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使用公共廁所如何避免傳染?做好這7點很關鍵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期間,雖說盡量居家避免外出,但人們難免會去一些公共場所,公共廁所便是其一。

在公共廁所會面臨感染風險嗎?有哪些注意事項?

如何進行自我防護?

蹲廁和坐廁,各有利弊

目前已在確診患者糞便中,檢測出糞便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提示糞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但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會通過糞口途徑(消化道)傳播尚不可知。保險起見,在上廁所時,還是需要加強警惕。

蹲廁和坐廁,如何選擇?蹲廁的優勢是不用和馬桶圈直接接觸,但在沖水時因為無蓋,可能導致糞便中的病毒播散。因此還是建議優選坐廁,在不使用時蓋上蓋子,使用前用消毒溼巾擦拭馬桶圈,或用一次性坐墊紙隔開。

便後,先蓋上馬桶蓋再衝水,以避免糞便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擴散。

此外,女性應將衛生巾等丟棄在有蓋垃圾桶中,以保持環境衛生。

戴口罩不可少

廁所隔間多為密閉結構,且多人使用,不能排除吸入他人咳出的含病毒飛沫的風險。因此,在進入前,仍需戴好醫用外科口罩或普通醫用口罩。

注意,普通人沒必要佩戴醫用防護口罩(如 N95 口罩),這是醫務人員防護專用的,由於透氣性差,長時間佩戴會感到不適,心肺功能不好者更要避免長時間佩戴這類口罩。

戴口罩前、摘掉口罩或更換口罩時,不要摸口罩外側,然後注意洗手。

手衛生要注意

公共廁所內的門把手、馬桶蓋、馬桶沖水按鈕、水龍頭等會被多人觸摸過,可能會沾有病毒,若接觸後不洗手就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就可能感染病毒。

因此,在便後、觸摸公共部位後、觸摸眼鼻口等部位前,都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以殺滅可能沾在手上的病毒。

注意,如果所用水龍頭為接觸式,即需要用手打開、關閉,那麼洗手後也可能再次接觸到病毒。

因此,建議優選自動感應式水龍頭,也可以選擇含酒精免洗洗手液。

需要提示的是,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等手衛生措施。戴手套時如有下意識的摸臉摸眼等小動作,危險更大。

公廁如何實施消毒?

清潔消毒怎麼做?

作為人群相對密集的場所,工作人員要每天定時對公共廁所進行消毒,並將消毒記錄貼在公示欄中。

在公廁開門前,用有效氯含量為 1000~20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溶液對公廁全面噴灑消毒,並採用含氯消毒劑對清潔工具進行浸泡消毒。

此後,根據人流量,每 2~4 小時用含氯消毒劑對所有便器潔具、各類扶手和把手、沖水按鈕、水龍頭、水池、洗手液盒、手紙盒、廢紙簍等重點部位進行消毒一次。

此外,工作人員還需要提供洗手液或肥皂,保持洗手設備正常運行。及時、定時清理垃圾,對排汙管道等設備進行維護。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使用公共廁所如何避免傳染?做好這7點很關鍵

保持通風換氣

保持通風有助於降低空氣中可能存在的病毒飛沫,從而降低感染風險。

公共廁所內應保持通風良好,打開窗戶,有新風系統的應確保裝置正常運行,保持室內通風換氣。如果沒有自然通風或者機器通風的條件,可以加裝排風設備,強制換氣。

附近有人確診了,公共廁所還能用嗎?

一般而言,只要做好手衛生、戴好口罩,即使與患者先後使用同一廁所,感染的風險也很低。

比如,患者咳出的含病毒飛沫落在了馬桶圈和沖水按鈕上,您在使用廁所時接觸到了,但只要在便後充分洗手,完全可以洗去沾在手上的病毒,口罩也可以防止您吸入可能留在空氣中的病毒飛沫。

所以,不必過於擔心。

此外,疾控部門會對確診患者停留的場所進行徹底的終末消毒,人們可以在消毒完成後繼續使用公共廁所。

家附近有廁所,開窗通風會傳播病毒嗎?

糞便中的活病毒是否會飄至空氣中並在空氣中傳播,尚不可知,但可以明確的是,在通風環境中,空氣中的病毒含量低到可以忽略不計,致病性也很低。

所以,即使附近有公共廁所,也仍然可以繼續保持每天 2~3 次、每次至少 30 分鐘的通風頻率,這有助於降低感染病毒的風險,而不是增加風險。

接觸到了確診患者的排洩物,一定會感染嗎?

目前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瞭解尚不充足,但參考其他冠狀病毒的信息推測,新型冠狀病毒可能可以在尿液裡存活 10 天,在痰液和糞便裡存活 5 天,在血液裡存活 15 天。

所以,如果接觸到確診患者的排洩物,是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的。

江蘇省疾控中心的專家指出,如果接觸到患者的分泌物或者排洩物,要先用流水肥皂清洗接觸部位,紙巾擦乾後,再用 70% 酒精或手消毒劑消毒。

在清潔消毒之前,不要觸摸眼、口、鼻等有黏膜的部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