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全民網課”下,家有“神獸”的家長,使出渾身解數,目的只有一個,做好孩子上學的“後勤保障”。

給孩子下載各種學習APP,配備打印機、iPad、電腦、手機等學習裝備、配合老師上傳作業及活動視頻,監督孩子打卡甚至自己打卡……“全民網課”下,家有“神獸”的家長,使出渾身解數,目的只有一個,做好孩子上學的“後勤保障”。

全國多個省市中小學已先後“線上開課”,與在學校上課時以老師和學生為主體不同,網課生態下,家長成了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上網課重要的一環。

2月17日下午,家在上海的王蔚將孩子的《寒假生活(補充版)》打印出來。打印學校佈置的電子版作業,已經成了王蔚的習慣,對於剛讀一年級的女兒來說,打印版的寒假作業不僅可以防止孩子視力受損,而且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因為上海市教委再次將中小學在線教育的時間延後到3月2日,王蔚女兒的寒假作業也從《寒假生活》升級為《寒假生活(補充版)》。“補充版的內容主要分為複習語數外等學科知識、陽光體育、防疫小衛士、心靈有約、動手實踐這5個部分。一、二年級安排了10天的學習內容,三、四、五年級安排了15天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不強制打卡,但做家長的怎麼都要先把準備工作做好”,王蔚表示。

不僅是王蔚,隨著網上開學逐步鋪開,為孩子做好線上學習的後勤工作,在完成任務打卡同時保證孩子學習效果和身心健康,已經成了“宅”在家裡的媽媽們每天的必修課。“在眾多任務中,保證孩子上網課的同時避免視力受損,就成了家長們關心的問題之一”,王蔚說。

打印機被買斷貨

最近小半個月,位於北京海淀的張芳每天都會定時去電商平臺刷打印機,直到2月17日兒子已經正式“線上開學”,張芳預訂的打印機還是處於“購買狀態”。

“我11號看上一個600多元的惠普無線打印機,一直沒貨。2月15日上新了一款900多元的打印機,但需要先預訂,我立馬交了50元的定金,等24日晚八點半再交尾款899元,至於啥時候收到貨,還是未知數”,張芳表示。

2月17日之前,張芳已經收到兒子班級老師在群裡發佈的《關於延期開學“網絡課程學習”的通知 》。 2月17日,北京中小學正式“網上開課”,海淀區的中小學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通過歌華有線電視複習市級課程、通過海淀區中小學資源平臺複習區級課程及通過“彩虹課堂”複習校級課程。這些學習資源都為錄播課程,孩子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和需求自行上課。

張芳急著買打印機主要為了給上二年級的兒子打印課程表及複習資料等。“疫情期間,樓下的兩家文印店都關門,孩子馬上就要網上開學了,為了方便給孩子打印學習資料,索性就自己買一臺”,張芳表示。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為了保護孩子視力,不少家長選擇把複習資料下載打印

不僅是張芳,隨著深圳、廣州、杭州等多個城市都已經“網上開課”,打印機逐漸晉升為網課“四件套”之一。據蘇寧易購數據顯示,自春節到2月11日,學習所需的電腦、平板、學習機、打印機等設備銷量快速增長,其中學習相關打印機銷量增長迅猛,同比增長超200%,家庭辦公打印機同比增長超100%。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沒買打印機的家長,想出用保鮮膜給孩子寫作業的“妙招”

打印機還沒到貨的張芳被朋友安利了一款作業“神器”,保鮮膜。據朋友給張芳的發的圖片顯示,有家長用ipad下載作業電子版後,在平板上鋪上一層保鮮膜,然後用筆觸比較細的馬克筆直接在保鮮薄上答題。作業完成後,家長直接拍照上傳作業,讓老師批閱。

位於上海的王蔚不僅在給上小學的女兒配備了彩色打印機,最近還買了一臺投影儀。“買投影儀主要為了避免孩子用眼過度,在我看來投影儀對孩子視力的影響或許比ipad、電腦、電視小一些” ,王蔚表示。

“怎麼折騰都值得”

打印機、投影儀對於大部分上網課的學生來說都算高配,對於一些小城鎮及農村的孩子們來說,他們上網課第一步要解決的就是網絡問題。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大象新聞APP上“名校課堂”中一年級學生課程表

2月10日上午8:10,位於河南固始縣的高鵬準時打開手機上的大象新聞APP。20分鐘後,上一年級的兒子就要在APP上的“名師課堂”板塊上直播課,這是兒子第一次上直播課,高鵬要提前給兒子調試手機和4G網絡。

“網絡在我們村的普及率還不到一半,自己常年在外務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自己家裡一直沒按照無線網絡,為了給孩子上直播課,我提前開通了包月流量,沒上課之前,孩子喜歡用我手機看動畫片,一個月的流量費在一兩百左右”,高鵬說。

但臨上課前的5分鐘,高鵬擔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手機網絡不穩定,畫面一直卡頓中,東西南北各換了個方向,網速還是不行。為了不耽誤兒子上課,高鵬迅速給自己和兒子戴上口罩,跑去同村的親戚家蹭網。

“為了能讓兒子上網課,親戚單獨給我和孩子留了一個房間”,高鵬表示。一上午,高鵬和兒子帶著口罩把語文、數學的直播課上完,下午的音樂、美術、畫畫等課程自己在家完成。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高鵬兒子的數學和語文老師對孩子複習作業的點評

但疫情期間,每天去親戚家上網課總有不便。幸運的是,高鵬鄰居家安裝了無線WIFI,鄰居在獲悉高鵬家孩子需要上網課後,特意將自家的WiFi賬號和密碼告知了高鵬,以便孩子在緊挨鄰居路由器的那間屋子裡上課。

“一牆之間,都是感動”,高鵬說,“雖然挺折騰的,但每次看到老師給孩子作業的點評和批改,就覺得怎麼折騰都值得,孩子是家裡的希望”。

而位於荊門沙洋縣的周娟大半個月前就開始為買電腦各種託人。

周娟的兒子今年高三,還有一百多天就要高考,正月16開始,班級的老師開始組織網上覆習。為了避免手機上課造成眼睛疲勞,開課前一週,周娟就開始拖人鎮裡的人幫兒子買電腦。但疫情期間,鎮裡數碼店都暫停營業。周娟又拜託孩子的表哥嘗試在電商上買電腦,但因湖北地區的物流和快遞限制,給兒子買電腦的計劃一直懸而未落。

周娟買電腦的經歷並非孤例。疫情期間,目前由於線下的3C數碼產品賣場、門店大多都處於歇業狀態,線上的電商渠道成為了家長購買電腦等3C產品的重要途徑。由於電腦等硬件是學生網上上課的“剛需”,部分品牌的部分型號都被處於缺貨狀態。

2月12日和13日這兩天,京東、淘寶等購物平臺上,多個品牌的平板電腦的多個型號都處於缺貨狀態。對此,蘋果公司曾發表聲明,由於線下蘋果門店處於關閉狀態,顧客只能通過官網購買、快遞送貨,但送貨時間普遍在15天左右。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鄰居將自家的電腦借給周阿姨孩子暫用

幸運的是,周娟也有位好鄰居。得知周娟的難處後,鄰居將自家沒有安裝的電腦暫時借給周娟的兒子上網課。“看著孩子上課時認真的樣子,我慢慢打消了之前在家上網課沒有效率的顧慮”,周娟表示。

留在家長手機上的APP

電腦、平板、打印機等只是學生上網課的硬件保障。硬件之外,今年寒假,不少家長又多了一項任務,下載各種直播APP,免費領取各類學習APP。據個推大數據顯示,與2019年的春節期間相比,今年春節學生學習類APP的平均日活增幅和新增用戶增幅分別為100.05%和238.79%。

學習類APP新增用戶翻倍增長背後是上百家在線教育公司紛紛跑步入場。“在停課不停學的政策背景下,包括內容方、平臺方、技術方等各類教育機構,通過提供免費的內容及服務快速引流”,某在線教育公司高管表示。

在內容端方面,自1月底開始,學而思網校、猿輔導、作業幫、跟誰學、新東方在線、有道精品課等一眾在線教育公司面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線上課程。在平臺端方面,騰訊課堂、釘釘等都在免費為全國師生提供直播/錄播、智能作業、在線評測等功能。在技術方面,鴻合科技、方直科技、拓維信息、視源股份、奧威亞等一眾教育信息化技術企業等都在為教育部門及相關學校提供了在線直播教學、網絡教研等服務。

但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他們對需要下載及登錄的在線教育內容類APP及各種直播工具的印象尤為深刻。

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張麗所在的媽媽群裡每天的日程之一就是分享免費課程信息。

“只要是我聽過的學習類APP,我就都會先下載,然後根據女兒學校課程的安排領取部分的課程。高峰時,我手機屏幕上K12學習類的APP有10多個”,張麗表示。

張麗的女兒讀初二,數學一直是兒女的弱項,為了給女兒找到喜歡的老師,張麗分別下載了學而思網校、作業幫、有道精品課、猿題庫等多個APP,註冊領取免費課程,並分別讓女兒上課體驗。“兒女比較看重授課老師的解題思路及與學校課程的同步程度”,張麗說。

半個月體驗下來,張麗選擇了留下了某個APP續費,長期使用,並將剩下的3個APP全部刪除。 “女兒反饋比較喜歡那位老師的講題思路,而且那位老師很負責,有時1個小時的課要延遲20分鐘結束”,張麗對《深網》說。雖然已經刪除了其他的學習APP,但張麗時不時會收到各種贈課及優惠信息等短信通知。

而媽媽群裡的於晨則在最近刪除了春節期間下載的所有學習類APP。“跟著班級老師的節奏走就行,不想給孩子那麼大的壓力,而且感覺一些APP沒誠意,女兒在某APP上學習寫作技巧,但只能免費聽一半,想聽完整的需要續費”,於晨說。

對此,上述教育公司高管解釋,“由於在線學習是疫情期間學生上課的主要途徑,所以今年寒假是在線教育公司拉新(獲得新用戶)的風口期,但流量湧入只是第一步,日後的轉化率和存留率才是關鍵。同樣宅在家裡,現在家長有大把的時間比較和測評各個產品。此時,在線教育公司提供的內容及服務、師資力量、學生學習體驗及效果才是家長決定是否續費的關鍵”。

除體驗和“測評”各類學習類APP外,騰訊課堂、釘釘等直播/點播授課工具類APP也成為家長手機APP中的“新客”。“騰訊課堂”和“釘釘”連續幾日都佔據了教育類APP排行榜TOP3。

“全民網課”下,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應對老師要求,保障孩子學習

“我家孩子上課時需要通過釘釘APP進入課堂、打卡、隨堂練、連麥上鏡互動等。但我現在也沒不明白為何家長和學生都要有自己的賬號。交作業時一會說用學生賬號提交,一會又說家長賬號提交才算數,各種凌亂。等過了網課這段時間我要好好清理一下手機上的APP”,位於上海的於晨告訴記者。

(應採訪者要求,家長王蔚、張芳、高鵬、周娟、張麗、於晨等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