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睡的危害怎麼樣?如何戒掉奶睡?

暴躁老表B哥


您好,

很高興參與這個有趣話題的探討,分享一些自己的生活觀點,當然也是自己的孩子經歷。

關於奶睡呢,我想應該給寶媽以下幾點建議:

1.三四個月以內的寶寶呢,實際上晚上夜奶是很正常的,因為這時候的孩子並不能自身怎麼產生免疫力和吃其他的東西補充生長所需的營養,牙齒也還沒生長,而奶粉雖然能為寶寶提供生長的營養,但是孩子的免疫力卻只能來自於母乳,所以孩子吃夜奶是正常的。

2.六個月到接近一歲的寶寶呢,這時候夜奶的次數要逐漸遞減了,尤其是接近一歲的時候能隔離夜奶最好了,平時可以喂一些清淡易消化不上火的食物,這樣可以培養寶寶的食慾、一方面也可以慢慢讓寶寶的消化系統逐漸適應食物的消化,等孩子慢慢長大到一歲以後獨立吃食物時就不挑食。

3. 一歲以後的寶寶應該開始睡整夜的覺了,不要再喂夜奶了,這樣不讓孩子產生依賴性,也能保證孩子睡眠質量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

如果孩子一歲以後還繼續夜奶呢,毋庸置疑這是對孩子健康發展不利的。

危害一:這時候孩子在逐漸生長牙齒,一直吃夜奶,寶寶又不能刷牙,母乳中的乳糖會腐蝕寶寶剛剛形成的牙齒,這會影響孩子牙齒的健康生長。

危害二:影響孩子心理的健康發育,一歲以後的孩子已經開始初步形成記憶能力和畫面的感覺了,如果還持續夜奶的習慣,這會讓寶寶形成記憶,時間長了,這種夜奶行為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健康的獨立發展。

危害三:會干擾孩子的睡眠,這個階段的寶寶需要充足的睡眠來保證全身的發育尤其是智力的發育,如果持續夜奶,會造成睡眠質量不高,影響大腦發育。

危害四:會影響孩子的食慾培養,由於夜奶的緣故,寶寶習慣了這種味道和餵養方式,會對其他輔食的增加毫無興趣,時間久了會使得寶寶的營養不均衡。

寶寶如何戒掉夜奶呢?

寶寶的夜奶小惡習可是寶媽寶爸們最緊張的一個問題了。首先我們需要干預奶睡,開始階段可以用奶品給寶寶喂一些清水,逐漸減少夜奶的次數,如果孩子愛哭鬧,可以選擇使用假奶頭給孩子含著睡,不讓寶寶喝夜奶,寶寶就逐漸的忘記夜奶的味道和習慣,慢慢的夜奶習慣就改掉了。

希望我的觀點能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皓美社會生活君


我家娃母乳19個月,斷母乳前有奶睡和夜奶習慣。現在3歲半。供有需要的寶媽參考:

1.父母雙方有牙齒不好的,孩子儘量不要奶睡。

我家出牙遲,10個月萌出第一顆牙,從小就有夜奶習慣,少則2~3次,多半是過過嘴癮吃幾口又睡了。

睡眠不足的我,直接奶睡圖省事,結果娃2歲的時候上4顆門牙就蛀了。現在都黑黑的,不僅影響美觀,還擔心會影響到恆牙健康。

2.影響睡眠,大人和孩子都會受影響。尤其是寶媽長期睡眠不足,降低抵抗力,更容易感冒發燒。

個人建議是:奶睡主要會擔心牙齒健康

(我自身牙齒狀況不好,所以很注重孩子牙齒清潔。可遺傳因素和長時間夜奶的壞習慣也導致他的牙齒不好。)

1.母乳期間,夜奶次數多的寶媽,可以選擇娃在1歲左右的春秋季節斷奶。春天蔬菜水果種類繁多,孩子營養跟得上。

PS:實際上,我家斷母乳後,就戒掉了夜奶,一夜到天明,早知道的話…

2.奶水充裕的寶媽,也不必為了某些育兒書上建議母乳越久越好,來要求自己照搬照做。

母愛是偉大的,前提是先保證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夜奶次數多,會直接影響的是母親抵抗力,媽媽生病發燒,照顧不了寶寶,寶寶因為親近不了媽媽,反而會更加難受。

嗯,準確的說,斷奶前,我心中也縱有千般不捨得。斷奶後,久違了的一夜到天明,這滋味…COOL

Em…似乎跑題了

3.月齡還比較小的寶寶,斷母乳是不合適滴,可以先從減少夜奶次數開始,奶後,用紗布蘸水給牙齒稍微清潔一下下。以免養出小黑牙給寶寶可愛的笑容打折扣哦~


機靈不懂不懂


奶睡的危害就是小孩睡覺太不踏實了,睡一陣就醒來,醒來就要吃奶,一晚上要吃好幾次奶,聽別人說斷了奶以後就能睡整覺了,我本來是想多喂幾年,等她不想吃了再斷,但是她睡覺一點都不好,為了能讓她好好睡覺就只能是斷奶了,斷了以後果然就能睡整覺了!


gumingun


提起寶寶的睡眠問題,真的是讓一眾寶媽們操碎了心。睡不著的時候,想辦法哄得睡,好不容易睡著了,又擔心自己哄睡的方法不對,會對娃有什麼影響。比如:奶睡。

什麼是奶睡?

孩子邊吃奶邊睡,睡熟後很舒服的自己睡了,不需要媽媽抱著,不需要一直銜著乳頭,這種事正常的。如果是以下的這種,才是需要我們去改正的。

1、睡覺前必須吃奶才能哄睡著,不吃奶就睡不著。
2、即便是睡著也不讓媽媽離開,一定要含著奶,取出來就哭。
3、睡著忽然醒來,要繼續睡時,一定要吃奶安撫才行。

出現這些去情況,才算是真正的奶睡,需要我們幫寶寶戒掉。

奶睡對娃有什麼影響呢?

1、不利於自主入睡

經常奶睡的話,寶寶潛意識裡就會認為,睡前一定要喝奶,萬一哪天給他停了,那就開始鬧了,入睡就會更加的困難。

而且,奶睡的時間過長,孩子就可能不會自主入睡了。

2、影響睡眠質量

由於只有吃奶時才能睡,媽媽和孩子就得一直在一起,即便寶寶睡了,媽媽都不能離開,而且還得離得很近,這樣對媽媽和寶寶來說,都睡不好。而且寶寶一直哭鬧,也讓他睡不好。

3、影響大腦發育

寶寶在睡眠期間,大腦供血會增加,血液給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促進大腦的發育。

也就是說,充足良好的睡眠,可以幫助個體恢復免疫、神經、骨骼肌肉系統以及情緒、記憶等認知能力。

怎麼戒夜奶呢?

1、睡之前餵飽

快睡的時候,讓寶寶吃飽,但是不要讓他睡著,就是想辦法不要讓寶寶把喝奶和睡眠聯繫到一起。讓寶寶單純的吃飽,之後再睡。

2、及時添加輔食

等寶寶到了一定的月齡,媽媽就要及時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這樣可以讓寶寶減少喝奶次數。

3、建立規律的生物鐘

白天拉開窗簾,讓家裡明亮一些,晚上燈光儘量暗一些,讓寶寶白天和黑夜的區別。該睡的時候睡,該玩的時候玩。

結束語:

西爾斯說:寶寶總有一天會斷奶,會自己睡個通宵,這段高投入的階段總會過去。雖然對於寶寶的人生和你的人生來講,這段寶寶在你懷裡、胸口和床上的時光是很短暫的,然而這種用愛陪伴的記憶會永存。

子謙媽媽育兒經


第一步:明確規則,科學執行

1、我們為什麼要進行不良習慣矯正?

我們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搖擺不定的父母,今天想下狠心讓孩子哭一哭,明天又想著一切順其自然。

父母們心疼孩子的心情我非常理解,若不是痛苦難熬,誰也不會願意“訓練”一個小嬰兒。所以我一再說,任何的哄睡方法、養育法、睡眠訓練法,前提都是父母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覺得孩子抱睡、奶睡、同床睡,都是你可以接受的、甚至是享受的,那就沒必要刻意去追求“科學養育”而進行改變,因為小寶寶太小了,他們很快就會長大,不會在媽媽懷裡抱上一輩子也不會在媽媽身邊睡上一輩子。

但是,如果你覺得你已經被孩子的不良習慣折磨得頭暈腦脹、睡眠嚴重不足、甚至神經衰弱、精神抑鬱緊張,並且孩子也因為睡不好變得脾氣暴躁、喜歡哭鬧、甚至發育不良。

那麼,就是需要痛下決心進行改變的時候了。

2、如何執行不良習慣矯正?

(1)首先,要明確規則。選擇一種訓練法,並根據訓練法的要求進行訓練,並且要求全家都遵從這個規則。不能媽媽說不能抱,轉身奶奶又抱走了。

(2)其次,不要輕易反覆、更換訓練法。雖然說訓練的過程就是一個尋找方法的過程,可能需要試上好幾種方法,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寶寶的那種,也有可能這個方法這個月有效,下個月就失效了。但是從整體上來說,任何方法都需要有一個訓練的時間。

就像咱們吃藥,也得吃上3天才能看效果判斷是否換藥一樣,不能說今天孩子哭了,就是方法不對,立馬就換另一種

小嬰兒不能交流,大腦的理解能力也很低,這樣變來變去,除了給嬰兒徒增不安全感,沒有任何好處。

(3)最後,要堅持。既然是習慣矯正,自然是有一個痛苦的過程。想想咱們成年人戒菸戒酒多難,想想我們即便是戒個可樂和奶茶都饞的不行。小嬰兒聽不懂我們說什麼,也理解不了什麼不良習慣,他只會知道自己熟悉的、喜歡的環境沒有了,於是就會傷心會難過。因此,出現哭鬧都是非常正常的。

不哭不鬧,開開心心地改變不良習慣,這個神也做不到啊!

侵刪

第二步:溫和去除法

調整的關鍵,自然是要戒除。

推薦“潘特麗溫和去除法”,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溫柔但堅定”的態度。

具體操作方法:當嬰兒吃到迷糊、開始進入睡眠狀態時,取出奶頭,停止哺乳如果嬰兒哭鬧,用其他方法哄睡如果不行,則繼續餵奶待嬰兒再度進入迷糊時,取出奶,停止哺乳如此循環,直至嬰兒可以不含著奶入睡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讓嬰兒明白“你可以吃奶吃到睡著,但你不能含著奶睡著”。

注意事項:區別嬰兒哭鬧的原因,如果嬰兒吃了一會兒就打盹,沒有吃飽,那取出後自然是會哭鬧並且無法安撫的。因此,如果嬰兒吃到一半打盹,要及時喚醒嬰兒繼續吃奶,讓嬰兒養成一口氣吃飽的好習慣。

為了減輕取出奶後嬰兒的反抗,還有一些小辦法:

輔助方法:1、取出奶之前,用指頭輕輕按壓在嬰兒唇上,取出奶以後,保持這個按壓動作一會兒,直至嬰兒度過這個不適應期,平靜後再抬起手指。用以減輕嬰兒對奶突然沒有了的衝擊。2、有比較強烈吮吸慾望的嬰兒,可以在取出奶後用安撫奶嘴代替。不過要注意,睡著後依然要取出奶嘴,不可以長時間含著安撫奶嘴睡覺。

(安撫奶嘴可以放心使用,關於安撫奶嘴的科普戳:林志穎給娃用安撫奶嘴被圍攻,真會齙牙嗎?安撫奶嘴5大利弊盤點)

第三步:改變“吃奶-睡覺”聯想

很多寶寶依賴奶睡,媽媽們反應說,寶寶睡覺前只有吃奶才能安撫,其他辦法比如常見的抱睡、搖走都不行。夜醒後也只能用奶來進行安撫。

這些問題的核心在於,寶寶只建立了“吃奶-睡覺”這樣的睡眠聯想。寶寶以為只有吃奶時才能睡覺。

嬰兒難道不是“困了就會睡覺”嗎?

當然不是,嬰兒只會困了就哭、就煩躁,如果沒有人幫助,就會在難受中“斷片兒式”入睡。所以,如果嬰兒每次入睡都是採用吃奶的方式,慢慢的,他就會以為只能這樣才能入睡。

這個問題在前三個月中不太明顯,在三個月之後會越來越明顯。

比我們成年人困了就一定會回自己房間躺下,“自己的床”和“睡覺”是連在一起的,如果這時候床被挪走了,或者我們只能在車上躺一會兒,就總會覺得睡得不太舒服。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奶睡習慣的嬰兒會頻繁夜醒,因為他們需要頻繁醒來檢查奶還在不在,嬰兒接覺時需要奶來安撫,也是一種回到入睡狀態的要求。

好比我們睡覺前明明知道自己躺在自己的床上,半夜醒來,發現自己竟然躺在沙發上!一定一個激靈就嚇醒了,必須找回自己的床才能睡著。

如果這樣的事情連著發生好幾次,那肯定睡不踏實了,睡一會兒就得醒來看看是不是還在床上,睡一會兒就得檢查一下週圍變沒變,一晚上醒上十幾次,那也是很有可能了!

因此,在拒絕讓寶寶含著奶睡的同時,我們的第二步是增加各種哄睡模式,哪怕是稍微激烈一點抱睡、推車睡、搖走睡等,核心都是讓寶寶明白,“不是隻有吃著奶才能睡覺”。

第四步:改變回應方式

晚上入睡的哄睡,通過時間的推移、溫和去除法的堅持,總能熬到寶寶睏倦了放棄抵抗入睡的時刻。

那麼,半夜夜醒時又該怎麼辦呢?

首先,依然是要堅持我們的原則。不能乖一點就拍睡,哭一會兒捨不得了就又塞奶,把寶寶弄得莫名其妙——媽媽怎麼一會兒愛我一會兒不愛我?我是不是應該哭得更厲害,醒得更頻繁來檢查媽媽的愛?——千萬別因為無規則而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其次,改變回應的方式。在確認嬰兒不是因為肚子餓而需要喝奶的情況下,這種夜醒,更多是對於第三步中提到的,"還原入睡環境"的要求,也是一種對媽媽陪伴的要求。因此,可以嘗試換成抱哄、走搖、拍睡等多種方式,哪怕時間久一點,逐漸讓嬰兒明白,這種方式也很舒服,我也可以繼續睡覺。再次,根據情況嘗試延遲迴應。對於睡眠聯想比較少的寶寶,可以嘗試讓他自己哼唧一會兒,而不是立馬塞奶給他。很多時候,哼哼唧唧、哭一會兒,翻一會兒,又能自己入睡了。這也是寶寶學習自主入睡的必經之路。最後,換人上。從入睡哄睡開始,爸爸或其他家人就可以參與進來,這也是在改變寶寶“媽媽-睡覺”的睡眠聯想,到了夜間醒來時,換成爸爸來哄,寶寶知道爸爸沒有奶,自然也就不會提出“吃奶”的要求,在哭鬧一番以後,找不到媽媽,也就會放棄抵抗而睡覺了。

第五步:一些輔助方法

同時,一些輔助方法也可以幫助媽媽們減輕晚上的負擔

白天多餵奶,特別是上班族媽媽,分離讓孩子對奶非常想念,白天多滿足,可以降低夜間的吸引力增加白天的高質量陪伴及身體接觸,給孩子滿足感如果可以,嘗試分床睡/分房睡,或者交給爸爸/其他親人帶著睡,媽媽在另一個房間。減低寶寶對媽媽的念想。對於大一點的幼兒,可以不斷和他強調“白天可以喝nie nie,晚上寶寶要睡覺,nienie也要睡覺”,讓他逐漸建立起這樣的認知。寶寶吃到迷迷糊糊時候就可以放床,而不是要到深睡眠才放,如果睡著,可以在放床時故意弄醒一點——這些都是讓寶寶明白:我是自己睡的,不是賴著媽媽睡的。這樣在夜間也就不需要頻繁醒來找媽媽的奶了。

第六步:最重要的一點:爸爸的支持和參與

這一點一定要提出來著重說。我們經常講,不能喪偶式育兒,爸爸要參與到育兒的全過程中去。

但在改善奶睡這個問題上,爸爸參與的重要性比一起換尿布、一起給寶寶洗澡更重要,因為爸爸的作用不可或缺。

我們不能指望只依靠媽媽一個人的決心和毅力和方法,就能改善寶寶吃奶的習慣。因為寶寶會覺得“媽媽一直在給我奶吃,為什麼突然就不給我了?”寶寶只會變得更不開心、沒有安全感,並試圖用哭鬧和堅持去“喚回媽媽的愛”。

但寶寶絕不會期待爸爸給他餵奶,因此,面對爸爸的安撫和哄睡,他就會主動去接受餵奶以外的方法。

育兒專家特蕾西在《實用程序育兒法》一書中談到改善夜間奶睡問題時也寫到:

在晚上,爸爸必須參與其中,並且發揮重要作用。

她舉例到一個23個月的依然夜間數次奶睡、和父母同床睡的小男孩尼古拉斯,因為媽媽再次懷孕了,他需要同時進行“斷奶”+“分房分床睡”的改變。

整個過程中,媽媽要做的只是堅持躺在床上不去回應(她還提到如果媽媽做不到可以去親戚家過上幾夜),而爸爸則肩負了整個安撫和陪伴的過程——在寶寶的房間放了一張充氣床墊,陪伴寶寶。

當然,如果爸爸確實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參與這個過程,我們也建議請奶奶、姥姥或者保姆來幫助,畢竟要媽媽一個人來忍受孩子的哭泣是非常痛苦的過程。

而寶寶也很難明白為什麼媽媽明明抱著我,卻不肯給口奶吃。

奶睡是比較難調整的一個不良睡眠習慣,但好消息是,寶寶們的記憶比較短暫,學習能力卻很強,哭鬧對於他們而言也不是什麼舒服的事情,等寶寶們明白哭鬧下去並沒有什麼好處,反倒是改變習慣更舒服更愉快,自然就能接受改變了。

最後引用西爾斯的一段話來結尾:

寶寶總有一天會斷奶,會自己睡個通宵,這段高投入的階段總會過去。雖然對於寶寶的人生和你的人生來講,這段寶寶在你懷裡、胸口和床上的時光是很短暫的,然而這種用愛陪伴的記憶會永存。


老郭今論


寶寶入睡和睡整覺變得困難

如果寶寶形成了奶睡的習慣,在他的概念裡,要睡覺就要喝奶。一旦家長想要改變這個狀態,停止奶睡,寶寶入睡或者半夜醒來再繼續入睡可能就會變得困難。時間長了,他就無法鍛鍊自主入睡的能力。

​這會導致 3~6 個月或者更大的寶寶,本來已經到了可以睡整覺的年紀,卻依然需要媽媽在晚上每隔兩三個小時就給他餵奶。他們在一個睡眠週期結束時不能做到靠自己繼續入睡,所以會頻繁醒來,需要餵奶才能重新入睡。如果長期這樣,媽媽也會一直沒法安穩睡覺

影響寶寶的進食規律

奶睡會讓寶寶習慣在困的時候喝奶,在清醒的時候,到了喝奶時間,他可能就不願意喝了。而且夜裡頻繁喝奶,也可能會影響寶寶白天的食慾。

增加寶寶患齲齒的風險

如果寶寶經常喝著奶睡著,嘴裡會有殘留的奶水,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蛀牙。

奶睡是很難避免的,尤其是在夜間,但為了不讓寶寶過於依賴奶睡,提前預防還是很有必要的。

控制奶睡的次數

小寶寶常常是吃了睡、睡了吃的狀態,容易有吃著奶睡著的情況,或者有些入睡困難的小寶寶,餵奶比較容易哄睡。但要注意控制奶睡次數,偶爾一兩次是可以的。

合理安排夜奶

夜奶一般是寶寶夜裡飢餓時需要喂的奶,但是有些家長在他夜裡一醒來哭鬧時就餵奶,這是不正確的。是否需要喂夜奶取決於寶寶是餓了還是需要安撫。

如果寶寶吃奶時比較急,咕嘟咕嘟往下嚥,吸吮有力,那麼就是餓了,這時需要餵奶,這種情況一般在 3 個月內的寶寶身上比較常見。

如果寶寶只是小吃幾口,或者含著乳頭不吮吸,那就是通過喝奶來獲得安撫。這時就不能餵奶,要用輕拍、哼歌等其他方式安撫,不要讓寶寶養成不吃奶就不睡的習慣。

寶寶 3、4 個月大以後,胃容量逐漸變大,睡前吃飽後一般不會在半夜餓醒,如果夜間醒來哭鬧也不要盲目餵奶,而要找到他夜醒的原因進行排除,再用其他安撫方式幫他重新入睡。

餵奶要在寶寶睡著前停止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如果家長用餵奶的方式哄睡寶寶,儘量要在他昏昏欲睡的時候就停止餵奶,把他放入嬰兒床裡,用其他方式接著哄睡或讓他學會自己入睡。

同樣的,如果寶寶在半夜餓醒,需要及時餵奶,在他快要睡著的時候,馬上轉移到嬰兒床上。

白天延長吃奶和睡覺的間隔

寶寶 3、4 個月後胃容量逐漸增大,作息也比較穩定。白天可以逐漸將寶寶吃奶和睡覺的時間點分開,中間增加一些日常活動,延長他吃奶和睡覺的間隔,餵奶和睡覺的地方也最好分開,這樣他就不會把吃奶與睡覺聯繫在一起了。


90後老阿姨生活


奶睡的危害

1、奶睡的孩子是沒辦法在睡前做口腔清潔的,因此會提高患上齲齒的幾率。尤其是吃奶粉的孩子,因為細菌會將奶粉裡面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糖分轉變為有機酸,這就會讓牙釉質脫礦,進而形成齲齒,從而引發牙疼等不適症狀。

2、寶寶長期奶睡的話,就會影響到孩子自我安撫能力的發展。家長在利用奶瓶哄孩子睡覺的時候,屬於他人安撫。而自我安撫能力就是孩子自己哄自己睡覺的能力。長期的奶睡,就會增加孩子對於他人安撫的依賴,讓孩子自行入睡的能力減弱。

3、小寶寶經常都會有吃著奶睡著的情況,這時候寶寶的意識並不清醒,口嚥肌肉的協助性很差,無法有效的保護氣管口,所以就很容易讓奶水滲入,就會出現吸嗆的現象。這時候就可能會讓奶水嗆入肺部,進而導致吸入性肺炎。

奶睡的戒斷

1.家長餵奶時應選擇寶寶清醒時,而不是寶寶被餓醒。

2.寶寶喝奶時間也應儘量選在白天。

3.家長可逐步減少夜間餵奶次數,必要時可使用安撫奶嘴。

4.寶寶在戒奶睡期間,媽媽可與寶寶不呆在同一房間,讓其他親人陪伴寶寶。

5.將寶寶臨睡前最後一次喝奶的時間推遲。

6.家長也可以試著訓練寶寶坐著喝奶,有利於戒除寶寶習慣夜間躺著喝奶的習慣。

最後,祝您帶娃兒愉快,早日睡上整夜覺。[笑]





法律顧小問


對於很多寶爸寶媽來說,孩子們每天睡覺的時間,真是珍貴的不能再珍貴。可偏偏哄睡的過程十分艱難,用盡洪荒之力也不能讓寶貝安靜睡去。

所以很多寶媽會選擇奶睡的方式,讓孩子儘快進入夢鄉。雖然奶睡可以緩解寶寶的哭鬧情緒,但如果孩子過於依賴奶睡,父母就需要採取一些方式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奶睡有哪些危害?

1.       容易脹氣

寶寶們還不會說話,即使真的產生睏意,也只能通過哭鬧引起家長們的注意。

這個時候如果一邊給孩子餵奶,一邊哄睡孩子,不僅可能出現嗆奶的情況,也很容易造成空氣進入孩子的體內。

之後如果沒有拍嗝就睡覺,就有可能引起胃腸脹氣的症狀,給寶寶的腸胃造成負擔。

2.       容易引發齲齒

孩子在喝奶後直接入睡,久而久之奶水的殘留會積累在寶寶的口腔和牙齒中,給齲齒的形成留下很大的空間。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以後還會換牙,乳牙壞了沒什麼,恆牙萌出時候注意就可以了。但不注意保護口腔和乳牙,恆牙萌出也會受影響,如果嚴重到傷到牙根,就沒那麼簡單了。

3.       影響睡眠質量

既然孩子奶睡後容易脹氣,那麼當然睡眠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可能會出現反覆醒來,哭鬧的情況出現。

當然,不是說奶睡絕不可取,但是如果孩子很依賴奶睡,不接受其他哄睡方式,睡著了也要含著奶嘴,取出就無法入睡的情況出現,父母們就該採取行動,進行干預了。

那麼幹預的過程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1.       一定要堅持原則,全家齊行動

寶媽們可能聽說過很多戒掉奶睡的方法,選擇其中之一就一定要堅持下去,並且要和家裡人達成一致,不能是媽媽堅持不給奶嘴,姥姥一轉眼就心疼孩子給塞上了。

2.       循序漸進,有耐心

無論是大人和孩子,戒掉一種習慣不可能是一下立竿見影能成功的。在給孩子戒奶睡的過程中,最要緊的是不能反覆。

一旦大人忍不住,下次再次戒除的時候,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可能更多,反覆拉扯下不僅大人筋疲力盡,寶寶也會很痛苦。

3.       不能東一扒犁,西一掃帚

想讓孩子戒掉不良習慣,不可能不經歷痛苦,就像大人戒菸戒酒一樣是痛苦的過程。所以一旦看到孩子哭鬧就更換方法,也只能耽誤糾正孩子的腳步。畢竟不可能讓孩子不哭不鬧就戒掉奶睡。

希望文章能夠對正在努力幫孩子戒掉奶睡的家長們一點鼓勵和參考價值。



波妞的媽咪


有奶睡習慣的寶寶睡前如果沒有吃到奶,是要哭臉的,這時候家長可以放任孩子哭一會兒,苦累了就睡著了。

千萬不要心軟,堅持幾次,會發現每次哭的時間會越來越短,到最後就不需要奶睡了。

但是這並不是說明就一直讓寶寶一個人躺在床上哭,媽媽這時候可以採用其他的安撫方法,比如拍背,跟寶寶柔聲說話,唱歌等,要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愛。

奶睡的危害有哪些

1、容易造成乳牙齲齒

睡眠時唾液的分泌量對口腔清洗的功能原本就會減少,加上奶水長時間在口腔內發酵,會破壞乳齒的結構,造成寶寶齲齒。

2、容易嗆奶

寶寶意識不清時,口嚥肌肉的協助性不足,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

3、降低食慾

因為肚子內的奶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寶寶清醒時腦海裡沒有飢餓的感覺,所以以後看到食物會降低慾望影響發育。


信陽小豔


一看到寶寶醒了、鬧了、哭了,家長往往都會認為是寶寶餓了,馬上讓媽媽去餵奶,一群人在旁邊逗寶寶開心。這種看似“治癒”寶寶的好方法,實際上卻埋下了不少隱患,寶寶習慣奶睡,就是其中之一。

奶睡習慣指寶寶依靠吃奶才能更快入睡。寶寶入睡前吃奶直到睡著媽媽才能離開,甚至是睡眠中寶寶始終需要含著乳頭或奶瓶,這些都是奶睡的表現。

有的媽媽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寶寶一吃奶就安靜了,不哭不鬧睡的香,奶睡看起來好處很多啊?可是在許多育兒科普知識中,我們會發現,奶睡並不是一個好習慣。

濫用奶睡可能會引起寶寶睡眠問題

寶寶入睡和接覺變得困難

寶寶的睡眠週期短,很容易醒,如果他習慣了靠吃奶繼續睡,就很難養成自己入睡的習慣,時間久了甚至會變成了習慣性醒,就是為了吃上幾口奶。長期這樣,媽媽也無法安穩地睡覺。

影響寶寶進食規律

寶寶習慣在困的時候吃奶,會影響到清醒時進食的意願,從而造成厭奶。而且寶寶夜間頻繁進食,白天的食慾會受到影響。

增加寶寶患齲齒的風險

如果寶寶經常喝著奶睡著,嘴裡殘留的奶水容易滋生細菌,進一步導致寶寶的乳牙患上齲齒,影響之後的恆牙。

影響寶寶的營養攝入量

母乳有前後奶之分,寶寶吃不了幾口就接著睡,吃的往往都是前奶,前奶相比後奶,營養物質少一些,脂肪含量少,不抗餓。所以寶寶過上兩三個小時可能又會餓醒。而且前奶的乳糖含量高,寶寶攝入過多,睡覺容易產生脹氣。

看到這媽媽心裡是不是有些不自在?以為哄寶寶吃奶入睡是好事,沒想到卻有這麼多小問題。媽媽不要過於自責,奶睡也是分年齡的。

該不該奶睡要看寶寶月齡

對於3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來說,一天中睡眠的時間長,清醒的時間少,這時媽媽也無法為寶寶建立定時餵奶的規律,這段時期的寶寶基本都是吃了睡、睡了吃,所以說,對於他們,奶睡自然而然的就發生了,媽媽不需要去刻意避免。

隨著寶寶清醒的時間增長,逐漸建立起規律的吃奶時間後,媽媽就要開始減少睡前喂寶寶奶的次數了。那麼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自然的戒掉奶睡的習慣呢?

預防寶寶依賴奶睡的方法

合理安排夜奶

是否需要喂寶寶夜奶取決於判斷寶寶是餓了還是需要安撫。

寶寶餓了:表現為寶寶吃奶時比較急,吞嚥時發出“咕嘟”聲,吸吮力度大。

需要安撫:寶寶吃上幾口就不吃了,或者是含著媽媽的乳頭不吮吸。這時媽媽可以輕拍寶寶背部,哼幾句歌來安撫寶寶。

餵奶要在寶寶睡著前停止

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媽媽在餵奶時如果寶寶快睡著了,那就及時停止,把寶寶放入嬰兒床裡,用其他方式接著哄寶寶入睡。

延長白天吃奶和睡覺的間隔

4 個月左右的寶寶,胃容量逐漸增大,作息也開始穩定下來。在白天,媽媽可以將寶寶吃奶和睡覺的時間點分開,注意要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拉開時間。

中間可以增加一些親子游戲,或是帶寶寶出門透氣,儘量延長寶寶吃奶和睡覺的間隔。最好是把寶寶吃奶和睡覺的地方也分開,讓寶寶在心理上斷開吃奶與睡覺的聯繫。

其實奶睡這個習慣

背後的主要影響因素是“信心”

寶寶依賴奶睡

是缺乏嘗試其他方式入睡的信心

家長依賴奶睡

是對除了餵奶的其他安撫方式

缺乏實施的信心

但是睡眠對於寶寶來說很重要

不管是生長髮育還是智力發展

都會或多或少受到睡眠的影

媽媽要明白

幫助寶寶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會讓寶寶終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