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醫療移動機器人:最新高科技設備來對付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

2020年2月2日,來自美國媒體《forbes》的消息說,華盛頓一家醫院的醫生動用一個名為Vici醫療機器人(美國intouchhealth公司出品),試圖治療該國首例被確診的武漢冠狀病毒病例時,醫生是通過該設備的屏幕和病人進行互動而不是親自接觸病人。

醫療移動機器人:最新高科技設備來對付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

intouchhealth遠程治療機器人

2020年2月19日,丹麥UVD Robots公司設計的自主移動紫外線消毒機器人將運往中國。該公司開發的消毒機器人,是從輪式底座頂部的一列燈泡中發出集中的UV-C(紫外線)光,具有殺菌作用,可以殺死表面的空氣傳播病毒和細菌。

醫療移動機器人:最新高科技設備來對付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

UVD Robots

自從去年12月下旬在中國武漢發生了新冠病毒疫情,這種設備就引起了媒體和疫情控制機構的強烈關注。

華盛頓州埃弗裡特市Providence地區醫療中心首席臨床官Amy Compton-Phillips博士說:“護理人員在隔離的病房內為病人提供護理,但是技術使醫生減少近距離和病人互動的次數。在我們沒有對該病毒徹底瞭解和建立起有效的防控能力的前提下,其目的是把這種新病毒的傳播途徑控制到最低範圍。”

在2003年SARS冠狀病毒爆發期間,大部分受影響的人是醫護人員,這凸顯了在提供治療時,醫護人員保持安全的困難。

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感染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從而使遠程醫療設備和醫療機器人派上用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群接觸,從而可能挽救生命。

一家位於美國匹茲堡的私營公司(aethon,提供消毒機器人)高管Peter Seiff說:“如果某些醫療護理人員不必在患者區域,則最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出現的人越少越好,人少了,就減少了和傳染源的接觸。“

Aethon公司所提供的TUG消毒機器人已部署在140多個地點,儘管該公司沒有證實該設備是否在美國哪一家醫院使用過。

醫療移動機器人:最新高科技設備來對付新冠疫情的有效手段

據中國新聞報道,一些中國機器人公司正在動用自主移動的機器人為懷疑感染該病毒的人運送食物和醫療用品。一個名為“Little Peanut”的機器人正在為在旅館隔離的人們提供飯菜,而中國南方的一家醫院已經推出了機器人來提供藥物,收集床單和垃圾。

除了交付和遠程醫療外,疫情看起來似對清潔和消毒機器人的需求也越來越高。Xenex是一家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的公司,該公司銷售使用脈衝氙氣UVC光清除病原體的機器人,該公司的設備目前正用於清潔懷疑有武漢冠狀病毒病例相關病房。

該公司發言人Melinda Hart說:“我們的科學團隊一直在不停地與醫院進行電話交談,討論對可疑患者已經接受治療的房間和區域進行消毒的方案。我們還一直與中國和美國的政府聯繫人保持聯繫,以探索我們能多快地向中國出口機器人。”

據可靠消息的來源,在與公司合作進行的幾家醫院訂單中,該公司出售的消毒機器人價格約為10萬美元。該產品已被證明可減少與醫療保健相關的感染。

同時,還有一家位於美國洛杉磯的名為Dimer UVC Innovations的公司已向該市國際機場的一家航空公司免費提供了其中一種殺菌機器人。通常,Dimer提供的GermFalcon消毒機器人的售價也為10萬美元。

新病毒是冠狀病毒家族的成員,已知可以在表面上存活長達28天,尤其是在諸如商業飛機等低溼度環境中。美國聯邦機構要求從美國主要入境口岸的機場(包括LAX、SFO和JFK)對來自中國武漢的旅客進行增強的健康檢查。GermFalcon消毒機器人顯然就是專門為改善航運衛生而創建的。其工作原理是通過紫外線(UVC)殺死附著在飛機內部無題表面和周圍空氣中的病毒、細菌和超級細菌。UVC光通常用於醫療機構消毒空氣、水和表面的病毒和細菌,已被證明是安全有效的。能夠消除引發冠狀病毒、流感以及埃博拉等傳染病的細菌和細菌。GermFalcon同時也是第一個設計為在往返飛行的航班之間,快速消毒飛機內表面的消毒機器人系統。

Dimer總裁Elliot M. Kreitenberg說:“最近幾天,我們一直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對那些來自中國的飛機消毒。我們的設備像拼圖塊一樣可以安裝在飛機內部,並向長途飛行中您接觸的表面傳遞高劑量的紫外線。”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歐美一些創新公司就積極介入醫療機器人領域。當然,還包括遠程醫療設備。這些設備看起來像是帶輪子的平板電腦,醫生可以用它來與患者交談並執行基本的診斷功能,例如進行體溫測量。這種設備,在未來可以想象其不可估量的用途。儘管價格高昂,然有少數醫院和酒店在使用。

雖然現在可以用來控制病毒傳播的機器人比2003年SARS流行時更為普遍,但是武漢冠狀病毒的傳播速度已經更快。因此,醫療移動機器人越來越顯示出其作為最新高科技設備來對付新冠疫情,不失為一種最為有效的手段。

很顯然,全球從事消毒機器人的公司不止上述三家,還包括Bioquell(中國)、LG Electronics(韓國)、Yujin Robot(韓國)、STERIS(愛爾蘭)、hipac(澳大利亞)、The Clorox Company(美國)、Xenex(美國)、Advanced Sterilization Products (ASP-美國)、Blue Ocean Robotics(美國)、 Surfacide(美國)、UVC Cleaning Systems(美國)等近30家。

中國AGV網評論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可否有人收割“疫情紅利”?為何一些對付新冠病毒的機器人和藥物總是會經過“快速開發”而準時出現?筆者無意成為標題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依然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為何出現任何全球性的公共安全事件時,總有相對應的國家和機構在第一時間能推出應對的設備(包括待價而沽的藥物)?是他們未卜先知?還是中招者太LOW了?

2、創造消費市場並有"預見性“的準備且收割市場,可否是某些集團和國家由來已久的戰略?

3、排除以上2條,有司和國人應當立即清醒和即刻行動:國人的生活習慣,國人從小對公共衛生知識的普及以及在應對重大疫情的防範機制,需要馬上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