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真的是劉邦的後代嗎?

恐龍疤仔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第九世孫,劉秀祖父的曾祖父是漢景帝劉啟寵幸宮女之後所生。

(左劉秀,右劉邦)

漢景帝劉啟,是漢文帝劉恆的嫡長子,漢高祖劉邦的孫子。劉啟與父親劉恆開啟了封建時代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為西漢的強盛打下堅實的基礎。漢景帝劉啟一生共有14個兒子,其中有四個兒子比較出名。

皇長子劉榮,被立為太子,後又被廢,封為臨江王;皇十子劉徹,原被封為膠東王,後被立為太子,即後來的漢武帝;皇九子劉勝,被封為中山靖王,是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先祖;皇六子劉發,被封為長沙定王,這便是光武帝劉秀的五世祖。

(劉秀劇照)

據記載,當年漢景帝劉啟準備召程妃進殿侍寢,而程妃此時身體不適,但又不能拒絕劉啟的要求,於是便喚來一名貌美的唐姓宮女,打扮一番後便替她前去服侍皇上。此事說來也巧,當晚劉啟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神志不清,便稀裡糊塗的寵幸了這名宮女,後來宮女便生下了皇六子劉發,才有了後來劉秀的這支血脈。

公元前155年,劉發被漢景帝劉啟封為長沙王,在位28年,於公元前129年去世。劉發一生有16個兒子,其長子劉墉繼承爵位為長沙戴王,第十三子劉買被漢武帝於零陵郡的舂陵鄉封為舂陵侯,這便是光武帝劉秀的四世祖。

(劉邦劇照)

劉買去世後,他的兒子劉熊渠繼承舂陵侯之爵位,劉熊渠就是後來更始皇帝劉玄的曾祖父;另一個兒子劉外被封為鬱林太守,劉外就是光武帝劉秀的曾祖父。劉外有一子名叫劉回,在西漢末年擔任鉅鹿都尉,劉回就是光武帝劉秀的祖父。

鉅鹿都尉劉回,生有三子劉欽、劉良、劉歙,其中劉欽就是光武帝劉秀的父親 。西漢末年,劉欽歷任陳留郡濟陽縣令、南頓縣令等職,劉欽生有三子,分別是劉縯、劉仲、劉秀。劉秀9歲時,父親去世,後被叔父劉良撫養。

光武帝劉秀的先祖劉發被封為諸侯王,其後代未能繼承爵位的逐漸降職,由封王降為諸侯,慢慢地到劉秀父親這一輩已是小縣令了,其父親去世後,全家便淪為平民百姓。西漢末年社會動盪,劉秀便乘機起兵,稱帝后為敬劉姓仍將國號置為漢,後稱東漢。

劉秀登基稱帝后,削滅各地割據勢力,穩定了政權統治。其在位期間崇尚儒學,重視文人氣節,社會風氣極佳。公元57年,劉秀駕崩,享年62歲。劉秀留下遺詔稱死後的葬禮均仿照漢文帝劉恆,一切節制從簡。

光武帝劉秀是東漢的締造者,他為百姓創造了一個太平盛世。劉秀是一介平民,其稱帝之路非常坎坷。但他身上流淌著與漢高祖劉邦一樣的血液,是劉氏皇族的後裔。綜上所述,劉啟為劉邦之孫,劉發為劉啟之子,劉買為劉發之子,劉外為劉買之子,劉回為劉外之子,劉欽為劉回之子,劉秀為劉欽之子。可得,劉秀為劉邦的後代。


野史也是史


東漢的開國皇帝劉秀出身於一個疏遠宗室,到他本人這輩已經是一個很普通的土財主了。

話說漢景帝有一次喝醉了酒之後到自己的一個妃子程姬那裡過夜,而不湊巧的是程姬身上不舒服,來了親戚,不想讓皇帝在自己這裡過夜。而這會的皇帝喝醉了,非要在這裡過夜。於是程姬就打發自己身邊一個侍女唐姬去服侍皇帝。結果皇帝稀裡糊塗地就和唐姬有了那麼一次。而且就這一次,竟讓唐姬懷孕了。後來唐姬生了一個男孩,漢景帝為其取名為劉發。

漢景帝雖然有很多女人,但他也不是一個配種機器,他也是有感情的人。他在喝醉酒的情況之下和唐姬有了那麼一次 ,他和這個唐姬之間也真沒有什麼感情。所以,他對劉發的感情也很一般。按照慣例,皇帝的兒子除了太子之外其他的兒子受封為諸侯王,於是漢景帝封劉發為長沙王。現在長沙當然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不過在當年,長沙可是一個非常偏遠的地方。江南卑溼丈夫早夭,賈誼被任命為長沙王太傅的時候哭哭啼啼一路上根本沒想著能夠回到中原。劉發有一次也委婉地向父親表示過自己的不滿。

劉發死了以後被諡為定,所以史書中稱他為長沙定王劉發。長沙王的爵位由其嫡長子來繼承,其他的兒子被封為侯爵。其中有一個叫劉買的孩子被封為舂陵侯。他實在不願意在南方住下去了,於是上書皇帝請求把封地挪到中原,哪怕小點兒也行。後來皇帝准許了他的請求,就把他的封地換到了今天湖北棗陽一帶。在當時,這一帶地區屬於南陽郡管轄,所以他們這一支就以南陽為自己的籍貫。

劉買死後諡號為節,史書稱為舂陵節侯。他的舂陵侯爵位由其嫡長子繼承,其他的兒子就只能自己去打拼了。他有一個叫劉外,後來官做到了鬱林太守。劉外的兒子劉回,官做到了鉅鹿都尉。劉回有一個兒子叫劉欽,僅僅官至南頓縣令。劉欽就是劉秀的父親,劉欽生了三個兒子,劉秀排行老三。

這麼數下來,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劉邦、劉恆、劉啟、劉發、劉買、劉外、劉回、劉欽、劉秀。不過,到劉秀這兒,他們家已經和普通的百姓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劉秀的興趣就在種地上。當然命不由人,後來他愣是成了東漢王朝的開國之君!


野叟雜談


關於劉秀是否劉邦的後代?當代對於這個關係一直存有質疑,有人認為劉秀不是劉邦的後代,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皇位坐的名正言順,所以和劉備一樣牽強的和皇室宗親拉上關係。真相是否如此呢?今天小爬就來說道說道他們的關係!

一、劉秀光榮的祖上

劉秀這一支脈雖然經歷了200餘年,但要知道他的祖上都有些什麼人,都是有跡可循的!據史料記載,劉秀是劉邦的孫子漢景帝第六子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劉發的母親只是個婢女,被漢景帝看上後就生下了劉發,劉發生有16個兒子,而劉秀一脈並不嫡系一脈。當時正逢漢武帝實施“推恩令”,於是劉秀的高祖劉買被封為舂陵侯(漢武帝的堂兄弟)。劉秀的曾祖劉外不是嫡長子,自然也就沒繼承舂陵侯的資格。所以,劉秀家族從他曾祖父劉外開始就沒有爵位,劉外只能擔任鬱林太守。再到祖父劉回就當任鉅鹿都尉。再到父親劉欽只能擔任濟陽縣令(依次遞減)。

二、劉氏家族的沒落

據《資治通鑑》記載,200餘年的時間,劉氏皇族人口已超過10萬人,但是由於"推恩令"的實施,有封號的王侯不過200多人。而劉欽在劉秀9歲時去世,後三兄弟由叔父劉良撫養。劉良曾經是蕭縣的縣令。到了劉秀這裡,就全部淪為了農民。但好歹還是地主階級的,有田地,有奴隸,還算是享福的!

但是在王莽取代漢室以後,大力的改革頒行王田制,重新對土地進行分配,而這個改制觸動的就是地主階級的利益啊,而劉秀一族正好是地主階級的核心~王莽的這一改制,直接將遠支的劉氏一脈廢掉,從此,劉秀一族真正的淪為了平民!


所以,綜上幾點,劉秀雖然是平民出生,但是他絕對是劉邦的後代,只不過是遠支的一脈!是劉邦的第九代世孫!


努力的黃小爬


東漢的開國皇帝,光武帝劉秀確確實實就是劉邦的後代。

《後漢書.光武帝紀》有明確記載:世祖光武皇帝諱秀,字文叔,南陽蔡陽人,高祖九世之孫也。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



從記載中,我們可以明確查到劉秀是高祖的九世之孫:劉邦(漢高祖)——劉恆(漢文帝)——劉啟(漢景帝)——劉發(長沙定王)——劉買(舂陵侯)——劉外(官鬱林【今廣西貴港】太守)——劉回(鉅鹿【今河北鉅鹿】都尉)——劉欽(南頓【今河南項城】縣令)——劉秀(光武帝)。這就是劉漢族譜上從劉邦到劉秀的傳承了,史書上非常詳細記載了劉秀這一支皇室的家譜,非常清晰,而且歷代都為朝中官員,做不得假。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嚴格意義上來說從長沙定王劉發開始,劉秀這一支就不屬於劉漢皇室了。到曾祖父劉外的時候連王侯都不是了,僅僅為一郡太守,而到劉秀父親的時候更是個“七品芝麻官”——縣令了!可以說和皇室其實已經毫無關係了。



關於劉秀這一脈的先祖,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的誕生還有個有趣的故事呢?劉發的出生只是個意外,只是沒有同樣意外的漢文帝運氣好而已。他的生母是程姬的侍女唐氏,有一次漢景帝寵幸程姬,程姬因為月事不能侍寢,恰巧當時漢景帝喝醉了,程姬就讓自己的侍女唐氏代替為漢景帝侍寢。事後,這位唐氏懷孕生下皇子,被漢景帝封為唐姬。而這名皇子就是劉發,有意思的是劉發這個名字,“發”代表了“發寤”、“醒悟”,也是漢景帝告誡自己以後不要再犯類似錯誤的意思。而這樣出生的劉發,顯然是不可能繼承皇位的,漢景帝最後把皇位傳給了劉徹,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漢武大帝。

由此可見,光武帝(漢世祖)的祖先不是漢武帝(漢世宗),而是漢世宗的弟弟長沙王劉發,諡號“長沙定王”。 劉發這一脈傳到劉秀父親的時候,僅僅做了地方上的一個小小縣令。並且從“光武年九歲而孤,養於叔父良”可以看出,劉秀才九歲的時候做縣令的父親就去世了,是被叔父劉良養大的。



後來王莽篡權,地皇三年(22年)十月,劉良帶領劉縯、劉秀兄弟在舂陵起兵。到劉秀的更始帝劉玄(也是劉發的後代,劉買弟弟劉利)稱帝后,劉良被封為國老。 有意思的是,後來光武帝劉秀即位後,將扶養自己的這位叔父劉良封為了廣陽王既趙王。就連世上的赤眉大將楊音也因為在長安保護過劉良,被劉秀給加封為了關內侯。

那為什麼對自己有撫育之恩的叔父反而降級呢?是叔父犯錯誤了嗎?不是而是所有劉姓宗親都被降級了。這是建義將軍的建議。

公元37年(建武十三年)二月,建義大將軍朱祐奏明劉秀,稱:“古者人臣受封,不加王爵。”

劉秀詔令封王的劉氏宗親全都降為侯爵、公爵,最親的叔父只降一級——趙公。


小姐姐講史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是西漢與東漢兩個王朝的合稱(西漢在前,東漢在後)。西漢王朝是指劉邦在公元前3世紀末時建立的漢朝;東漢則是指劉秀在公元1世紀時建立的漢朝。 這個兩個漢朝都是統一王朝,一共享國400餘年,合稱為“兩漢。 其中西漢和東漢是有聯繫的。東漢的建立者劉秀是西漢高祖劉邦的後裔,只不過不是直系後裔,而是旁支後裔。


秦朝末年,農民出身的劉邦掃滅了項羽和群雄,開創了西漢的根基。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在位時期,西漢的國力強盛。先有漢武帝討伐匈奴,後有漢宣帝平定西域(新疆)的事蹟。一時間萬國來朝,漢朝威名遠揚。 公元8年,西漢的外戚權臣王莽篡位,廢除少帝孺子嬰,建立了新朝(新莽)政權,西漢王朝(公元前202-公元8)就這樣滅亡了。 自新莽以來,群雄並起,諸侯稱霸,這就是西漢末年以來的分裂時期,而結束了分裂的人就是後來的荊州人劉秀,史稱“光武中興。荊州南陽人劉秀是西漢舀陵侯劉買的“五世孫”,是正規的的皇室後裔。不過,他這一支南陽劉氏距離西漢皇室的嫡親血統已經比較遙遠了。他雖是劉邦的後人,但充其量只是西漢皇室的遠支,這就是他和西漢王朝的關係。


光武帝劉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職,整治官場風氣,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解放生產力,採取休養生息,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使東漢王朝在一片焦土廢墟中恢復和發展,歷史上這段時期被稱作光武中興,劉秀有如此作為也算是沒有辜負劉邦之後的威名吧。


光武帝劉秀崛起於河北,依靠世族的力量統一了中國北方,並逐步南下消滅了南方的諸多割據政權,再次統一中國,結束了群雄割據的局面。歷史上將劉秀建立的漢稱為“東漢”。因他是西漢皇室後裔,所以認為他復興了漢朝,而把他建立的東漢與其祖先劉邦所建立的西漢合稱為漢朝。



歷史總結論


常看到有人懷疑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沒想到今天又看到有人懷疑劉秀的漢室宗親身份。其實我想說,這兩個人的身份都沒有什麼值得懷疑的。

說劉秀之前先說說劉備吧!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在當時是他把事業做大的一個招牌,劉備距離劉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300多年,劉邦的後代在全國已經非常多了,光男性後代就可能超過10萬人,而劉備所說的中山靖王,光兒子就120多個,經過二三百年的繁衍生息,其後裔數量肯定相當多,劉備是其中一個並不稀奇,而且劉備有一段時間跟隨曹操,也是漢獻帝的臣子,因為跟漢獻帝續家譜才被稱為皇叔,而且劉備所說的漢室宗親,並非是東漢的皇帝之後,而是續到了西漢景帝一脈,他如果要給自己打皇親招牌的話,說是東漢某個皇帝的後裔不就更有號召力了嗎?所以劉備是漢室宗親也沒什麼可質疑的,況且歷史上也並沒有史學家懷疑劉備的漢室宗親身份。



再說劉秀。其實劉秀同樣是漢景帝之後,但並非中山靖王劉勝一脈,而是長沙定王劉發一脈,這一脈的出現卻是應了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老話。歷史記載說漢景帝某晚到妃子程姬那裡過夜,而不湊巧的是程姬趕上了月經期,但她又不想讓皇帝走,恰巧這一晚漢景帝喝了點酒,有點醉,程姬就讓漢景帝先躺下睡,熄了燈後,她就讓自己的侍女唐姬爬上了床去服侍漢景帝,結果這一次竟讓唐姬懷孕了,後來生了一個男孩就是劉發。

劉發有一個孩子叫劉買,被封為舂陵侯,他有一個孩子叫劉外,後來官做到了鬱林太守。劉外有個的兒子劉回,官做到了鉅鹿都尉。劉回有一個兒子叫劉欽,做過南頓縣令。這個劉欽就是劉秀的父親,劉欽共有三個兒子,劉秀是老三。



史書記載說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那麼我們現在數一數,第一位劉邦、接著是劉恆、劉啟、劉發、劉買、劉外、劉回、劉欽、劉秀。到劉秀這裡正好第九代,所以這是沒有什麼錯的。

至於說劉秀的身份到底怎麼樣?說他是漢室宗親肯定是沒有錯的,但是西漢末年,像劉秀這樣的漢室宗親,應該也有很多,在今天看來,劉秀的身份也就是個縣長的兒子吧,但是在劉秀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劉秀一家是跟著叔父生活的,他的叔父也是個縣長。劉秀年輕的時候是個種田能手,說明他實際上和一個種田的農民沒什麼區別了。但是劉秀生逢亂世,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風雲際會,自有真龍發威,劉秀以無與倫比的個人魅力與才能,推翻了新朝,消滅了各種敵對勢力,建立了東漢王朝,又一次統一了中國,被稱為光武大帝。



科普大世界


秦朝末年時,農民起義不斷,劉邦在推翻秦朝統治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在楚漢之爭中打敗了項羽後稱帝,建立了漢朝,定都長安,史稱為西漢。(劉邦)

新莽末年天下大亂,作為一介布衣的漢室宗室劉秀,在南陽郡起兵,公元25年,劉秀登基稱帝。為了表明劉氏復興,所以仍然以“漢”為國號,定都洛陽,史稱東漢。

漢高祖劉邦和光武帝劉秀,他們倆都是開國皇帝,那麼他們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呢?劉秀真的是劉邦的後人嗎?

在《後漢書》上的家譜中,有明確的記載,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準確的說,劉秀是漢景帝劉啟的兒子劉發,那一支血脈傳下來的。劉發並不受漢景帝的喜愛,在他成年之後,就被封為長沙王,被漢景帝打發到邊遠地區去了。

(劉秀)

漢武帝即位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開始實施推恩令,很多諸侯王的封地後來都越分越小。劉發的封地也被兒子們瓜分了,到了劉秀父親那一輩,家中的情況基本上就跟地主差不多。劉秀的父親劉欽,也只是濟陽縣的一個小小縣令。

後來王莽篡權,劉氏江山改成了王姓,而劉秀等人也從落魄貴族變成了一介布衣。劉秀的大哥劉演,一心想要恢復漢室,私下裡培養了不少門客。

後來兄弟二人帶著族人趁亂騎兵,在此期間劉演戰死,劉秀先後平定了關東、西蜀和隴右等地的割據政權。結束了自新朝末年以來,長達近二十年軍閥割據的局面,成功收復了漢室江山。


搞史人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確實是劉邦的後代,

確切的說,他是漢景帝的兒子劉發那一支血脈傳下來的。

劉發本就不是漢景帝喜歡的兒子,在劉髮長大後,

他就被漢景帝打法到邊遠地區做長沙王去了。

到了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對諸侯王的控制,

漢武帝在全國實行了一個推恩令,

這個政策的實施大大削弱了地方諸侯王的勢力。

推恩令,顧名思義也就是說地方諸侯王,有多少個兒子,

就把他們管轄的地分成多少塊,每個兒子都有一份土地。

這樣,在劉發那裡向下傳了四代,

到了劉秀的父親這一輩,他家基本上就混成地主級別的人了。

劉秀的父親當時的官職是個縣令,可是不幸的是,

劉秀的父親在劉秀九歲的時候死掉了,

在加上王莽篡權,把劉姓江山改為了王姓江山。

姓王的當了皇帝后,就不給姓劉的發皇糧吃了。

劉秀不得已,由地主變為了貧民。

不過成為了貧民的劉秀也還不錯,因為他種地的手藝比較好。

所以,在鬧災荒的年代,

別人都會飢餓,唯獨劉秀種的地是大豐收。

話說,在別人都餓肚皮的時候,

劉秀卻把自己的東西拿到集市上去賣了。

在集市上有個叫李通的告訴劉秀,

我說哥們,你是未來的皇帝。

劉秀一聽,以為這個哥們是拿著他開涮。

劉秀就不願意了,他對鄧通說,

你才是皇帝呢,你全家都是皇帝。

李通開始和劉秀解釋,為什麼說他是未來的皇帝?

原來李通的父親是個預言大神,他預測到未來的皇帝姓劉。

只有他們李家的人才能扶持劉家的人,再次登上皇帝寶座。

李通想來想去,整個南陽郡也就是劉秀有帝王之氣。

所以,他就來到了劉秀跟前給劉秀說了那一番話。

劉秀本是一個老實人,他這時候還沒想過自己當皇帝的事情。

可是,當李通把他是未來的皇帝之事想通後,

他覺得自己當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因為劉秀的大哥劉演,那可是個風流人物。

劉演用僅剩的錢財養了大量的門客,他此生的志願就是恢復漢室。

到了王莽政權失去民心的時候,劉秀和劉演兄弟兩人真的開始反叛了。

剛開始他們反叛就是靠著自家親戚和劉演的門客大概一萬人起家的。

由於缺乏經驗,他們的起義開始並不順利。

可是,他們也沒有放棄,

雖然戰場上是無情的,他們死了很多親信。

但是,他們相信自己是可以把王莽政權推翻的。

然後他們又聯合了綠林軍,一起反抗昏庸無道的王莽新朝。

劉秀的大哥劉演是起義軍中最風雲的人物。

可是,他的命不好,

就在他離皇帝寶座一步之遙時,他被自己人更始帝劉玄給殺了頭。

劉秀眼看著哥哥死去了,為了自保他只能裝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可是,只有他清楚,

每夜他都會把被子哭溼。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劉秀收到了去河北收復失地的任務。

劉秀的事業就是在河北開始發展起來的。

最終,他在河北培養了自己的勢力,

然後對抗更始帝劉演,赤眉軍和王莽。

最終劉秀把他們打敗,然後成就了自己的帝王之位。

所以說劉秀這個皇帝,是千真萬確的劉邦的後代。


漢史趣聞


東漢的光武帝劉秀確實是西漢劉邦的後代,這個在《後漢書》上面有明確的家譜記載,說劉秀是邦的九世孫,那麼具體的順序是怎麼樣的呢?

劉邦生漢文帝劉恆,劉恆生漢景帝劉啟,劉啟生長沙王劉發,劉發生劉買(舂陵侯),劉買生劉外(鬱林太守),劉外生劉回(鉅鹿都尉),劉回生劉欽(南頓令),劉欽就漢光武帝的父親了。

這個世系家譜就十分明確了,為什麼很多人質疑劉備的皇室宗親的身份,因為劉備距中山靖王實在太遠了,中山靖王劉勝生於公元前165年,死於公元前113年,而劉備是生於公元161年,死於223年,劉勝與劉備相差三百二十六歲。

雖然《三國志》劉備傳有明確記載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會質疑,主要就是因為沒有世系家譜,同樣的情況還有曹操傳裡面說曹操是西漢曹參的後代,但是我們知道曹操的曹騰祖父是宦官,曹嵩是抱養過來的。

另外,夏侯惇傳也記載夏侯惇是西漢夏侯嬰的後代,這個難免會讓人感覺這個是附會的,還有,孫堅傳裡面記載孫堅有可能是孫武的後代,那這個更厲害了,因為孫武大約生於公元前545年,而孫堅生於155年,這個就相差七百年了。

另外,我們可以看出,劉備是追溯到中山靖王劉勝那裡,而劉秀也這樣算的話,劉秀是長沙王劉發的六世孫,這個是很接近的了,而我們從長沙王到劉秀的父親劉欽來看,感覺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這個就是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的作用了,漢武帝為了削弱諸侯王的實力,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封給兒子們,那麼下一代的封地自然是越來越小了,另外還有酎金失侯的影響,很多列侯都失了侯,比如舂陵侯劉買的兒子劉外就不是列侯了。

中山靖王之子陸城亭侯劉貞,也同樣這個原因失了侯,這個也就導致到了劉備的時候,劉備只能織蓆販履,而劉秀要勞作于田野之中了,而劉秀之所以能夠建立東漢王朝,他這個皇室宗親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可參照更始帝劉玄,赤眉軍劉盆子,說明世人認他這個身份的。


歷史簡單說



劉秀是劉邦的後代這點應該還是比較確定的。相比而言,後來蜀漢昭烈帝劉備這個漢室宗親就稍稍有些說不清道不明,劉秀就世系清楚,而且在當時也獲得承認的。

後漢書對劉秀的世系是這麼寫的:高祖九世之孫也,出自景帝生長沙定王發。發生舂陵節侯買,買生鬱林太守外,外生鉅鹿都尉回,回生南頓令欽,欽生光武。

這段文字從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一直到劉秀每一代都寫的清清楚楚。可以說能有這麼完備的資料,說明劉秀是有完整宗譜記錄身份的。相比而言,後來劉備的“中山靖王之後”,史料中就只能記載兩三代,別的都不可考,相對來說就缺乏說服力一點。

那劉秀的漢室宗親身份是不是作假的呢?應該不是。證據是劉秀曾經入長安太學學習《尚書》。太學是漢代國家最高學府,能入太學的學生都是貴族子弟。而劉秀的父親劉欽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令,而且彼時已死多年,劉秀平時都是務農。這樣一個人能入太學求學,靠的是什麼?只有漢室宗親的貴族身份。所以可見,劉秀的身份是真的,並無作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