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歐篇:伊比利亞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贖“收復失地運動”


眾所周知,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自古水火不相容。

著名的“十字軍東征”就是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戰爭。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在歷史上,曾有一大片歐洲腹地落入穆斯林手中700餘年之久;

這個地方就是伊比利亞半島。


西歐篇:伊比利亞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贖“收復失地運動”

伊比利亞半島如今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領土,總面積58.4萬平方公里,人口5200萬;三面環海,與法國隔山相望。

說起伊比利亞半島,我們還是要再一次從凱爾特人說起。

公元前9世紀

凱爾特人翻過比特牛斯山,進入伊比利亞半島,成為了半島的主人。

公元前2世紀

羅馬人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將這裡變成了羅馬行省。

公元5世紀

隨著羅馬帝國的衰落,日耳曼人來到了這裡;

最終西哥特部打敗了競爭者,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

這群西哥特人是現今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祖先,同時他們也是虔誠的基督教徒。

公元711年

在倭馬亞王朝的支持下,來自北非的穆斯林“摩爾人”橫渡直布羅陀海峽,對伊比利亞半島發起了侵略。

僅在4年之後,摩爾人就佔領了半島的大部分土地,建立起伊斯蘭教統治。

西歐篇:伊比利亞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贖“收復失地運動”

倭馬亞王朝是阿拉伯歷史上最強盛的國家,鼎盛期統治了大半個地中海世界,對基督教形成了壓迫之勢。

不願被統治的西哥特貴族們逃到了半島北部,並建立阿斯圖里亞斯王國。

阿斯圖里亞斯王國是西哥特王國滅亡後在伊比利亞半島興起的第一個基督教王國,也是西哥特人反抗穆斯林統治的大本營。

718年,西哥特貴族佩拉約率領西哥特人起事;

這也是“收復失地運功”的開端。

戰爭從718年開始,到1492年格拉納達王國的滅亡,斷斷續續持續了774年之久。


西歐篇:伊比利亞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贖“收復失地運動”

這是“收復失地運動”過程圖,隨著對伊斯蘭勢力的勝利,基督教王國的勢力也在變化


西歐篇:伊比利亞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贖“收復失地運動”

英文版的比較準確,最後一張最下方綠色區域就是最後一個穆斯林王國格拉納達。

774年的歷史,流水賬式的戰役記事表我也寫不完。

在這裡,我挑幾個重要的主題來介紹,讓大家對伊比利亞半島的歷史有更深刻的認識。

要知道,在歐洲中世紀,軍隊都是各貴族組建的;貴族打下一片土地,這片土地就可成為自己的封地。這造成了這段時間伊比利亞半島上小的公國、伯國特別多。

  • 萊昂王國

公元10世紀,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分裂成了萊昂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

萊昂王國位於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北部。

13世紀,卡斯蒂利亞王國實際控制了萊昂王國,形成了共主聯邦。

  • 阿拉貢王國

位於如今西班牙加泰羅那區域。

公元9世紀,法拉克人驅逐了這一區域的穆斯林,建立阿拉貢伯爵領;

1035年,米拉羅一世成為阿拉貢國王。

1479年,阿拉貢王國與卡斯蒂利亞王國形成共主聯邦。

  • 卡斯蒂利亞王國

由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分裂而來,是伊比利亞半島基督王國中實力最強的王國。

幾百年來,通過聯姻繼承等手段,與萊昂王國、阿拉貢王國結成共主聯邦,並實際控制了這兩個王國。

現在西班牙人的主體就是卡斯蒂利亞人,西班牙語其實就是由卡斯蒂利亞語演變過來的。

隨著共主聯邦的建立,1495年基督教終於將穆斯林徹底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1516年,查理五世成立西班牙王國,西班牙正式以國家的身份登上歷史舞臺。

  • 馬亞王朝

公元746元,叛軍首領阿布·阿拔斯·薩法赫公開叛變倭馬亞王朝,並推翻了王族的統治,建立阿拔斯王朝。

公元750年,倭馬亞王朝王族成員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逃到伊比利亞半島,在科爾多瓦建立後倭馬亞王朝。

至此,半島上的阿拉伯勢力主體變成後倭馬亞王朝,並與基督諸國開始了數百年的拉鋸戰。

  • 法蘭克的角色

法蘭克可以理解成法國的前身。

公元732年,伊斯蘭勢力在伊利比亞半島上達到巔峰,並越過比特牛斯山對法蘭克進行侵略。

查理·馬特率領法蘭克部隊英勇抵抗,最終擊退了摩爾人的進攻,保證了基督教腹地的安全。

往後的幾百年,法蘭克人一直在支持伊比利亞的“收復失地運動”。

西歐篇:伊比利亞基督教徒的自我救贖“收復失地運動”

查理·馬特,也稱“鐵錘查理”。法蘭克王國宮相,歐洲中世紀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卡洛林王朝的奠基者。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徒,用了774年的時間捍衛了自己的信仰。

同時,這段歷史也對伊比利亞的走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下章,我會為大家講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