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偵查兵”——記邵陽縣疾控中心流調組長周海葉

“在這次新型肺炎疫情的流調過程中,我們應急流調處置組的隊員都象警察一樣在偵破一個個的案件”,說起這次抗疫的情況,周海葉笑著說。

周海葉,邵陽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傳染病控制副主任醫師、“新冠肺炎”防治流調組機動隊隊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她時刻與隊員們一起站在抗疫第一線,迎面阻擊看不見的“敵人”,毫不畏懼!

臨危受命,慷慨迎戰

做為一個縣級傳染病防控方面的專家,周海葉瞭解此次疫情防控的艱難和危險,但身為疾控中心的領導班子成員和傳染病專業技術帶領人,她深知自己肩上的重擔和職責所在,雖為一個女同志,但抗“疫”沒有性別之分,擔當實為職責所賦。她不但參與了單位應急防控方案制定的整個過程,還主動擔任應急流調機動組組長,做好了衝鋒陷陣、隨時開赴沙場、與病毒展開“生死”較量的心理準備。

1月27日晚上10點,邵陽縣第一例疑似病例報到縣疾控中心,按照流行病學調查方案的要求,必須在2小時內對病人進行流調處置,以免造成更大的傳染風險。疫情就是最大責任,時間就是衝鋒號令,周海葉帶領整個應急隊的同志不顧天寒地凍,火速趕到現場,對病人進行詳細的流行病調查;指導採樣組工作人員現場採樣;及時將樣品送市疾控中心檢測;叮囑醫院工作人員做好安全防護。回到單位後又和機動隊員一起分析疫情態勢、書寫流調報告,當這一切工作完成以後已是1月28日的清晨,第二天的戰鬥又開始了。

抗疫“侦查兵”——记邵阳县疾控中心流调组长周海叶

(周海葉和流調組隊員在流調現場)

疫情調查,精心入微

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防控的首要和關鍵環節,為整個疫情的控制提供第一手的資料。針對每一個病例,周海葉總是一馬當先,親自調查,做好每一條記錄。對每個疑似病人在發病前十四天內所到過的地方、乘坐過的交通工具、所接觸過的人群逐一瞭解記錄,仔細詢問每一個細節,然後對記錄的人群再一一電話追蹤,反覆核實。每每碰到被詢問的對象有不耐煩和焦躁情緒時,她總是能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柔順化解矛盾,出色完成工作,拿到最滿意的結果。2月7日的凌晨3點當週海葉接到從醫院報告的疑似病人的電話時,她有點遲疑,但沒有猶豫,拿起電話一一撥打過去,因為是春節期間又是深更半夜,她一面不時的向對方問好、道歉、說明打電話的原因,一面在工作記錄本上記下每一條信息線索,當處理完這份流調病例時天已經露出了魚肚白,她的記錄本也滿滿的寫完了5頁,她已經精疲力盡,猶如打完了一場攻堅戰。

對每一個確診病例她會站在傳染病防治的角度,科學處置、有條不紊,指揮團隊對疫點消毒,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對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群實行醫學觀察,隨時瞭解這一人群的動態,以便採取進一步的防控措施。

盡職盡責,當好參謀

周海葉經常提醒應急流調組人員要加強自身學習提高業務素質。為更好地做好防控工作,她帶領隊員不斷學習新的傳染病防治知識,針對這種新型的傳染病的防控,書本上沒有現存的防控知識,她不斷從專業網站和上級衛健局、疾控網站上了解和學習關於新冠肺炎的防治知識,指導運用到實際防控工作中去。

在流調過程中,她最擔心的是病人漏報密切接觸者,哪怕是遺漏一人都有可能造成疾病的傳播,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所以在每次流調時,她反覆叮囑,反覆核查,耐心提示,完整記錄,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當做到完全沒有遺漏時才會滿意收工。

流調結束後,她會和機動隊員們針對病例情況充分分析案情,根據病人感染的源頭,對擴散風險進行評估,並提出下一步應採取的措施,集中團隊智慧,寫出一份份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提交上一級衛健部門和疫情防控指揮部,為疫情防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為根據他們提供的第一手資料,提出了正確處置疫情的科學依據,邵陽縣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除了輸入性病例外全縣沒有發生第二代本土病例和死亡病例,這和她們這個團隊無私無畏的付出是分不開的。

抗疫“侦查兵”——记邵阳县疾控中心流调组长周海叶

(周海葉和隊員統計流調數據)

疫情防控應急啟動以來,周海葉從沒離開過崗位,做為有過20多年疾控工作經歷的老同志她覺得這是職責所在。但做為母親和女兒,她覺得心懷內疚,女兒大年二十九從外地求學歸來,自己沒能為她做過一頓飯,沒機會和女兒好好聊聊天,春節已經過了這麼久今年還沒去年老的父母家走動一次,給他們拜年問候。她相信父母和女兒能理解支持她的工作,因為家人是她依賴的港灣,也是她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堅強後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