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埇桥疾控人 让生命在抗疫一线闪光

庚子鼠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大事难事见担当,“战疫”在全国打响的时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疾控中心全体v党员干部和职工,凭着坚定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奏响了一曲“白衣天使,情系人民”的理想赞歌。

作为埇桥区疾控中心工会副主席、卫生科长曾平,在其父亲病重和临终前依然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疫情不退,我不退!曾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埇桥疾控人不辱使命、牢记宗旨、不畏艰险、共克时艰的铮铮誓言。

说起消杀并不是喷洒点药物那么简单,他们要研判是疫点还是一般场所,疫点要采用终末消毒,一般场所采用预防性消毒,他们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研判,比如哪里需要消杀,选用何种消毒药物,多少剂量、浓度,消毒出入线路怎么走等等,他们还担负起全区乡镇、街道、村(居)的消杀培训和技术指导。曾平作为中心综合卫生科科长,负责指导全区疫点消杀工作,第一时间向中心负责人请战:“作为疾控中心工作30年的老防疫人,我参加过2003年的抗击非典,我请战到一线。”每一次,她总是冲在最前线,始终毫无怨言。

宿州埇桥疾控人 让生命在抗疫一线闪光

危难时刻显初心是融于日常工作的自觉,是关键时刻站出来的责任担当。1月27日,疾控中心确认乡镇街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后,曾平带疫情防控综合指导组紧急出发前往病例家庭及周边环境消毒。正在疫点消毒处置现场时,曾平突然接到家里年迈父亲去世的电话,她随时两眼泪花,但她强忍悲痛,坚持完成了确认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疫点消杀任务。回到单位完成收尾工作后,她再也无法承受心里的巨痛,泪如泉涌,泣不成声……“曾科长回家匆匆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把悲痛深埋心底,眼泪未干又来坚持上班,领导和同事都劝她在家休息几天再来上班,她说,疫情防控,人命关天,多一个人就是一份力量,哪能在家休息。她擦了擦眼泪,强打精神又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消除病毒,还百姓一片净土,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森深情地说。

“哪里需要,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点、超市、宾馆等公共场所,不分白天黑夜,只要有需要总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为一支特殊的队伍,熬夜通宵是工作常态,曾平舍小家顾大家,无怨无悔、把使命扛在肩上。始终奋战在一线,争分夺秒、排除万难,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用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向疫情宣战。”疾控中心主任刘中华十分感动地说。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纵使再疲惫不堪,她保护全区人民群众免受新冠肺炎病毒危害的信念不变,她对事业的忠诚和献身精神,深受埇桥人民的赞扬,大家亲切地称呼她救死扶伤的人民好医生。


埇桥区疾控中心负责全区的疫情监测工作,是全区疫情信息最后的守门员,不能漏报、错报一例疫情。

网络上每天都在刷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市、区官方发布的每日疫情通报,新增病例数、新增治愈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数……每一条信息都牵动着埇桥区人民的心。

疾控中心扶贫工作队刘峰就是其中的一员,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兢兢业业,在疫情来袭时第一时间向中心负责人主动请战,特别是在家属身患重疾,在送往外地治疗不能陪伴身边,默默将挂念压在心底,时间偷偷地掉泪。根据需要,他被安排到信息组,负责追踪收集全区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区疾控中心服务全区190多万人口,主城区人口约70万,春节期间返乡人员多达几十万,特别是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的摸排信息收集尤为重要,这是一项繁琐且艰难的工作。

信息是否快捷、准确,决定着一场战役能否取胜。但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靠的是所有疫情信息人员过硬的专业素养、责任担当和夜以续日的坚守。刘峰为了最大限度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常常从早八点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对着电脑和守着电话夜以继日与时间赛跑,实时更新数据。“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在努力,相信这场战“疫”的胜利很快可以到来。”刘峰说,“虽然很辛苦,但是并没有觉得特别累。因为经常凌晨一两点走在办公楼里,还能看到很多同事在忙着工作,综合卫生组的同志才返回,这个时候有一种很振奋、很感动、很自豪的感觉。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背后,有这么多和我一样默默奋斗的疾控人,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战争。”

“他们是年迈父母眼中的儿子、女儿,也是儿女的父母,但危难之际,他们毅然选择舍小家顾大家,把对家人的愧疚留在心底,把疾控人的责任扛在肩上。正是他们用最严密的防守,最美的背影,在病魔灾难前面替我们负重前行,成了全区疫情防控最美的风景线。”埇桥区卫健委副主任朱燕深有感触地说。


(张成伍 徐 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