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才能是古代統帥所必須的?

飛龍在天9783


自古以來義不養財,慈不帶兵,古代有政治頭腦的人有軍事領導力的人可以帶兵成為統帥,有霸氣領導能力的人遇事不亂的人可以帶兵成為統帥。

先說慈不帶兵,楚漢爭霸,劉邦帶領幾十個人從芒碭山打天下,先拿下沛縣,發展到5000人,劉邦每到一處都是讓下面的人拼命的幹,打了7年,每戰必敗,最後一戰成名,打下江山。項羽心慈手軟,不捨得屬下人吃苦受罪,戰場都是自己衝鋒陷陣,讓下屬沒有事情做,韓信從項羽帳下投靠到劉邦帳下,范增也是氣的離開項羽回家養老,鴻門宴和滎陽一戰,項羽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殺掉劉邦,一失足成千古恨,心一軟失掉自己的霸業,成就了大漢帝國。劉邦可以為了江山拋妻棄子,項羽做不到這點。

韓信成為一軍統帥,韓信有絕對的霸氣,曾經偷襲西楚營地,在渡江後把所有的退路全部拆掉,全部毀壞,並且鼓舞士兵,咱們沒有後退的餘地,只有成功,失敗後是全部陣亡。士兵們到戰場上是玩命殺敵,最後偷襲成功。

當時如果失敗,韓信面臨的只有死亡。韓信一生從來不怯場,能做發泰山未崩面不改色。

有軍事領導力,會裝傻充愣的人最後可以一統江山,代表人物有司馬懿等。最後打天下,他兒說他不是身體不行嗎?他說了一句經典的話,我已經病了十多年了


綠樹成蔭柳暗花明


1. 訓統分離。在和平時期,有一些固定的軍官去訓練失

敗。到了真正需要上戰場時,皇帝會任命一位高級將領。 由這位大將統領全軍,率領部隊去打仗。在和平時期,高級將領是沒有實權的,不可能隨意調動部隊。即便需要調動軍隊,也 需要虎符。在這種狀態下,大將軍的確手裡握著軍權。但是他與將士們的感情並不深厚,只是按照皇命去打仗而已。一旦戰事結束,就要將兵權歸還給皇帝。

2. 職不久任。意思就是,一個大將軍,不會在統帥的位置上呆太久。除非在戰亂年代,要一直戰爭,才會打破這種狀態。在戰亂時期,皇帝是不敢隨意更換統帥 的。畢竟面對豺狼虎豹,需要時刻警惕,隨時保持戰鬥狀態。一旦隨意更換統帥,便會給敵人可乘之機。到了沒有戰爭的年代,統帥的任職時間不會太久,會輪換著來。對於皇帝來說,只要統帥不再一個地方呆太久,就不會擁有他自己的核心力量,也不會危及皇權。這種想法也是對的,一個人 再厲害,也不可能靠著一己之力去造反。沒有自己的軍隊,也就沒有造反的底氣和自信。

3、互相制衡。一般來說,部隊都不會在一起駐紮,大概會分成幾個部分。當有戰爭需要時,才不至於一敗塗地。皇帝將部隊分為多個部分,駐紮在不同區域。主要目的就是相互制衡,不讓一人獨大。每個隊伍可以相互合作,也可以相互牽制,才能令皇帝放心。在每一支部隊內部, 設有監軍。主要負責監督統帥的行動,並且傳達皇帝的旨意。4、糧草分批。在每一次戰事將其之際,兵馬還沒有行動,糧草就要先行。因為打仗的士兵們與馬匹,都需要糧草。控制了糧草,等於控制了整支部隊。如果前方有部隊,後勤方面卻沒有保障,早晚都會一敗塗地。而皇帝則會牢牢控制糧草,前方 需多少,就會派人送去多少。不會一次性送很多,而是分批送過去。

5、控制人質。當皇帝派大將軍出征,他的家屬或者兒子是不能隨行的,必須留在京城。在出徵之前,皇帝 會給予很多物質獎賞,也會好好安慰,讓大將軍能夠放心去打仗。但是會留著他的家人做人質,讓大將軍也有束縛,不敢造反。畢竟能夠勝任大將軍的人年紀都不會太小,如果真有造反的想法,還得考慮全家老小。除非不在乎家族人的性命,不然是不會造反的。

這就是皇帝的智慧,通過頒佈一些制度,再利用一些權術,控制著整個隊伍。事實證明,皇帝的這些做法還是很有效果的。當戰事發生之後,不可能沒有指揮者。他會任命有能力的人去前線指揮,但是這份軍權只是暫時的。當大軍班師回朝時,需要將兵權歸還給皇帝。這些方法,對皇帝和大將來說都是有好處的。畢竟皇帝將國家的主力軍都交給大將軍,留著對方的家人,也是很正常的。當然,也有一些大將,不在乎家人的性命,只想造反之後自己做皇帝。如果真的遇到了這樣的人,皇帝只能自認倒黴,別無他法。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一秒萌萌噠


首先,優秀的統帥都會學習兵書,不過有的是先學後實踐,有的是先實踐後學,紙上談兵固然不行,但一直沒有理論指導也不行。

對古代的將領來說,沒有軍校,增進軍事技能的重要手段就是跟對領導,在名將身邊能學到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唐初名將很多都是在軍神李靖手下先當下屬,而後在獨立領兵,所以古代很多將門虎子,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能接觸學習,自然成長的也快。

對沒運氣跟在名將身邊的人來說,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統帥也不是沒可能,在軍隊基層確實能學的少些,但看慣了豬跑,也就不用吃豬肉了,更重要的是古代打仗不是非得有個什麼奇謀妙計才行,只要能管住軍隊,讓士兵進退有度就可以稱為名將了,而從基層一步步升上來的統帥在這方面有優勢,如果再有些天份成為名將也很容易。




書生系


你現在普通上班族,你很難胸懷天下,高瞻遠矚,但是,如果你現在開一家小公司,然後一步步做大,在做大的過程中不斷吸引人才,做大做強,成功上市,你就是上市公司老總了。

明白沒?人才可以培養出來的,將帥也是可以培養出來的,主公也是一步步成為人才的。

朱元璋乞丐出身,最後也做了開國皇帝,

劉備看起來啥都沒有?先說說他的硬件吧!

有富商出錢支持他打天下(張世平、蘇雙),後來的糜竺糜芳兄弟一直支持他,他有自己的嫡系班底關羽張飛等,有錢有隊伍有地盤,這就是他的硬件。

再說軟件,他胸懷天下、有膽識有謀略、有領導能力、駕馭能力、決策能力、

劉備劉邦都是一樣,不懂他們的人自然認為他們沒什麼才能,因為大多數人都把帶兵打仗當才能,對帝王來說,這恰恰是最沒用的東西,

不是有句話說的?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武將只是戰術上的才能,而軍師、帥才、主公負責的是戰略路線。

戰術的才能一眼就能看出來,戰略的才能一般人看出來。

所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英雄惜英雄,英雄們看劉邦就是大英雄,普通人看劉邦,那就是沒啥才能的小人。


南朝居士


帶兵打仗,只是戰術型人才。而統帥是戰略型人才。

劉邦與朱元璋看似沒有什麼才能,因為他們並非是技術型人才,又沒有立下赫赫戰功,還不像諸葛亮劉伯溫那樣能掐會算。

但是,此二人善於招攬人才為已所用,善於納諫,善於集思廣益,善於整合資源,善於等待時機,善於將將而非將兵。再加上些許運氣,因此,能從平民到皇帝。

優秀的統帥都會學習兵書,不過有的是先學後實踐,有的是先實踐後學,紙上談兵固然不行,但一直沒有理論指導也不行。

對古代的將領來說,沒有軍校,增進軍事技能的重要手段就是跟對領導,在名將身邊能學到很多人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唐初名將很多都是在軍神李靖手下先當下屬,而後在獨立領兵,還有趙匡胤,跟隨郭威受益良多,連政變都如出一轍。所以古代很多將門虎子,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就能接觸學習,自然成長的也快。

對沒運氣跟在名將身邊的人來說,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統帥也不是沒可能,在軍隊基層確實能學的少些,但看慣了豬跑,也就不用吃豬肉了,更重要的是古代打仗不是非得有個什麼奇謀妙計才行,只要能管住軍隊,讓士兵進退有度就可以稱為名將了,而從基層一步步升上來的統帥在這方面有優勢,如果再有些天份成為名將也很容易。



當代曹植


作為一個軍事統帥,就好比總工程師,必須具備多方面的知識。

要懂得宣傳、情報、通信指揮、物流、統戰、農業、地理和氣象、應用數學、人力資源、軍工技術、教育培訓、思想政治、財務管理等一系列知識。

再說的詳細一點,作為統帥,你得知道:

一支10萬人的軍隊,一天吃多少糧食,喝多少水,糧食要多少民夫運送,或者在哪裡能買到,哪個地方缺水。

武器盔甲的損耗速度,弩箭的消耗量,運輸途中的耗損比例,運輸車隊的行進速度,以及路況地形對後勤運輸的影響,你必須瞭如指掌。

如果是深入敵國腹地打個兩三年(王翦滅楚),你還要想清楚怎麼過冬。

你還要搞清楚,儲備好這些物資要花多少銀子。

還要結合帝國的財政狀況,考慮好一旦戰局膠著,帝國能堅持幾年?

如何做好宣傳工作(或者說洗腦),讓士兵和百姓認同你發動戰爭的合理性,提高他們的積極性。

在平時,如何搞好情報收集工作,刺探敵國的山川地理、關隘分佈、行政組織結構、民風民俗、物產分佈和產量、人口情況,

摸清楚敵人的軍事資源分佈,軍事主官的個人資料,以及他們的內部政治形勢,財政狀況。

還要督促工匠,對戰爭裝備進行改進,使儲運更方便、降低成本、提高殺傷力。收集士兵和低級軍官的意見,指導實際生產。最終確立一個完善的機制,提高軍工效率。

推動退休將領到軍事院校執教,搞好教研工作,分析以往軍事鬥爭中的經驗教訓,編寫成教材。

面相全國,招收優秀的年輕人入伍。

制定良好的人才遴選、培養和晉升機制。

搞好軍隊的內審糾察工作,打掉負面影響很大的老虎。

嚴控士兵的組織紀律。

戰爭一開始,你就要規劃行動路線,想清楚進退的路線,這要求你對中國的山川地理非常熟悉。

戰爭過程中。

如何保證信息通路暢通,指揮命令順利到達各軍,並被正確理解。

戰場上如何識別敵我。

怎樣偵查敵情,搞清楚當前地圖上敵人的數量、兵種、軍隊質量、指揮官是誰、分佈情況、物資儲備狀況,摸清楚他們的後援情況。

對下屬們的表現,也要了如指掌,一場仗打贏了,是誰的功勞大。

有哪些出色的年輕人值得培養,如何鼓勵他們,對那些辦事不利的手下,如何懲罰或者撫慰。

並且分化瓦解敵人,試圖團結他們內部的中間勢力,拉攏他們的附庸國和僕從軍。

作為古代軍事統帥,是如何掌握這樣繁多的知識的。

比如霍去病,他年紀輕輕,怎麼知道這些東西?



北城冉冉


我個人認為領袖氣質最核心的是責任感。一個人能承擔多少責任,他就能領導多少人。

我們作為普通人,承擔起了家庭和社會給予的責任,有時都會覺得不堪重負。但領袖,不僅需要承擔這些責任,還要主動承擔起本來不屬於自己的責任。當然作為領袖他不僅要承擔起這些責任,還要把這些責任承擔好。一個人,如果能承擔起一個集體的責任,他就能成為這個集體的領袖。

那怎麼做到承擔責任呢?個人認為有兩點。一是要能抗事兒,面對任務的時候不退縮不逃避,能發揮重大作用,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或者組織大家高效地完成任務。二是關心集體其他成員的利益。要把他人的事情,他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事情和困難,用心去解決。這樣才能贏得他人對你的愛戴。

至於其他的智商,性格,外貌,個人魅力,演講能力啥的啊,我認為都是細枝末節,不是決定性因素,這些只能影響領導風格。


週週周樹人


當統帥的難度要遠遠高於當將軍、當軍師!將軍和軍師是“專才”,即有一方面比較突出即可;統帥是“合才”,即自己具備的才能比較全面,還能把不同的人才粘合到一塊兒。

統帥要有當老大的意願,敢於冒險。不是所有的人才都願意當老大,當老大的風險太高,在古代造反是要株連九族的,這買賣九死一生,大概率是要是失敗的,到時自己丟了性命不說,還會連累的整個家族。當個將軍或者謀士風險就會小很多,老闆不行了,就乾脆直接接受招安,還能混個官當。遇到天下大亂,這個老闆不行了,收拾鋪蓋,再投另一家,只要有才能,吃飯不是問題,說不定還能封妻廕子。

統帥要有一定的資本。在古代是非常重視門第和名望,如果祖上是高官或者望族,就既有錢,也有人脈去拉起一支隊伍,比如袁紹,祖上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反對董卓時登高一呼,響者雲集,很快就成了討伐董卓的總盟主。如果祖上沒有積累,平頭老百姓一個,那也得有一幫窮哥們願意跟著你,比如劉備,不論多麼狼狽,“萬人敵”的關羽、張飛、趙雲都是鐵桿兄弟,出生入死,一塊打天下,這些老兄弟是劉備起家的資本,沒有這幫兄弟,他也請不來諸葛亮,誰願意跟一個光桿司令,那還不如自己幹!

統帥要意志堅定,一條道走到黑。做老大不一定具有多高的專業技術才能,但一個要有目標,意志堅定,在打天下這件事上開弓就沒有回頭箭,不是像回頭就能回頭,今天想幹,明天又不想幹的人當不了老大。創業之路充滿了艱辛,無數的困難和失敗在等著,隨時都可能腦袋搬家,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的人是幹不成事的。劉備在漢末混戰的軍閥裡,可以說是底子最薄,二十多年除了失敗就是逃跑,最慘的時候老婆、兄弟都混丟了,孤身一人寄居在袁紹賬下,就算那麼落魄,也依舊心懷“匡扶漢室”的理想,百折不撓的去奮鬥,正是這堅強的意志讓他挺過了一道道坎。

統帥要會識人用人。如果說當統帥有專業能力的話,這一項就是統帥的專業能力,也可能是與生俱來,也可能是後天培養,總之,要會相面,能清楚地判斷別人幾斤幾兩,能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讓他的才能得到充分地發揮。劉備在這方面絕對是高手,前期的時候就看出小商販關羽和屠夫張飛都是不可多得的大將之材,著意去結交和籠絡,可以說三國時期真正的“萬人敵”也就這樣二位兄弟。後期再評價馬謖的時候也告誡諸葛亮,此人不可大用,諸葛亮不信,才導致令孔明先生後悔一生的丟失街亭。


陌上良石


古代的開國皇帝大多是窮苦出身,自小離開父母,身上有股流氓氣質。從劉邦到朱元璋,都是從底層的小人物一步步走向人生巔峰。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情商高,會來事,懂得拉攏人心,又御人有方。

對照我們現在職場,同樣的道理,能力再強,如果情商不夠,也做不了領導。相反情商高,會來事,懂得討好上級,會有更多的提拔機會。




米粒特


古代要成為一代君王,除了老皇帝傳位之外,必須要有雄心壯志,要有韌性,恆心,但最主要的要有狠心和殺心,。從普通人奮鬥到統帥大王,必然身經百戰,披荊斬棘,。常說一戰成名萬骨枯,那一個政權統帥成功,不是犧牲成千上萬個生命?為了成功保持,哪個不是大開殺戒,秦始皇坑儒,朱元璋炮轟功臣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