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

贵安新区: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

面临“两场战役”“两个考验”,贵安新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吹响复工复产“集结号”,开足马力持续推动新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园区:线上线下携手复工

仅用10天就研制成功负压救护车样品,2月25日即将实现量产并应用于疫情防控工作。近日,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走出的负压救护车成为新区产业园区复工复产的“急先锋”。

从保障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用电的低压配电箱到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的CRP试剂……新区产业园区率先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

早在春节期间,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就采取了多项防护措施,从园区消毒杀菌、出入口进出管制、专线交通车管控等方面入手,实现疫情防控工作园区全覆盖,为企业顺利复工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贵安综保区(电子园),通过信息告知、组织动员、健康排查、物资准备等防控措施,建立起疫情应急防控工作组织体系,为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线下复工势头火热,线上复工也是春意盎然。

“我们研发的工作系统可以智能设置工作任务,员工只用远程从系统中领取任务,完成上传就可以实现复工。”位于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的贵安新区星曙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宇说,公司自1月31日就实现了“线上复工”,到2月12日,该公司的知识付费课程已经售出2000余节。

目前,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已有多家企业实现线上复工,用“云办公”最大程度减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

项目: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量体温、作登记……2月20日,在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体(三)工程项目现场,建筑工人们正在进行进入工地前的准备,随后,他们将有序进入施工区域,正式吹响该项目复工复产的号角。

据了解,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体(三)位于贵安新区湖潮乡兰花坡村,主要由住宅、商业、综合体、酒店、公共配套、地下室六大部分构成,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该项目由贵安新区企业七冶博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于2016年开始建设,目前已建设完成70%。

防疫复工两手抓。为扎实做好本项目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决防止疫情蔓延,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人的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体(三)项目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小组下设四个组,主要统筹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体(三)疫情防控工作,制定疫情防控应对预案和具体措施,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项目疫情防控工作。”该项目副经理蒋小龙说,当前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复工之后,疫情防控仍然是该项目要重点关注的事情,因此在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后,公司还制定了相关的防疫保障措施,在疫情防护物资、进场人员、食堂就餐、卫生及消毒、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在确保疫情有效防控的前提下,有效推进项目进度,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完成。”蒋小龙说。

据了解,当天,与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体(三)工程项目同时复工的还有中国航发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生产基地、贵安高铁站东广场及地下空间、贵安高铁站市政接驳、长江新能源汽车、翰林园、南部路网新龙街、黔中大道加油充电站项目。

乡镇:首批复工企业有序运行

作为高峰镇首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高峰石油机械厂目前的生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据了解,高峰石油机械厂始建于1970年,主要从事以石油钻采机具为主的民品生产,是石油钻采机具的企业之一。

首批复工复产企业不仅是为了产生效益,也要在疫情防控方面作出表率。

“石油机械厂复工到来的第一批员工有160余名,都居住在我们社区,这让我们倍感压力,好在之前一段时间的疫情防控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正好应用在此次企业复工的疫情防控工作上。”高峰镇高峰社区主任肖兰说。

因此,该机械厂在复工以后,联合高峰社区采取了让员工上下班时分批次出行的方式来避免人员集聚情况发生,同时通过网格化隔离来对外来员工进行系统化的身体检查,并对员工住宅区的走廊、楼梯、门把手等处进行每日消毒,以最大程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同时,日前,高峰镇召开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安排部署会,要求企业复工复产要做到“四个到位”,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了机制保障。

据介绍,“四个到位”为防控机制到位,企业要明确疫情防控的内部责任机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体系;人员排查及隔离观察到位,企业要组织对每一名员工的籍贯和上岗前14天内去向进行排查,排查工作在员工返程前就应抓紧开展,同时建立台账,按规定上报复工复产人员情况、重点监控类人员情况、员工健康状况等;设施物资到位,企业要准备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口罩、消毒液及消毒器械等物资,确保疫情防控物质保障到位;内部管理到位,企业原则上要实施封闭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本单位生产、办公和住宿场所。

(记者:高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