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濟寧出臺“23條”措施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穩產保供


濟寧出臺“23條”措施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穩產保供

日前,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濟寧市出臺23項措施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做好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的通知》(國發明電〔2020〕3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魯政辦字〔2020〕18號)要求,為做好濟寧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經市政府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快農業企業開工建設,穩定恢復農業生產

1. 加快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引導種子、肥料、種苗、飼料、農獸藥、畜禽屠宰、農產品加工等農業企業,完善住宿、餐飲、疫情防控等條件和設施,幫助解決原材料和設備、交通運輸(含市際交通)、職工返程、疫情防控物資供應、大宗商品物流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儘快實現復工復產。要著力解決加大玉米等儲備糧投放,加快豆粕等生產企業開工,保障大宗飼料原料供給。將飼料、種畜禽、獸藥、畜產品包裝材料等生產企業列入復工復產重點企業名單,加快復工復產。不得關閉正常經營的屠宰場,支持合法合規的屠宰場儘快復工。(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局)

2. 建立重點農業企業包保制度。組織各級農業農村、畜牧獸醫、漁業、工信、發改等主管部門和鄉村幹部,下沉到民生保供一線,幫助種子、肥料、種苗、飼料、農獸藥、畜禽屠宰、農產品加工等農業企業下沉到民生保供農業企業,建立“一對一”定點包保服務制度,協調解決農資生產、農產品加工及畜牧業、漁業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確立重點農業企業扶持名單,對種子、飼料、屠宰、加工、畜產養殖、糧食收儲等行業企業,實行差異化扶持。(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

3. 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間,擇優選取輻射作用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依據“品種+供應量”清單給予獎補;對政府組織參與調運的流通企業,建立“品種+任務”調運清單,對物流費用按一定標準給予補助。(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

4. 全力做好春耕備播。抓住當前全市小麥陸續返青和早春蔬菜種植的關鍵時期,發動農民群眾及早開展春季麥田管理,指導農戶做好田間除草、水肥管理和病害防治工作。推動科技下鄉,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做好種子、化肥、農藥、種苗、農膜等各項物資準備,搞好農機具檢修和農機手培訓。大力推廣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減少人員流動量,提高作業效率。積極引導種植大戶、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開展互助合作、錯峰採收,解決蔬菜生產用工難、用工貴問題。引導農民群眾做好春種茬口調整,適當增加露天蔬菜種植。(市農業農村局)

二、加強產銷有效對接,擴大農產品銷售

5. 搞好國內外農產品營銷。制發生活必需品“綠色通行證”,開通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鼓勵通過電商平臺開展農產品“無接觸配送”等“新零售”,擴大農產品銷售。建立農產品及農業企業加工原料跨市域流通協調機制,推進農產品出口多式聯運方式,進一步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發揮海關在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以及技術性貿易措施方面的優勢,幫助企業應對疫情所帶來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有針對性幫扶企業提升自檢自控水平,打開國外市場。引導出口食品企業妥善應對國外推出的臨時禁限措施,減少企業出口損失。簡化海關通關手續,為出口型企業提供便利服務,千方百計穩定農產品出口。(市商務局、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農村局、濟寧海關等)

6. 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要支持有條件的加工銷售企業和冷鏈物流企業擴大鮮活農產品收購,有序組織市場投放,防止出現賣難和斷供。充分發揮流通企業、電商平臺作用,推進批發市場、物流配送和銷售終端互聯互通,實現從批發到零售的有機銜接和高效運轉。有序組織批發市場、商場超市、社區門店等商業網點復工開業,增加“菜籃子”產品貨架種類、數量,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密切協作配合,搞好畜牧養殖、飼料、屠宰以及農產品生產、加工等相關企業的產銷信息對接,解決養殖場戶斷糧、缺料、缺藥等突出問題,推動飼料、屠宰等養殖行業上下游企業儘快復產復工,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要按照依法依規、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的要求,加強活禽交易市場管理,對正常開放的,明確開辦者和銷售者責任,完善經營設施條件,加強監管排查,嚴格落實按時清洗消毒、定期休市、過夜零存欄等管理措施;對因防範疫情暫停交易的,通過集中屠宰、產銷對接等方式,建立“點對點”活禽銷售通道,幫助養殖場戶解決活禽屠宰上市問題;對有條件和已實行永久性關閉的,統籌謀劃禽肉、豬牛羊肉及其他“菜籃子”產品供應,加強產加銷對接,提升產業鏈質量,完善配送體系,推行冰鮮和冷凍肉類上市,保障居民消費。(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

7. 加快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加強農產品產後商品化處理、冷鏈物流設施、末端銷售網絡等建設,對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在農村建設的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財政局)

三、有序破解交通梗阻,暢通城鄉人流物流

8. 保障鮮活農產品運輸通暢。要落實好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簡化查驗手續和程序;ETC車輛實行網上或入口車道預約申報,現金交費車輛出口由收費站視情抽檢,不再實行每車必檢;優先進行駕駛員體溫檢測,疫情防控期內放寬裝載比例要求,保障綠色通道車輛快速免費通行。把糧油、蔬菜、肉蛋奶、水產品等農產品納入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必需品保障範圍,除必要的對司機快速體溫檢測外,對運輸車輛嚴格落實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等優先便捷通行措施,確保區域間快速調運,必要的地方可設立農產品運輸“接駁區”。(市交通運輸局)

9. 保障農用物資運輸、農機作業暢通。暢通農業生產資料物流通道,對運輸農資(含飼料、農獸藥及原料)和農機具等農用物資機械的車輛,不得違反規定設置障礙。不得攔截蔬菜種苗、仔畜雛禽及種畜禽、水產種苗、飼料、化肥等農資運輸車輛,對承運的企業和車主,地方財政可適當給予補助。承運企業或車輛駕駛員按規定樣式自行打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重要物資運輸類)隨車攜帶,優先便捷通行,正常繳納通行費用。(市交通運輸局)

10. 保障農民工便利出行。對農民工返崗相對集中的地點,採取道路定製化運輸服務,承運企業取得政府指定運輸證明並經交通運輸部門備案後,按規定樣式自行打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返崗包車通行證》隨車攜帶,優先保障通行,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落實復工復學人員健康通行卡制度,對持卡人員一律予以通行,且不再實施隔離觀察。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後,健康通行卡停止使用。(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

四、統籌用好涉農資金,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11. 強化“菜籃子”產品供應。統籌利用涉農資金,在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菜籃子”產品主產區,各級切塊分配下達的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優先用於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恢復生產。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及時做好畜禽補欄。推進水產品綠色健康養殖,保障水產飼料和苗種供應。加大蔬菜農藥、禽蛋和水產品獸藥殘留監測監管力度,切實守好“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底線。(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

12. 加大畜禽產業支持力度。強化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各縣(市、區)財政按上年補助額度的50%提前撥付2019年度病死豬無害化處理補助資金。從今年開始,將牛、羊、家禽等其他畜禽品種納入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省級補助政策範圍。(市財政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

13. 減輕農業企業稅費負擔。今年2月底前,各縣(市、區)完成2019年度生豬養殖、屠宰企業貸款貼息資金兌付。因疫情影響遭受重大損失的農業企業,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確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核准,減徵或者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農業企業因疫情影響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經有權稅務機關批准,可以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自2020年2月起,可根據受疫情影響情況和基金承受能力,免徵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免徵期限不超過5個月;對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不含機關事業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可減半徵收,減徵期限不超過3個月。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的企業,可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原則上不超過6個月,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緩繳期滿後,企業足額補繳社會保險費,總體不降低社會保險待遇。(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五、精準創設優惠政策,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14. 穩定信貸規模。銀行機構要加強金融服務保障,積極做好融資對接,制定專項金融服務方案,加大對農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業戶的優惠信貸支持,對受疫情影響嚴重、授信到期暫時還款困難的區域物流、畜禽屠宰、飼料獸藥和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從事畜牧養殖、蔬菜種植的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展期或續貸維持信貸規模,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不得隨意調降信用評級和風險分類,不盲目計入不良或納入徵信系統,不啟動起訴查封程序,並通過適當降低利率、減免逾期利息、調整還款期限等方式,幫助其渡過難關。(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寧市中心支行、濟寧銀保監分局)

15. 落實金融支持政策。落實國家貨幣支持政策,充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等貨幣政策工具,增加地方法人銀行機構的流動性和可貸資金。銀行機構要壓降成本費率,通過實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減免手續費等方式,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融資成本。要及時將與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相關的飼料、種畜禽及種子(苗)、屠宰、奶業、“菜籃子”產品等骨幹生產企業納入國家專項再貸款和貼息政策支持範圍,嚴格名單制管理,組織開展銀企對接,細化實化具體措施,將專項再貸款和貼息資金儘快落實到位,確保專款專用。(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民銀行濟寧市中心支行、濟寧銀保監分局)

16. 強化保險保障功能。保險機構要對疫情防控期間出險的已投保農業經營主體開通綠色通道,簡化審批環節和要件,按照保險合同及時開展查勘、定損和理賠工作,做到應賠盡賠。對於損失金額大、保險責任已經明確但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確定最終賠款金額的案件,可採取預付賠款等方式,緩解其生產經營壓力。按照省統一部署,推進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農業大災保險、大蒜目標價格保險、生豬價格指數保險和“保險+期貨”保險試點,推動農業保險由保成本向保價格、保收入轉變。(市財政局、濟寧銀保監分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市發展改革委)

17. 強化擔保增信服務。積極對接省農業發展信貸擔保公司,指導客戶通過信用承諾、銀擔線上盡調審查、容缺高效辦理業務,爭取基於可移動冷鏈設施的數字供應鏈金融試點,對“菜籃子”供應、保障民生的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融資擔保需求應保盡保。在省投融資擔保集團對合作擔保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辦理、符合備案條件的“三農”擔保項目,減按50%收取再擔保費的基礎上,對於省農擔公司收取的擔保費,市級採取全額補助的方式,進一步降低貸款戶融資成本。(市財政局)

六、切實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夯牢屬地責任

18. 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縣(市、區)要夯實屬地責任,建立“菜籃子”產品直通車制度,在市直業務部門的指導下,統一協調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對接,包村莊、包社區,定點銷售供應蔬菜、肉蛋奶、水產品及生活必需品,不斷滿足居民生活需求。(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19. 堅定履行疫情防控大局應盡職責。各級政府要強化地方首責,把“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負責轄區內蔬菜、肉蛋奶、水產品等供應,統籌抓好生產發展、產銷銜接、流通運輸、市場調控、質量安全等各項工作,保證本區域“菜籃子”產品產運銷有效銜接,不積壓、不滯銷、不脫銷、不斷檔。牢固樹立全國疫情防控“一盤棋”意識,擔當作為、履職盡責,加強農產品調運和儲備能力建設,積極組織協調當地“菜籃子”產品生產加工流通企業,主動與北京、上海等城市和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對接,全力以赴對口支援湖北,做好蔬菜、肉蛋奶、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應,為全國疫情防控貢獻山東力量。(市發展改革委、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20. 構建運轉良好的社會秩序。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村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建立強有力的組織協調機制,穩妥有序推進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和重要農產品穩定供應。公開熱線電話等問題反映和受理渠道,及時解決農產品穩產保供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強化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加強非洲豬瘟、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嚴厲打擊哄抬農產品物價行為,為打贏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力支撐和保障。(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畜牧業發展中心,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

七、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全面量化工作成效

21. 強化部門協同配合。要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作用,落實“菜籃子”食品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部門協作,形成工作合力。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公安、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交通運輸、農業農村、商務、衛生健康、應急、市場監管、地方金融監管、供銷、畜牧業發展中心、稅務、海關、人民銀行、銀保監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把疫情防控和穩產保供各項政策舉措不折不扣落到實處,確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22. 全面建立包保督導制度。為及時發現、有效解決疫情防控期間農業生產、農業企業開工建設、產銷有效對接、交通梗阻破解、財稅支持和金融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全面保障重要農產品市場供應,決定成立濟寧市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工作指導組(附件1),對縣(市、區)進行分縣包保。

23. 實行“日報告”“零報告”“周彙總分析”制度。指導組各成員單位於每日16時前,將全市範圍內本領域當日穩產保供進展情況,以表格形式發送至市農業農村局,當日沒有新情況出現的,實行零報告。各成員單位於每週四17時前,將全市範圍內本領域本週穩產保供推進工作情況形成書面材料,並彙總本週數據信息,一併發送至市農業農村局。報送內容主要包括:本領域監測分析情況,採取的政策措施,各縣(市、區)和有關企業反映的問題及解決情況,下一步擬採取的舉措和相關建議意見。市農業農村局要及時梳理各工作組本週具體工作情況,形成專題工作材料報市領導。

聯繫人:市農業農村局王超

聯繫電話:2231236

郵箱:[email protected]


濟寧出臺“23條”措施加快恢復農業生產確保穩產保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