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时说“你真棒”,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毒药

我的朋友子涵从小接受父母的打压式教育,几乎所有的努力和进步都没有被父母看到,倒是短处、劣势会被拎出来好好教育一番。

这导致她从小到大一直很自卑。

等到她当妈妈了,她不想孩子也经历这样的打压,所以她经常鼓励孩子。

不过,现在的她很苦恼,为什么她鼓励孩子就没什么效果呢?

我问她:“平时你是怎么鼓励孩子的?”

她说:“宝宝你真棒!你真聪明!妈妈真为你骄傲!差不多这些啊。”

我特别理解为人父母的心情,也明白如今对孩子“肯定教育”的重要性。

在阅读国外教育资讯时,我曾读到过外媒对国内育儿方式一针见血的评论,“中国父母有个特别不好的习惯——喜欢吹捧孩子”。

我立刻联想了身边的亲戚、朋友,以及自己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确实想不到理由和例子来反驳。

随随便便赞美一个孩子,并不能让他们树立自信。

相反,这会使孩子失去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敏感、脆弱、自恋,只能听好话,不能挨批评。

鼓励孩子时说“你真棒”,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毒药

子涵有鼓励孩子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不过,有效地鼓励孩子确实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解决方法1:客观具体地描述孩子的行为

比如,孩子在画画,你不能只是泛泛地夸奖:“哇,宝宝你真棒!”

而应该说:“你画的眼睛特别有神采,都让这只兔子栩栩如生了。”

这会让孩子知道你的夸奖是专门对他说的,你很关注他,也会更清楚以后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

鼓励孩子时说“你真棒”,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毒药

解决方法2:鼓励过程而不是结果

鼓励天分和结果,会让孩子认为事情成不成功在开始前就注定了,所以遇到困难的事情,他们会为了维持聪明的形象,更不愿意去尝试。

孩子对搭积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你是这么说: “宝宝,你在搭积木上很有天分,真聪明!”这只是针对孩子的天分和结果。

但是,如果你说:“刚刚半个小时里,你都很专注地拼积木,所以完成得很出色。”则是针对了过程和态度。

另外,孩子可能会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因此容易为获取称赞而去讨好别人。

如果家长鼓励孩子的是过程和态度,则可以让孩子相信自己能靠努力取得成功,会使他们的内在驱动力更强。

鼓励孩子时说“你真棒”,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毒药

解决方法3:鼓励孩子进行自我评价

比如,妈妈检查孩子的书写作业时,不是先指出错误,而是先让他指出自己哪几个字写得好,再补充哪几个字也写得不错。这会让孩子感到自我满足。

随后,指出写字的不足:“咦,这个字是怎么回事呢?”孩子一般就会心想:“我可以写得更好,我现在就改。”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对于自己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会有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依赖别人的标准,改善的效果也会更好。

鼓励孩子时说“你真棒”,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毒药

解决方法4:鼓励让孩子有进步,而不是追求尽善尽美

追求完美容易让孩子陷入沮丧,宁愿不尝试也不愿意再经受挫折。

比如,孩子这次考了85分,没有达到90分的目标,不过相对于之前75分的成绩,已经有所提高了。

即使没有达到预期,家长也要先肯定孩子这段时间的努力,再和孩子讨论以后的学习可以怎么改进。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花需要浇水一样。

运用正确的方式来鼓励孩子,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勇气,帮助孩子建立起自我评价系统,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