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中小民营企业怎样活下去

2020年开局,便是一场以湖北武汉为中心,向全国蔓延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尽管有过2003年非典疫情的洗礼,但明显,大家都被打个措手不及,中小民营企业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更可怕的是,一些老板们还没有正视这个危机,更没有对企业运营模式更新进行思考。

假如没有做好在最坏情形下企业的应对方案和迅速调整运营模式,大概率是要被洗牌的。

所以建议老板们别管2020年能不能赚他个小目标或谋求转机,新年的最大愿望,应当纯粹且坚定,那就是活下去


新冠疫情,中小民营企业怎样活下去


一、目前处于新冠疫情的“战略相持阶段”

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或疫苗尚未面世,但结合全国确诊病例的不断下降,或许疫情最高峰已经过去,将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在“战略相持阶段”中,企业发展出现困境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点:

一是需求端被疫情压制,业务难以恢复;

二是企业复工受政府政策影响大;

三是企业生产因员工区域流通受阻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企业老板们应当围绕以上三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为企业思考。毕竟这个阶段持续的时间还真的不好说,

短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一年

但我们的现金流真的能烧到那个时候吗?

在业务规模全面萎缩将近归零的情况下,每天眼睛一睁就是员工工资、场所租金、借款贷款等支出。于有现金储备的企业还好,但这个年头,地主家的余粮还能撑多久?现金流的缺口紧张,有实力的还可以硬抗个两三个月,没有实力干脆砍生产线或裁员减薪。但要是真的给你整个半年一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直线上升,最终结局是破产,离场走人。

活下来的,是另一个春天。

二、如何活下去,熬过疫情,拥抱春天

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活下去,企业老板如何行业自救?就像03年非典倒逼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一样,新冠疫情困境下我们必须求变,化危为机。

送给各位老板一些思路:

1、转战线上互联网平台;

2、革新营销渠道:社群、直播;

3、梳理关键客户群体,稳固自身队伍


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餐饮行业为例。

  • 直播吸引流量,开拓线上业务

“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西贝集团老总贾国龙让人了解到餐饮企业的生存危机。餐饮行业,即便门店不开工,依然有着门店租金、员工薪酬等支出。但是秉持着疫情过后市场需求将快速恢复的念头,大家都在咬牙坚持。要么寻求贷款度过难关,要么股东亲自下场募集资金。但这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关键要变更运营思路

深圳餐饮企业农耕记动员厨师拍摄短视频,大厨变主播,由此吸引流量,发展外卖业务。由厨师主播在线商事烹饪技巧,再将已经处理好的食材送到客户手中,客户再按烹饪步骤操作。据农耕记董事长冯国华所说,“现在从早上七点忙到凌晨才收工,门店日订单从第一日不到两百直奔现在的四百,实现翻番。”

  • 整合供应链,加速实现平台化

一方面,传统的餐饮企业供应链由各级食品批发市场与经销商组成。目前,餐饮企业需要趁势将供应链上游延伸,如海底捞创建火锅供应链公司蜀海。餐饮企业自行搭建食材供应公司通过控制上游供应链公司能实现产品标准化,同时实现半成品加工服务,提高效率。

另一方面,拥抱如美团等线上toB的互联网公司,对接更多的线上客户。同时运用社群、直播等新运营工具实现流量集聚,弥补线下门店业务亏损。

三、严寒过后,就是新春

正如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指出,人类和生物界等自然复杂系统在长期的生存演化中,为了避免小概率的重大危机事件导致系统崩溃或全军覆没,往往会采取过度补偿、过度反应、冗余投资、超额储备等方式来控制系统性风险,提高系统的反脆弱性。

与此类似,真正的企业运营并不是指身体能根据过去的历史环境调节,而是能针对预期的高强度环境调节。

中小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是活络社会经济的鲇鱼。在疫情相持阶段的抗衡中,抗风险能力较弱。但作为企业老板,我们必须应变。毕竟真正做企业的人,是把企业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心血。

作为一个法律从业者,每次都接到老板们的电话,问“该怎么办,再这样下去估计难逃倒闭命运”时,都会感到揪心。我很想跟老板们说疫情并不可怕,但这只是无力的安慰。我想,相较于疫情而言,失去了运营企业的信心更为令人悲伤。在关键时刻,需要我们有化危为机的勇气与思维。

毕竟你的竞争对手也在对你虎视眈眈呢。


看完两件事:

1.点赞,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文章

2.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