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strong>書生文史期待您的關注。

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們每個人都投身到這場“疫情保衛戰”之中。除了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以及之前的埃博拉和非典,100年前的清朝末年也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鼠疫,對當時的清朝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01

1910年10月初,俄羅斯境內大烏拉車站附近的一處華人工棚出現了異常死亡事件。工人們開始是不停的咳嗽,高燒,接著就是大口大口的吐血,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死亡,而且屍體渾身紫黑。俄國人覺得怪異,但並沒有把這件事徹查下去,只是將華工全部逐出,並把棚屋裡的衣服、行李全部燒燬。

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後來在這年10月21日,有兩個被俄羅斯逐出的華工到了滿洲找了一家旅館休息,他們跟另外兩個人住在一間屋子裡。到了晚上,那兩個華工出現了上述一樣的情況,那天晚上兩人就死掉了,旅店老闆趕緊報官,但是由於排除了自殺和被害而死,官府也沒有什麼在意,就認為兩人本來就生病了,病情復發而死,就安排人把他倆埋了。

但是跟那兩個華工一起住的兩個人沒多久也死了,而且屍體渾身紫黑。之後那個地方很多人陸續的都犯了病,症狀也跟之前的一樣,而且死亡率百分之百,染上就死。病情後來到了無法抑制的地步,一路向南傳播到了哈爾濱。

這年的11月7日,哈爾濱道外傅家甸出現了死亡病例,病情傳播速度非常之快。1911年12月末,哈爾濱淪陷;1911年1月初,長春淪陷;1911年1月中期,瀋陽淪陷,並傳至朝鮮、日本。這是自歐洲 "黑死病"以來面臨的又一次規模大、範圍廣、死亡率高的瘟疫。

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02

各國外交使團紛紛給清政府施加壓力,督促疫情的處理。1910年12月,時任天津北洋陸軍醫學院幫辦的歸國華僑伍連德博士挺身而出。晚清政府指派伍連德博士奔赴哈爾濱,進行了大規模的防疫工程。

為了探究是否是鼠疫,伍連德博士一到哈爾濱就去派人捉老鼠,但解剖了幾百只也沒有發現一例帶鼠疫菌的。後來伍連德對傅家甸一位因病死去的日本女店主屍體進行解剖,在顯微鏡下發現了鼠疫桿菌,於是證實了此次瘟疫是鼠疫。

伍連德博士認為鼠疫可以通過呼吸道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但是被清朝政府徵召過來的法國醫生梅斯尼覺得伍連德資歷不夠,並不相信這一套理論。幾天後,梅斯尼在沒戴口罩的情況下先後診斷數位鼠疫感染者導致感染死亡。

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之後政府在伍連德的建議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首先封鎖東北,開始對病人、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讓醫生等相關人員在治療病人的時候做好防護工作。最後在伍連德博士等醫護人員以及政府的有效措施下,1911年3月1日,傅家甸實現零死亡,4月底,東北三省宣佈鼠疫被消滅,用時四個月,死亡人數接近六萬。

03

這場震驚全球的鼠疫又為何發生呢?伍連德博士並沒有在老鼠身上發現鼠疫菌,那又是因為什麼導致的瘟疫呢?

有傳聞說東北天氣寒冷,有錢人喜歡穿貂皮大衣,還產生了攀比風氣。古代時候沒養貂技術,捕捉貂成了獵人的收入,在獵人成天的捕捉下,貂漸漸稀小,他們慢慢的發現,旱獺皮和貂皮一樣,而且生病的旱獺行動遲緩容易捕捉,於是獵人就開始捕捉旱獺,而傅家甸死的那位商人,正是身穿旱獺皮。

後來疫情結束後,伍連德博士帶隊調查,證實了哈爾濱鼠疫的病源來自旱獺。

晚清鼠疫:全村絕戶,病重必死,最後被中國四個月平定

而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也與野生動物有著一定的關係。我想說,只有敬畏大自然,才能被大自然尊重。萬物皆有靈性,希望我們能通過這次的教訓學會敬畏生命。

晚清的鼠疫是伍連德博士挺身而出,這次的疫情是鍾南山院士挺身而出。讓我們對在前線抗爭的醫護人員表達深深的敬意,同時也相信武漢這座很英雄的城市,中國這個很英雄的國家一定也能像控制晚清鼠疫一樣將疫情控制下來。

冬將近,春可期。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