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东林书院,城中心一块安静的去处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北宋政和元年,无锡官员李夔陪同著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

李夔知道杨时的意思后,全力赞同,于是定此学社为“东林”,前后长达18年之久。杨时去世后,杨时的学生在无锡县城的东林书院所在地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杨时学成南归时老师程颐对他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吾道南矣!”。

百年后的明代,无锡人邵宝因幼年时曾在此读书,出仕后曾力图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但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舍。

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 ,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 ,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唐文治,祖籍太仓,国学大师,长期在锡地办学,声名卓著。

院内现存石碑坊、仪门、丽泽堂、碑亭、道南祠等建筑,内有顾宪成 东林书院 所撰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明代名士,无锡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

高攀龙(1562~162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存之,又字云从、景逸。无锡人。

无锡东林书院,宋朝“杨时讲道处也”。明万历三十二年,书院重修,本邑顾宪成偕弟允成、同乡高攀龙、安希范、叶茂才、刘元珍,及武进薛敷教、钱一本讲学其中,时称“东林八君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