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就是不学习,这可咋办?

尛树妈妈谈育儿


我的外孙女2019年上的小学一年级,放寒假不久,随父母来我们家小住。考虑今年是外孙女第一次过寒假生活,假期习惯的养成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在外孙女来我们家的第二天,我就将放假前初步设计的寒假作息计划通过外孙女能听的懂的语言与其沟通。过程中我是主要拿她喜欢要我陪着她玩的习惯作为筹码,一步一步引导她自愿按照我设计的来。我安排的实际比较简单务实,就是写作业与休息交叉进行,休息时间相对固定(基本在30分钟左右,便于固定小孩休息习惯),休息内容由她自己确定(都是玩或看电视,但我必须要陪着)。作业内容以寒假作业为主,做卷子(含订正卷子)和课外阅读等为辅。作业按项目来,每次时间一般1个小时左右。就这样,通过几天的磨合训练,习惯渐渐养成,全家都佩服我的水平!到了春节,本来安排好全家出去旅游,一场疫情打破了计划。为了让外孙女春节放松一下,过个快乐年。我顺水推舟给她放假7天,过后继续寒假生活。她非常兴奋,满口答应!我这个方法在今年疫情期间对于我家外孙女来说基本没有影响,只是辛苦我了!为了下一代累并快乐着吧[可爱]


踩点未来


孩子爱玩是天性,在社会大环境之下如果让一个孩子不玩手机,不看电脑是不可能的,孩子们也会有朋友,他们之间的沟通也有一部分来源于多媒体,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允许的态度

不能生硬的控制不可以看手机、电脑,而是用迂回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允许你看手机,但是要在你作业写完的情况下,可以看五分钟”比如:“语文作业写完可以看两分钟,数学作业写完可以看两分钟,如果作业全部写完就可以看十分钟哦,”给孩子几种选择,让他自己做决定,慢慢的养成把作业全部写完的习惯。

2、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都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现下社会父母工作忙,大多数爷爷奶奶带孩子,宠溺比较多,所以就导致孩子叛逆、固执、不听话,父母一天抽出半小时来陪伴孩子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哪怕陪孩子读半个小时绘本,也会建立稳定的亲子关系。

3、先严后松式教育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听不懂道理,也不用教育,其实不然,教育要从小开始立规矩,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长大以后家长也会省心很多,反之如果从小不管孩子,任其发展,长大再想去教育管理,就会花很长时间去改变。

最后希望家长们都能够多多陪伴孩子,也祝大家越来越好。


小渔儿8888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说明家长们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度不够或者是关注点不对。孩子在亲人们那里获得的文化修养的滋润不够。或者家长平时很忙,和孩子见面的机会少。或者,家长们本身有些不好的习惯不好,可能已经影响到孩子,等等。

正好借这段时间家长和孩子都在家的时间,和孩子好好的相处,聊聊天,玩下游戏(棋类,牌类,体育运动,看看电影,听下相声等等),一切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对于已经沉迷于游戏的孩子,也不要气馁,就和孩子一起玩下,或看看相关的游戏视频,和他好好聊聊游戏,这个时候,就不要以教导为目的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就是专家也做不到让他短期放下游戏。而是通过和他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好让孩子逐渐打开心扉,和你说一些他们一直想和你们说,但从来都没机会说的事情。可能是苦恼,可能是欢乐,也可能是其它你从来都不曾注意的事情。

不管孩子和你说什么,你都不能生气,懊恼。先耐心听他说完,不要发言。不管孩子这时是气愤,痛苦或者其它的负面情绪,如果你没有想到怎么回复他,你只要轻轻的高诉他,自己知道(他的情绪)了。不管多大的心结,都会从此时慢慢打开。也许事后,你觉得孩子没有任何改变,但你的那句,“我知道了”已经如同种子般种到他的心里了。随后要做的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孩子。

孩子沉迷游戏或电视是表象,他们的内心问题是根本。多和孩子耐心交流,多了解他们,才能找到治本良方。记住一点:你的孩子爱你胜过你爱他。


夜黑请留灯


现代生活中几乎没有一个孩子可以避开电视和手机的影响,而孩子一旦沉浸其中,怎么能跳出来

假如父母强行干涉,孩子就闹,每天都要靠大吼大叫才会听话。可看到被吓得一愣一愣的孩子,内心又会后悔不已。

那有什么好办法呢?

我认为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有这三招特别管用。

首先,让孩子有事可做。

我觉得孩子常常被大人们误会,所以才会有形形色色的标签——“爱看电视”、“爱哭”、“爱发脾气”、“不爱阅读”……可真相呢?就拿孩子看电视、玩手机来说。

在批评他们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个问题:“假如不玩手机、不看电视,他们可以做什么?”

因为可怕的不是孩子玩手机和看电视,而是放下手机和离开电视就不知道干什么。甚至将学习弃之不顾,对父母的管教不闻不问,或者大发脾气对抗。 在我们家,因为周一到周四晚上不开电视,也不能玩平板和手机。那孩子玩什么呢?

我发现他大部分的时间在阅读。所以家里那些喜欢的书都几乎被翻破了。

其他的时间就是在玩自己的恐龙模型,自导自演要么就是在玩积木搭建。有时他甚至会剪纸、画画。他总是能找到事做。

一个人不被打扰,安静地忙活,这样的感觉真好。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更丰富一点的资源。

比如好的图书、优质的玩具。不需要太多,定期增添就好。



利适文化


根据牛顿万有引力以及爱因斯坦相对论得出的结果:孩子做什么事情取决于爸爸妈妈做什么,如果爸爸妈一天到晚耍手机看电视,孩子肯定是耍手机,看电视。如果爸爸妈妈看书孩子肯定看书,所以孩子为什么天天看电视,手机,电脑,请做好自己父母的责任……





航空母丐


应该好好引导,家长应该把孩子当朋友,一起聊天,做运动。引导和强制都要有,要观察孩子都在玩什么,分析他的心理。现在父母都忙于工作,孩子太孤单,手机这么普及,孩子们都是无师自通。另外要注意他的朋友圈子,朋友的作用有时比家长大得多。物质生活越好,精神生活倒不如以前了,这应该算是个社会问题。

手机对于喜欢的人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孩子自控力差些,家长可以约定好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还要从环境上进行控制,有的家庭手机闲置,孩子随时都可以玩。如果手机不出现在孩子的视野内,孩子就要向家长申请才能使用手机。另外要注意对孩子的兴趣转移。父母要引导兴趣,并且要有办法转换成他的兴趣




酒掌柜光想嘻98


本人认为,这是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首先,家长要做到尽量在孩子面前不要玩手机看电视,要培养孩子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写作业方面,先写完哪门作业后,可以玩手机几分钟,依此类推,然后慢慢的减少玩手机的次数,让他感到以学习才是为重要任务就可


流水行云559


请问您在家在干什么?您在玩手机看电视的话,那也难为孩子了。您要是在读书学习,孩子多少会受影响。不瞒您说,我一文科生开始重学高中数理化,学完了课本还有各种读物,有疑惑的就两口子讨论下,孩子也会竖起耳朵凑过来听。


小刘194804529


疫情期间,孩子不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对于孩子‘打’是最有效的办法。有人会不同意这个说法,你可以试试,煽情开始可以,越煽越失败,奖励开始见效,后果不堪设想。‘打’出威严,一语定江山。有个电视节目家庭五个孩子,都被‘打’进北大清华。🚶🚶🚶


中彭废气粉尘废水治理


可以制订一个计划,家长一起遵守,每天完成一定任务再玩,劳逸结合。这种情况主要要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若是有兴趣自然会做喜欢的事,手机看多了发现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趁这段时间可以发展下爱好,练习技能,如弹琴、画画,这也是学习,虽不是学习文化知识,但也比看手机强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