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小學階段有沒有必要按成績進行分班?

差異教育與發展


考慮到因材施教是應該把情況最接近的同學分到一個班,但這樣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大家擠破頭去尖子班,成績差的班孩子或家長自尊心受打擊……


乙陽


沒有必要,也不應該。小學階段,年齡比較小,心智不健全,不管學習,還是心智。都還在發育階段。這個時候是要孩子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繼續培養,較差學生不要放棄,繼續加油,爭取趕上去。而且學習成績是可以改變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以我自己舉例,我在小學時候,積極性是有,但是好像小學生活,就是那麼在朦朧中度過的。英語根本不懂,就考了四五十分。到了初中,才慢慢找到學習的感覺,許多東西好像一下子開竅了,懂了。小學生也有自尊心,但是他們對心理和思想的控制力不強,很快會遺忘很多東西。只有到了稍微大點的時候,才會懂得學習的重要性,而且自尊心也變強了。好多學校,就算到了初中,也沒有按成績分班,甚至是均衡分班的。而每個班,成績比較好的前若干名,可能教師和家長關注的力度大一些。但不會偏心,成績靠後的學生也在努力追趕。為了是不打擊任何學生的積極性。以上,是我的觀點,望採納。


寧與顏落


不光是小學階段,就是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都不能按照成績分班。因為現在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差,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隱私不受傷害,就連學生的成績都不讓張榜公佈了。如果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分班,就會出現差班和好班,無形中等於給學生分了等級,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和心理打擊,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因為小學生還是未成年人,不能因為學習成績的問題,而讓學生們產生厭學情緒或對學習失去信心。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老師不妥當的做法,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小學階段遇到一個好老師,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在小學階段受到老師莫須有的心理傷害。幾十年過去了,我想起這事兒,現在心裡都有點兒隱隱作痛。




其正色


小學階段完全沒有必要,無論什麼學段都不應該建立這樣的分班制度。

首先,分班後在好的班級裡,原來的好學生慢慢的也會出現落後生。這個速度比我們想象的要快,後果也嚴重的多。

其次,分在不好的班級裡,原來成績不好的學生,更容易自甘墮落,不求上進,使得原來是中等生,後來也變成不好的學生。

第三,當然優點也是很多。分班後,對比更加明顯,讓競爭變得更緊張,能使學習氛圍變得更濃,促進後進生努力學習,最終進入好的班級。

無論在什麼樣的班級裡,都要努力學習才是關鍵。不然,即使分到好的班級,不學習也是白搭。打鐵還得自身硬才行!


e百物理


沒必要。

小學,就是基礎。知識沒有多少。老師差別不大。班級差別也不大,學生之間差別也不大。

真正的差別在於:

1、家長的意識。家長對孩子言行的教育,理念的傳播

2、孩子習慣的培養。比如,寫字的姿勢,先做作業後玩的習慣,愛讀書的習慣,愛運動的習慣,

這些才是學生之間差距的本質。

中學,一定要選相對好的學校,學生成績很大差別就拉開了。





伍老師數學課堂


沒有。外國好多學校都開始混齡學習了,我們居然還在按照成績分班,這是要把應試教育進行到底麼?除了成績難道人格培養和生活技能培養就不重要麼?將來走入社會了背後貼個成績單就能解決問題了麼?如果說高中為了那個獨木橋而追求成績是萬不得已,那小學就這麼做我真是無法理解了。


汪汪愛八卦


我覺得通過一到三年級的學習,到了四年級應該至少根據孩子的數學成績和能力分級教學!孩子的抽象思維發展在這個年齡段是很珍貴的階段,如果一個能力強的孩子錯過這樣的時期,只接受低層次的淺顯的知識,對這樣的孩子來說,是浪費!兒童教育,我主張因材施教!作為家長,孩子的未來真的掌控在父母的水平上!坦白的說,這真是個拼父母的時代!


嗚哇妞妞


完全沒必要

小學是最重要的基礎教育,幼兒園的孩子走進小學開始了正統的教育學習之路,心智的成長剛剛起步,小學1-3年紀所學內容相對簡單,重要是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點,發現優點放大優勢,讓孩子有價值感一般都會學習好。沒有必要在剛進小學就讓孩子們感受區別對待,感受如此大的壓力,把孩子身上的個性優勢給抹殺掉。

培養一個孩子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於彰顯孩子的天分。




蘋果爸爸說教育


個人認為小學這麼早按成績進行分班是不合理的,客觀上因為其不合法,主觀上這樣的行為會給部分同學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尤其可能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造成不好的影響。


風為瀾殤


有必要非必需,但前提是學校要以促進教育教學和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

分層教學是一個改良教學效果經過驗證的有效手段。

沒有必要對成績太過敏感,現在對成績的過度關注主要問題出在唯分數論上,對成績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和學習能力這一功能視而不見。

鑑於考試是目前可操作的較好的手段,經過若干次考試,對於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發展狀況是有一定鑑別功能的。實際上,一個成績層次多元化的班級,教師的教學有很多是無效教學。很多時候靠後的一直靠後,或越來越差,失去信心,如果這個時候家庭、學校、教師不加以合適的干預,會導致很多本可以進步的學生徹底失去機會。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這個時候,如果能夠精準的分析,把層次相仿的學生放在同一個班級進行教學,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但是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必須隨之改變,適應該層次的學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