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東莞1720元的底薪,辛辛苦苦一個月3000左右的工資,你會到東莞進廠上班嗎?

新農人苗阿哥


每天上班11個鐘,每月上26天,工資3000左右,說實話這個工資挺低的。如果不包吃,不包住,根本就不划算,外面一個普普通通的服務員工工資就有3000+,既然都是為了打工為什麼不選擇福利待遇相對好點的工廠呢?

像我這邊十幾萬人的工廠在惠州的惠陽,但是公司的底薪標準都是按照深圳的底薪來發的,也就是2100元/月,公司也並不是按照這個底薪直接來算工資的,它還得加上員工的工齡,還有崗位津貼,高峰津貼,績效獎,超產獎等獎勵加在一塊算工資,按照每天工作11小時,每月上班26天,在我這邊工廠除去吃住至少還能拿個5000以上的工資。都是進廠,都是做苦力活,都是用時間精力賺錢,就應該讓自己的時間相對值錢才對。

當然,工廠招工自然也是有年齡限制的,我廠招工的最低年齡是18歲,最高年齡不得大於42歲,這是規定,只要年齡沒有超過,只要你願意留在廠裡幹,工資絕對不止3000左右。

工廠的工資都是按國家勞動法來的,每週5天8小時的標準算的,工作日上班超出8小時的都按底薪的1.5倍計算工資,週六週末上班都是按底薪的2倍計算工資,法定節假日的工資按平時工資的3倍計算,所有自己工資透明化,一目瞭然。

如果你怎麼東莞工廠工資每月3000左右,每天還上班11小時,每月上班26天,我是不願意去的,為什麼呢?因為不合法呀,工資的構架不合理呀。

當然,要想工資高還是去學門技術吧,有技術在哪都是香餑餑,我有個朋友他是木匠師傅,他在一家傢俱廠給人做傢俱,每月到手工資都有八九千,卻實不錯。

像我工廠的那些有電工證的師傅,他們的底薪就比普通員工底薪都要高好幾百塊錢,底薪高了,那到手的工資至少要多千把塊錢呢。

找工作也是得要貨比三家的,哪家的福利待遇好,哪家的工資結構完整,我們就去哪家。還有進一個工廠後不要老想著辭職,跳來跳去,踏踏實實的做,給自己訂一個目標,存了多少錢了再辭職,或者學到了什麼技能再辭職。別到頭來,錢也沒存到,技能也沒學到,只是去工廠旅遊了一番有啥子用呢?


職場小十


不請自來,講講我吧,之前在深圳上班,做銷售,一個月平均8千左右,公司包一餐,不包住,房租1500左右,算上生活成本,一個月差不多要花4千,女孩子嘛,經常在外面跑,穿太差也不行,要注意形象,基本月光!我姐在東莞工廠,一個月5千不到,包吃住,她也沒時間打扮自己,一個月能存4千!


用戶3698413439294552


會。

像我們這種沒文化、沒技術、沒背景、年齡又大的打工者,能找到一份穩定和長久的工作已經不錯了,就別奢望高工資了。

我今年45歲,在一家小電子廠做清潔工。我的工資和員工一樣,都是最低工資。不過,我們的活是最累的。

我的活比員工的活髒一些,每次倒廁所的垃圾,我都是閉著眼睛、捂著鼻子完成的,否則,會嘔吐不止。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做員工而做清潔工呢?”我也想做啊!可實力不允許啊!像我們這種人老眼花、笨手笨腳的老人,哪能和眼疾手快、心靈手巧的年輕人比啊!和他們一起做事,只有堆積的份。為了緩解壓力,只好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的作息時間比員工的作息時間自由一些,因為加班由我個人意願,沒有人強迫。雖然沒有人強迫,但我每天都加班,沒辦法啊!被生活所迫。

我有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女兒成家了,兒子還在讀大學,學費昂貴,再過幾年,兒子也要成家了,婚房和彩禮讓我們不堪重負,容不得我們對工作挑三揀四。

我計劃打工打到五十歲,然後回家養老。輔佐兒女、培養孫子,就這樣平平凡凡地過完一生。





快樂的李雪峰


我也在東莞塘廈鎮田心五金廠上班,17年1550的底薪那時上26天班除五險一金外還可以領4千多塊,18年7月份底薪上漲1720元,上26天班除五險一金外最低2900元,最高3200多點,什麼原因,週六對調,週日不上班,要多黑就多黑,堅持到年底,回家吧,再也不來東莞了,


花在宇宙


3000多屬於最低工資了,現在大部分的廠都是4000塊錢左右,4000多的大把 5000以上的也有,不過比較少,要是有興趣的可以來我做的這個廠 普工工資扣完五險一金在4500-5000左右,不算高也不算低了,兩班倒 就是沒怎麼放假,做汽車電路板的!在惠州大亞灣 目前我就在裡面幹,伙食還不錯 三餐 每個月才扣100塊


眞情如魔


這個問題不是會和不會,是你有沒有選擇。要是我沒背景,沒學歷,沒能力的話,在工廠上班一個月拿3000元工資我是願意的。說一個我自身的經歷,在幾年前我曾經到東莞打工暑假工。


那個時候的底薪還沒有1720元,就一千出頭,但是對於當時的我沒有選擇。在進廠工作的過程中,也交到了很多朋友。有的到現在,還在聯繫,而且在這份工作中,也讓我知道了,以後要認真讀書,找一份好的工作。


在沒有選擇的時候,可以先到進廠上班。先把生活穩定下來,然後再另外找出路。在工廠的時候,可以考證,還可以在網上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比如:文案、寫作、PS等等,都是可以通過網上自學的。


每個人都想要輕鬆、工資高的工作,但沒有相對於的能力可能嗎?其實很多人的工資和能力是相匹配的,你拿到3000元的工資。說明你的能力還不夠,提升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


討喜的魚


在東莞辛辛苦苦一個月3000塊錢左右,你會來東莞進廠上班麼?



我的回答是:不會!為什麼呢?

第一,工資太低

現在真的是進廠3000到5000的工資,一抓一大把,我們這裡的最低底薪都1600了,加加班的情況下,一個月差不多也有3000到4000了!何況還要養家餬口,那邊的消費也比在老家的消費高,一個月3000,除了自己吃飯和生活開銷,一個月節省一點能落下個1800左右吧!現在1800能幹點什麼?



第二,離家太遠

如果沒有結婚的,去那邊可以見見那邊的風俗人情,長一下見識,但是,我是拖家帶口的,根本沒有辦法照顧父母和妻兒,孩子有個頭疼腦熱的,上班根本上不到心裡面去!

第三,技術含量低

在東莞一個月3000,我感覺是做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現在多少有點技術,不管在哪裡上班,就不止3000塊錢!



最後,我們都有手有腳的,只要不怕吃苦,對吃苦無所畏懼,會有高工資的工作等著你!

祝大家都能工作開開心心,掙錢多多!😁


焉能無情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打工者出門打工的目的。打工者的年齡段在20到55之間。20歲到30歲,屬於青年時期,流動性大,屬於不穩定人群。這一人群文化素質相對較高,發展野心偏大,估計3000的工資留不住人。30到40歲的,屬於有家有室,上有老下有小的情況。3000的工資誰也不會滿足,但是無奈,只能做下去,思想意圖大,都有今年做了,明年再說的不穩定因素。趨於去多留少。由於現在全國平衡發展的步驟比較快,其留在家鄉也能掙3000多的工資,再加其他在外因素(比如能在家照顧孩子老人)所以基本上這個年齡段的人要走光。現在很多工廠工人的實際平均年齡都在40歲以上。所以40到50歲的人在東莞長期打工的比較多。隨著家鄉的發展也會逐漸走掉。3000塊錢的工資已經無法吸引外來務工人員。50歲以上的,在工廠上班的少,基本都在保安公司。相對來說,工作的穩定性不高。總的來說,3000的工資,是把外來務工人員趕回家。沒有人為3000工資在東莞幹一輩子。因為幹40年買不起一套房子。從20算起,那就是60歲。一個人一輩子掙不到100萬不要緊,要緊的是人家一輩子掙50萬,還能買房娶老婆哦!再回頭看看東莞的消費,你呀,只剩感嘆……


虎吞中原


而第二,像一些年輕人,有些是存在著目標理想與追求的,甚至有些沒有結婚的,有些需要自己支撐整個家庭的,所以這類人的話對工資要求就相對要高。他們寧願幹一些苦點的活也不願像混日子一下拿著低工資過日子的。

我的建議就是,如果自己所在的廠裡每個月只能拿三千多,但是能學到很多東西的話,可以暫時進去,如果拿著三千多工資,卻是在混日子,或者只是每天虛度的話,還是建議去可以學到技術的廠裡。

實在不想學什麼技術的話,現今外面也是好多四五千工資的公司,所以這個還是要看個人的理想與追求了,最後祝你工作順利!!!


華之鋒a


如今進工廠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眼中沒得選擇的“選擇”,說句心裡話,如果真有更好的去處估計沒有多少人真的願意進工廠上班的。

但是話說回來,很多事情不是我們想當然就可以的,很多職業也不是我們想不去做就不去做的。所以如果真的進工廠一個月只有3000元,是去還是不去?公子認為還是要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做出最終的決定。

一、沒得選,只能選這個

我在上班的途中有時候總能聽到別人聊到某個人一個月拿著區區3千塊錢,每天累死累活的,為什麼不找個好點的工作?

每次聽到別人這麼說,我都想用菲茨傑拉德的說過的那句話回覆他們:

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請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優越條件。

也許在你眼中,掃馬路,進工廠當流水線工人等等這些崗位都是又髒又累的活。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尤其是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又沒什麼技能的人來說,這些“髒累”的崗位就是他們謀生和養活一大家人的必須要做的工作。

所以對於他們來說,再低的底薪和月收入他們都要去做,因為他們沒得選。

當然,這裡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一些想體驗生活的大學生和社會人士來說,進工廠也是可以嘗試的,只限體驗一次,體驗時間也不要太長。

二、有的選,儘量不要去工廠

如果你自身具備一定知識文化和技能,那麼這個時候無論如何都不要去工廠。可能有人會說,自己家的親戚在工廠一個月都最起碼有7、8千塊錢,但公子建議你還是要慎重,不要只被短期的利益給迷惑了。

1.工作容易被替代

工廠上班無非就是在一些流水線上工作,這種工作內容機械重複,基本上只要四肢健全的人,花不了太長時間就能全部掌握。而後面就是不斷地重複著這項工作,即使你比之前熟練了,那也只能說明你的動作更快了,並沒有產生更多創造性的價值。而這種工作崗位的“護城河”很淺,是極容易被未來的科技,例如AI給替代掉的。

2.缺乏核心競爭力

在工廠上過班的人都知道,這個崗位基本上都是吃“青春飯”。也正因為工作內容和職業發展都沒有成長的空間,所以也就是在剛剛進入這個行業時,年輕有精力這個優勢條件外,並沒有其他有助於提高職場核心競爭力的地方。缺乏核心競爭力的職場人,走到哪都只能去從事一些價值較低的崗位。

3.透支個人健康

在工廠上班,由於行業和崗位的特殊性,就會落下一些對身體損害較大的職業病。比如各種塵肺病,化學元素中毒,聽力受損等等。前期對於個人的健康透支較大,所以有不少工廠上班的工人,到了中年就會落下一身職業病。現在也有不少人對這方面有警覺,做了幾年後怕身體吃不消,就會轉行轉崗。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歡迎關注@焱公子,十年500強,專注寫職場,每天與你分享職場乾貨與成長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