇章中,都暗含着鲁迅对现实生活的绝望。人们常说“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鲁迅在《失掉的好地狱》中,用相反的方式,表达了“人间如地狱”的主题

在天地之初,魔鬼战胜了天神,魔鬼“收得天国,收得人间,也收得地狱”。这时候,魔鬼坐在中央,照着一切鬼众。这个世界虽然悲惨,却还有一抹亮色:“远处还萌生曼陀罗花,花极细小,惨白而可怜”。

后来,“人类便应声而起,仗义执言,与魔鬼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将人类的旗帜竖在地狱的中央,可是地狱并未因此变好,反而

连最初的那一抹亮色也消失了。“曼陀罗花立即焦枯了”,地狱里哀鸿遍野,阴森而恐怖,“油一样沸;火一样热;鬼众一样呻吟”。

人类便应声而起,仗义执言,与魔鬼战斗。战声遍满三界,远过雷霆。终于运大谋略,布大罗网,使魔鬼并且不得不从地狱出走。最后的胜利,是地狱门上也竖了人类的旌旗!

当魔鬼统治地狱时,尚且有一丝希望;人类成为了地狱的统治者,反而让小鬼们失去了原来的“好地狱”了。人类以为自己征服了地狱,成为了地狱的主宰,殊不知自己身处炼狱,却还沾沾自喜。被人类统治的地狱是毫无亮色的,是彻底的绝望。

《野草》:从3个角度解读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性”

鲁迅曾说自己生活在“非人间”,这已是绝望的悬崖。然而,比这更深层次的绝望是:即便是地狱,也有好坏之分,而那个被魔鬼统治的“好地狱”已经消失了。

朋友,你在猜疑我了。是的,你是人!我且去寻野兽和恶鬼……

鲁迅宁愿去寻野兽与恶鬼,也不愿与人为伍,这是怎样的绝望与决绝。可是鲁迅并未因此消沉,他依旧以《野草》为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是希望的象征,是生命的象征。

在《野草》的《题辞》中,鲁迅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

鲁迅在《希望》中呐喊:“希望是什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抛弃你。”鲁迅同时又强调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鲁迅否认希望,也否认绝望,却唯独没有否认反抗。鲁迅在《过客》中塑造了一个反抗绝望的“过客”形象。他从东边有着杂树和瓦砾的地方走来,要去往西边荒凉破败的丛葬。前方的坟墓,是绝望,也是希望。小女孩说“那里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老翁说“前面,是坟”;而过客清楚:“那些地方有许多野百合,野蔷薇,但是,那是坟”

鲁迅在致读者信中曾谈到该文的主题:“虽然明知前路是坟墓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绝望,因为我以为绝望而反抗者难,比因希望而战斗者更勇猛,更悲壮。”

《野草》是鲁迅心灵炼狱中铸就的乐章,他拷问人性,直逼人心灵中最阴暗的层面。

惟有排除外界干扰,直逼自我灵魂最深处,才能捕捉到他那种微妙的难以言传的孤独之感和哲学思考。

《野草》:从3个角度解读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性”

二、冷峻与热烈并存

鲁迅的文字是辛辣的,语言犀利,如同一把冰冷的匕首,直入人心。鲁迅以梦为马,用丰富的想象、亦真亦幻的场景,打造了一个冷峻的世界。

鲁迅将自己内心的热烈与波澜都包裹在冷峻的外表下,以文字为利剑,直击社会黑暗,试图打破“铁屋子”。

读鲁迅的文字,我们时常感受到“冰冷”,似乎鲁迅写作过于客观,毫无温情。鲁迅笔下的人物,要么愚昧无知,要么麻木不仁,要么前途未卜,要么艰苦一生。

在《影的告别》中,“影”生活在明暗之间,无论是光明还是黑暗,都没有“影”的容身之处。光明会使“影”消失,黑暗会将“影”吞没,无论何去何从,“影”的结局都是消亡。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死火》亦是如此,“死火”被遗弃在一个冰谷里,如果无人给它温暖,那么它将会彻底冻灭;如果给它温暖,那么它将彻底烧完。无论是哪种结局,等待它的只有“死亡”二字。

《过客》中的“过客”,明知前方是坟,前路生死未卜,可是他依旧不能停下自己前行的脚步。有个声音一直在呼唤他继续前行,哪怕他已经疲劳不堪了,“走”是他唯一能做的事。

鲁迅就如同一个站在云端的人,俯视着人间的一切。他用冷峻的文字,诉说着人间的冷漠与无情,痛斥社会的黑暗与悲惨。可是他的心是热烈的,爱之深、责之切,正是因为鲁迅对中国爱得深沉,才会如此痛心疾首

鲁迅那冰冷刺骨的讽刺之剑出鞘的目的,只在于唤醒麻木不仁的人们。在那冷峻的外表下,是一颗热烈的心,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决心。

《野草》:从3个角度解读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性”

三、诅咒与祝福共处

鲁迅在《野草•题辞》中说:“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鲁迅希望“死亡的腐朽,火速到来”,他热爱生命,却又“渴望”死亡。在《死火》的结尾,死火被永久地困在了冰谷,“我”被碾死在车轮底下,但车也坠入了冰谷,跟着“我”一起消亡了。如果是“死火”是希望的象征,那么“车”便是中国的象征。最后我们三者一起共赴黄泉,这是一种“恶狠狠的诅咒”。

有大石车突然驰来,我终于碾死在车轮底下,但我还来得及看见那车就坠入冰谷中。

“过客”的走向是自东而西,那是太阳的走向,也是生命走向终止的象征。前方是坟墓,是人类死后的归宿,也是太阳落下的地方。“过客”在走向他心中的“希望”,也在走向死亡,这何尝不是一种冰冷的诅咒呢?

但是鲁迅却又对他们饱含祝福。对于“死火”而言,燃烧是生命必经之事,燃烧自己便是在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尽管最后会烧完,但是燃烧的过程便是释放,没有死,何来生?“死火”的燃烧,是对生命的释放,是价值的体现,因此鲁迅祝福“死火”,并鼓励这种向死而生的状态。

对于“过客”而言,“走”就是他人生的意义。跟着内心的声音,不停地往前走,直至生命的尽头,这便是“过客”存在于世界的意义。如果停滞不前,“过客”虽活着,却如同死了。因此鲁迅赞扬“过客”的反抗绝望,赞扬“过客”勇往直前的勇气。

生与死只是一线之隔,如同硬币的两面,它们相互依存,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可以相互转换。“死火”宁愿烧完,也不愿冻灭;“过客”宁愿自己走向坟墓,也不愿停下脚步。鲁迅痛恨的是非自然的死亡,鲁迅诅咒的是无法自然死亡的世界。对于向死而生的“反抗者”,鲁迅是深深祝福的。

鲁迅一方面是厌世者,他痛恨这个如同炼狱般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反抗绝望的“战士”。这两者看似水火不容的思想,却在鲁迅这里达到了统一。

《野草》:从3个角度解读鲁迅思想中的“矛盾性”

结语

鲁迅作为这个特殊时代的“觉醒者”,他将社会看得太清楚,最先感知到痛苦。鲁迅以笔为矛,就像一个理想的“战士”,在与黑暗搏斗。鲁迅用力“呐喊”,也会感到“彷徨”,但他依旧相信世上有“野草”般的希望

在屡败屡战中,鲁迅先生会陷入深深的绝望中,但是并未因此退缩,也从未放弃对绝望的反抗。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成为了鲁迅生命的意义。

《野草》就如同鲁迅先生的内心独白,记录了鲁迅思想的困顿与抑郁,也刻画了他的坚韧与倔强,因此我们常常能读出“绝望与希望、冷峻与热烈、诅咒与祝福”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