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用藥誤區

一、血壓降的快,就是好藥!

降壓應該循序漸進,要緩慢,不建議快速、大幅降壓,否則會引起頭暈、心悸等不適,嚴重的會引發心率加快和腦血管缺血,導致心肌缺血、中風等。而且,首次服用降壓藥的患者,降壓效果一般在服藥後一到兩週才會出現,降壓切忌心急。

降壓藥物種類繁多,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血壓水平、並存的危險因素等情況來選擇。沒有哪種藥一定比另一種藥好,也不是貴的藥一定適合你,都是因人而異。

二、降壓藥有副作用,不能長期服用

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西藥副作用大”,從而對長期服藥有牴觸心理,我們在這裡要給大家講講如何正確看待副作用:

1、 每種降壓藥上市時,都要經過嚴格的臨床實驗論證,需證明高血壓患者服用該藥物獲得的好處遠遠大於副作用等帶來的風險,才准許上市;

2、 患者在服藥時,按照醫生、藥師宣傳的用藥教育知識,可以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性;

3、 長期服用降壓藥對人體是有益的,如增加冠狀動脈對血液的儲存能力、逆轉心室肥厚、升高胰島素敏感性等。

雖然高血壓藥物確實都有副作用,同高血壓的危害相比,降壓藥的副作用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患者一定要長期堅持服用高血壓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