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濱醫附院:將超聲技術用於新冠肺炎診療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2月26日訊(記者 張興華 通訊員 蔣芳芳 王朝榮)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每一項技術上的創新之舉,每搶先一步的精準診斷,都有可能提升患者康復機率。近日,山東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來自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潘磊博士,第一個將肺部超聲技術用於監測診斷新冠肺炎患者。

在國際上,超聲診斷肺部疾病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檢查和監測治療手段,實現了肺部病理生理的可視化,被譽為可視“聽診器”。1月28日,潘磊博士隨醫療隊趕赴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後,一邊積極救治病患,一邊在國家診療方案的框架內探索診療新方案。他發現,新冠肺炎的病灶在肺部周圍,而肺部超聲可以實時探查肺內病情變化,有助於更靈活有效地調整治療方案。同時由於肺部超聲沒有輻射,可重複操作,對於行動不便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尤為適用,能夠減少病情惡化風險和向外界傳播感染的機會。

目前,潘磊藉助一臺便攜式彩超儀,已對2例重症和20餘例普通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了肺部超聲監測治療。及時瞭解病人治療後肺部的病理改變,隨時調整治療方案,為新冠肺炎的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早康復起到了積極推進作用,為個案化治療提供了新前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