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主播】常青藤

「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天使寶寶”、“惡魔寶寶”有時往往只是出門前與出門後的差別。我們經常會說孩子是“小人精”,就在於孩子總是很懂得察言觀色。孩子還在抱在懷裡的時候,就開始懂得了該朝誰撒嬌,渾然一副什麼都懂的樣子。

這幾天一直聽到女兒和我提到幼兒園的一個小同學,團團。“團團今天又得到老師表揚了,說他午飯吃的特別乾淨”、“團團今天幫助了別的同學,老師說他是個好孩子”等等。我一直在想,團團媽媽能把小孩子培養得這麼優秀,可真是不容易啊。那天接女兒放學的時候,在校門口有幸遇到了團團媽媽,我就向她打聽了一下,平時都是怎麼管教孩子的。

團團媽媽很不好意思地說:“其實,我也覺得很疑惑。團團在家我們都一直覺得他是自帶‘小惡魔’脾氣的孩子,經常大喊大叫,一有什麼事就哭。在家也一直要姥姥餵飯。”我心裡非常疑惑:這和女兒口中的那個團團,是同一個孩子嗎?是不是搞錯了?團團媽媽看到我吃驚的樣子,又說:“團團在幼兒園的表現好,老師也經常和我提起,但這孩子就是‘兩面派’,家裡一個樣,在學校又是一個樣。小孩子精明的狠。”

「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通過和團團媽媽的聊天,我突然想到了我女兒,雖然沒有團團表現的那麼明顯,但也會有“窩裡橫”的現象。看來,這並非只是偶爾一個現象,許多小朋友都會有這樣的問題。

一、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窩裡橫”的性格?

1.家裡和學校給孩子制定的標準不一樣

學校是一個大集體,規章制度相對比在家明確且更嚴格。在學校,小朋友都知道中午吃飯要自己吃,老師不可能來得及一個個喂。除了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基本都需要靠小朋友自己吃飯,不然下午可能就會餓肚子。學校可不會過了飯點還有飯吃,或者給個零食吃。所以,有了這樣的明確紀律,孩子自然會去遵守,乖乖吃飯了。同樣的還有,小朋友上完廁所、吃飯前要排隊洗手;上課時要坐在小椅子上等等。而家裡卻沒有那麼嚴格,自然就讓小朋友鬆懈下來了。

2.家裡和學校中大人與孩子的溝通方式不同

在家裡,我們也時常會因為孩子不乖,脾氣一上來就朝著孩子大吼,而學校裡的老師再生氣也很少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如果家長經常朝著孩子吼叫,那自然孩子在家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也通過又哭又鬧的行為來發洩出來。父母給孩子帶來負面的榜樣,那孩子多半也不會很嚴格地來要求自己。我們再看看在學校裡,老師和小朋友溝通的方式都是比較和藹的,即使在孩子犯錯時,也只是語氣較為嚴厲,而不是朝著孩子吼叫。那孩子也會以老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學校來的規矩很多。

3.家裡和學校中的獎勵、懲罰規則不同

學校會有很明確的獎勵、懲罰規則,而且老師都是言出必行的。“大家中午乖乖睡午覺,今天天氣好,午睡完我們一起去操場上玩球。”於是,小朋友們爭先恐後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很少會有還在亂跑的孩子。而在家裡,我們給到孩子的獎勵或者懲罰都是“隨口一說”,事後連自己都忘了。可孩子的小心思都記著呢,這就導致了孩子在學校能乖乖聽話,而在家卻很鬧。

4.家裡長輩的溺愛

我們家也會碰到這種情況,明明準備好了飯菜,女兒卻不肯吃飯。也不是不餓,就是什麼事不順心了,不願意張口吃飯。在我嚴厲地警告他過了飯點就沒飯吃的情況下,女兒的外婆出來打圓場了,說:“孩子還小,肯定是飯菜不合胃口。實在不愛吃,一會外婆給小靈下碗麵好嗎?”於是,孩子因為有了外婆這張王牌,完全不聽我的警告。家裡長輩的溺愛,也往往是讓孩子不能在家養成好習慣的原因。

「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那孩子這種“窩裡橫”的性格,是不是會給孩子帶來影響呢?

二、“窩裡橫”的性格會讓孩子受到哪些影響?

1.不尊重長輩

從原因中可以看出,有“窩裡橫”脾氣的孩子,一般都是和家庭的教育息息相關的。如果由於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那孩子就容易養成不尊重長輩的壞毛病。孩子會更崇拜老師,會認為家長灌輸的理論都是錯誤的,從而家長在孩子的心中就成了不被相信的對象。時間一久,孩子和家長之間就會拉開距離。

2.容易讓孩子養成“表裡不一”的習慣

孩子會開始養成“見機行事”的習慣,覺得只要順應著環境,就不會被批評。往往這樣下去,孩子很容易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只做表面功夫。在學校的規章制度下,我們希望孩子養成的是好習慣,而不應該由於家裡的規矩不一樣,就讓孩子學成了“兩面派”。

3.出門“小白兔”,家中“小霸王”

很多孩子由於家裡寵著、慣著,在家裡往往就一副“小霸王”的樣子,希望家長對他百依百順。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又哭又鬧,非要把情緒發洩個夠才行。但是真的讓孩子出門了,又溫順地像個“小白兔”似的,乖巧聽話的很。而且往往出門後還會表現出羞澀、膽怯,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獨立性。

4.不懂得如何做自己

由於家庭和學校的環境不一致,孩子有著不同的標準規則來衡量自己,往往就會開始自我迷失,不知道該如何才對。長時間的“兩面派”,會很容易讓孩子不知道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漸漸地就沒有了自己的性格。

「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那對付“窩裡橫”的孩子,問題出在家長,而家長又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在家在外一個樣呢?

三、孩子“窩裡橫”家長應該怎麼應對和處理?

1.儘量和學校樹立一樣的標準

雖然學校和家的環境是不一樣的,但作為家長應該儘量配合老師站在統一戰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玩耍的時間就該好好玩,到了飯點就該吃飯,不要因為在家,就太過鬆懈,讓孩子有了徹底放鬆,反正家長會順著自己的感覺。等好習慣養成了,孩子不用大人管,也一樣會做的很好。

2.獎懲嚴明

這一點很重要,也是維護家長在孩子心中形象的關鍵。我們也理解作為家長經常會因為工作或者生活瑣事的忙碌,而忽視了和孩子的約定。在孩子心中,父母說出的約定是很重要的,千萬別給孩子留下說話不算話的印象。孩子做的好,答應的獎勵就要牢記;而孩子犯了錯,也應該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而不僅僅只是隨口罵兩句。

3.父母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千萬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尤其當孩子犯錯時,不要採取大吼的方式。另外,父母之間也儘量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教育的工作不能全部教給老師,作為家長,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當著孩子的面。如果父母在外面表現的和和氣氣,而在家說話卻態度生硬,那也難怪孩子學成了“兩面派”。

「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要讓孩子改變“窩裡橫”的行為,家長的一舉一動是關鍵。不要總是因為忙,而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你是否也遇到過孩子“家裡橫”的事情發生?是孩子的什麼行為讓你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呢?歡迎評論留言!


「育兒」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在裡不在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