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公眾號輕武專欄的官方賬號,聚焦輕武相關,每日關注更新!


前幾天瀏覽新聞時,一個奇特的消息引起了壹哥的注意。美國海軍陸戰隊通過國防部宣稱,將給予麥克(MAC)有限責任公司近1000萬美元的訂單,用於製造多達240萬發的Mk323 Mod0 .50口徑聚合物機槍彈。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美軍最新採購的Mk323 Mod0大口徑聚合物機槍彈


這則消息曝出後,還是頗讓壹哥震驚的。要知道,一般子彈大多采用的是金屬彈殼+金屬彈頭的配置。這種常規的子彈雖然談不上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卻勝在性能可靠上。總體來說,金屬定裝彈藥的表現還算差強人意。


實際上,採用聚合物材料作為彈體的槍彈並非罕見,比如說,各種型號的定裝霰彈,大多采用聚合物材料作為其彈殼材料。但在膛壓較高的軍用槍械上,絕大部分使用的還是黃銅或鋼。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聚合物材料或將改變彈藥的面貌


雖然在此之前也有諸多聚合物槍彈甚至是無殼彈參與了軍方的槍彈選拔,但是最終能被大規模採購的並沒有幾個,更別說能拿到美軍正式編號了。


這次“馬潤”一口氣採購幾百萬發的聚合物彈殼槍彈,而且還是用在這種膛壓極高的.50口徑機槍上,是否預示著聚合物槍彈技術已經成熟並最終將成為日後彈藥的標準材料呢?今天不妨讓壹哥我先和大家聊一聊採用聚合物彈殼的利弊好了。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2018年3月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正 進行M2重機槍射擊訓練


大家都知道,在早期的火槍上,並沒有定裝槍彈的概念。平時都是憑著射手的感覺倒入一定量的火藥,然後用通條將火藥搗實,這樣就能發射了。到14世紀末,一個在當時看來還非常簡陋的紙包出現了,裡面預先裝有定量的火藥和彈丸,在射擊前只需把整個紙包都塞入槍膛中,就能發射。


這也就是最早的紙殼定裝彈,但是紙殼定裝彈在運輸、保存等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弊端,但是苦於當時沒有金屬火帽,直到1845年法國人路易斯·尼古拉斯·菲洛波特發明世界上第一款邊緣發火的金屬定裝彈為止。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相比起金屬定裝彈藥來說,同口徑的聚合物定裝彈有兩個顯著的優點:第一就是輕,對於單兵武器來說,輕巧便攜是相當重要的,根據美軍的計算,相同數量的Mk323 Mod0型.50BMG勃朗寧機槍彈,比美軍現役的M33型.50BMG勃朗寧機槍彈要輕25%以上。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大口徑彈藥依然有減重的必要


這都快趕上小口徑高初速步槍彈相比傳統中間威力槍彈的輕量化程度了。而這還意味著,在同樣負重下,單兵能夠攜帶更多的子彈。


第二,就是材料的替代。換句話說,就是降低了對於銅的依賴。特別是對於我國,由於國內銅資源匱乏,不得不使用鋼製彈殼或覆銅鋼製成的彈殼。一旦日後相關技術走向成熟,勢必將大大節省有限的銅資源。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常見到透明彈匣,卻很少見到透明彈殼


第三,就是加工精度更高。一般來說,金屬定裝彈的彈殼製作,通常是通過機器將金屬胚料拉制而成,這必然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彈體的薄厚程度不均,導致槍彈在發射瞬間承受的壓力不均勻,從而增加了炸殼的幾率。


而聚合物製成的彈體通常是採用注塑的一體成型工藝,彈體存在薄厚不均的幾率會大大降低,炸殼的幾率自然也就比較低了。


當然了,聚合物槍彈也並非都是優點。實際上採用聚合物作為槍彈彈殼的嘗試並不少見,但是其始終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相比一般的金屬來說,聚合物特別容易燃燒,而它又不像無殼彈彈殼那樣燒得特別乾淨。通常情況下,鐵、銅這類金屬要燃燒起來,需要處於氧氣特別充足的環境下才能辦到,即便融化,也需要數百度的高溫連續加熱一段時間才行。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而一般的熱固性聚合物,熔點通常也就在200度左右,而且由於聚合物的單體多采用有機物,所以說非常容易在槍彈發射時燃燒起來。實際上,不僅僅是採用聚合物彈殼的槍彈,在早期的無殼彈上也有這個弊端。


而且槍彈自燃還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彈殼黏膛。用“地球語言”來說,就是彈殼在彈膛裡面糊了,黏在了彈膛裡面,導致拋殼爪無法正常將彈殼抽出彈膛。當然,抽殼不順的問題不僅僅會發生在聚合物槍彈上,金屬定裝彈(特別是鋼殼,銅殼有一定的自潤效果)一樣存在這個問題,因此許多槍械都採用了槽化彈膛這一設計。


其次,就是聚合物的延展性較差。相信老粉絲們都知道,槍彈在發射時,火藥燃氣會迫使彈殼向外延展,最終緊貼彈膛內壁,由於火藥燃氣的壓力從四周無法釋放,因此只能向前推動彈頭。


但是上文中提及到,彈膛並非都是光滑的內壁,有許多槍械都採用了槽化彈膛設計,以達到降低可感後坐力、開閉鎖難度的目的。


而之前壹哥也跟大家聊過一個有關聚合物槍彈炸殼的新聞。在那則新聞中,就是因為在採用了槽化彈膛的步槍上使用了聚合物槍彈,導致了槍械炸膛、射手受傷的事故。由於聚合物的延展性不強,當聚合物槍彈在槽化彈膛中被擊發時,高溫、高壓的火藥燃氣將有可能讓聚合物彈殼在彈膛的凹槽位置被衝破,從而引起彈殼在彈膛中炸裂,這將嚴重威脅射手的安全。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那美軍這次為什麼會採用聚合物製成.50口徑機槍彈呢?美軍相關技術報告要求新型的Mk323 Mod0在彈道、槍口初速等方面達到甚至超過M33 .50BMG大口徑機槍彈。根據相關數據表明,Mk323 Mod0 .50聚合物機槍彈在-30℃至20℃時,其平均膛壓變化量為2676psi,遠小於常規的M33 .50BMG彈藥(6209psi)。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當溫度提高到63℃時,Mk323 Mod0聚合物機槍彈平均膛壓反而會下降至43867psi,這樣可有效避免機槍在連續射擊後因膛內過熱,而導致膛壓過大並對槍械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損傷。


而且,平均膛壓的變化量較低,可使彈藥在不同溫度下的外彈道差異更小,這對於彈道一致性有著極大的幫助。所以在精度上,Mk323 Mod0聚合物機槍彈的精度自然要更好一些。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根據美軍相關資料顯示,Mk323 Mod0聚合物機槍彈在600碼的距離上,發射100發子彈的平均精度為極限散佈ES為19英寸,而M33 .50BMG子彈為22.2英寸(使用彈道槍射擊)。由此可見,Mk323 Mod0聚合物機槍彈的性能還是相當不錯的,所以能大規模採購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當然,有利就有弊,目前這款聚合物機槍彈還存在著一些小問題,目前也不知道這些問題是否已經解決。第一個問題說起來很奇葩,那就是聚合物彈體與黃銅底緣之間的連接有問題,在發射時會從連接處洩露火藥燃氣。


其實按壹哥最初的分析,這種聚合物彈殼應該是一體成型的,然後為防止聚合物槍彈的底緣被抓殼鉤抓壞,再在底緣處包一層銅。但目前看,這個黃銅底緣和聚合物彈體居然是拼接而成的?不知道這是一波什麼操作······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當然,除此之外,在-31℃的低溫測試中,聚合物機槍彈還發生了意外裂解的情況。倒是聚合物彈殼自燃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在把M2HB大口徑重機槍的槍管加熱到315℃時,將聚合物機槍彈上膛並處於待擊狀態五分鐘。經過五次測試,聚合物機槍彈均未發生自燃事故,由此可見這款聚合物機槍彈應該是採用了新型的熱固性聚合物材料,才使其在高溫環境下依然不會自燃。


如果這次大口徑聚合物機槍彈能夠順利入役的話,將標誌著聚合物槍彈技術已趨於成熟。既然膛壓如此之高的大口徑機槍彈都能採用聚合物作為彈體,那麼在未來,北約標準的5.56毫米小口徑步槍彈甚至是9毫米手槍彈都有可能採用聚合物彈殼。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如果M2HB重機槍採用聚合物機槍彈對單兵負重的減輕影響有限的話,那麼一旦步兵班輕武器也採用聚合物槍彈,那對於單兵攜行彈藥數量將會有大幅的提升,步兵班相當於變相增強了火力與可持續作戰能力,這將絲毫不亞於當年小口徑步槍彈帶來的變化。


未來子彈變透明殼?近日美軍訂購240萬發聚合物機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