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被曹操光腳相迎的許攸,之後為何又被曹操殺了?

oXom0_一葉知秋


許攸被殺意料之中的事情,這件事和他的為人有關。


許攸這人很傲慢,他的傲慢甚至直追禰衡,不過禰衡是腐儒之傲,人家許攸是有資本傲慢。


許攸是有真本事的,如果他不選擇投降曹操,大約曹操在官渡再堅持不了一個月了。


在官渡之戰初期,許攸給袁紹出過一個毒計,讓他派兵奇襲許都,把漢獻帝搶到冀州,這樣曹操就失去了討伐冀州的優勢。


但是袁紹沒聽,他要在正面戰場上,戰敗曹操,於是錯失了最後一個可以扳倒曹操的機會。



官渡之戰時,曹操壓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後方空虛,如果袁紹繞道後方使用奇襲,大概率會打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袁紹頗有點宋襄公的貴族氣魄,袁紹當時也是有底氣在正面戰場戰敗曹操的,他的兵力數倍於曹操,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如果沒有許攸這隻黑天鵝,大概率失敗的也會是曹操。


由於許攸投降曹操,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佔有大優勢的袁紹敗北。


許攸之所以棄袁紹投曹操,是因為許攸和袁紹的謀士審配不和,許攸貪財,他和袁紹去前線時,審配在後方抓住了他的家眷審問,對於許攸這種貪財的人,審配大概率是能問出很多黑料的,許攸覺得自己在袁紹這兒混到頭了,所以他連夜逃跑。


在官渡之戰前的建安二年,郭嘉在他的《十勝十敗論》中就說過,袁紹手下內鬥不止。



官渡之戰打響,聽說許攸跟隨袁紹來到前線,審配在老家鎮守,荀彧就告訴曹操這倆人不和,許攸早晚會反。



果然如荀彧所料。



許攸是個有點像賈詡的毒士。



他出的主意大多是絕戶計,比如火燒烏巢,殺淳于瓊。



但是許攸和賈詡又不同,賈詡很低調,知道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而且,賈詡知道什麼話,絕對不能說。


比如開玩笑的話,指著老闆的鼻子喊他小名,賈詡一輩子沒幹過這事兒,不管這位老闆是姓曹還是姓張,不管這位老闆年長還是年輕。


老闆就是老闆,是用來尊重的。


即使你和老闆很熟,曾立下貪天之功,也要記住這句話。


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比如許攸。



他當著眾人面,喊曹操阿瞞時,也許是為了向眾人表示自己和老闆關係非比尋常,所以他的結局也非比尋常。


此時的曹操還是那個曹操,但是心態已經變了,已經不是坐困官渡,聽到許攸來光腳丫子出來接他的曹操了,那時候別說許攸喊他阿瞞,就是喊他孫子曹操也會沒脾氣的臉笑成一朵花答應。


此時曹操已經戰敗袁紹,拿下冀州環顧天下已經很難看到對手了,正當曹操志得意滿之時,忽然身邊有人喊他小名:


“阿瞞,你不搭幫我,怎能入此門?”


曹操回頭發現許攸正拿鞭子指著自己的鼻子,曹操淡淡一笑,心裡卻閃過一道寒光。

許攸死在許褚手中,許褚那是曹操的衛士長,是曹操最親近的人。


所以許攸之死其實還是曹操的意思,而他死在,不知進退,這四個字上。


曹操不想當袁紹第二,所以表面上不會表現出對許攸的不滿,怕他在跑到劉表孫策那裡去,許攸就是個雷,已經把袁紹家炸的支離破碎了,曹操是不會讓他回頭再給自己一個王炸的。


既然如此曹操處理許攸就簡單多了,一個辦法是把許攸當大爺供起來,讓他在曹操治下橫行霸道,無人敢試其鋒芒。


另一個辦法是把這個雷提前爆掉,讓雷不成之為雷。


一代雄主曹孟德選擇了後者,不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的做人準則。




薛白袍


他是曹操的發小,兩人曾一起喝酒、吹牛,偷看小寡婦洗澡,是發小,更是好基友。他曾跟著曹操的對頭混過江湖,還出主意坑曹操,但後來他又迷途知返,跟著曹操混。對此,曹操喜出望外,光著腳去迎接著,他也不負眾望,幫著曹操建立了不朽的功業。然而,最後曹操卻將其殺死,難道是兔死狗烹,還是有其它更深層的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歷史的真相。

他就是許攸,今河南南陽人,年輕時,他與袁紹和曹操都是好友。這個許攸年輕時,也是一個熱血青年,曾與人密謀廢黜漢靈帝,匡扶漢室,還勸說曹操與他一起行事,但被曹操拒絕,最後事情敗露,許攸逃亡在外。後來,袁紹在冀州創業成功,逃亡的許攸就去投奔了袁紹,成為手下的重要謀士。

隨後,在袁紹和曹操兩位大佬爭霸的官渡之戰中,許攸先是為袁紹出謀,建議他派兵偷襲曹操大後方許都,奉迎漢獻帝乘機討伐曹操。這麼好的計策,但是並沒有被袁紹採納。不久之後,許攸的家人在鄴城犯事被袁紹手下的另一個謀士審配抓入監獄。許攸知道後大怒,連夜就棄袁紹而去,投奔了曹操。曹操聽到許攸到來的消息,直接光著腳,去營外迎接,曹操此舉也成為帝王愛才的一個典範。

隨後,兩人寒暄了一陣,才奔入主題,許攸指出了曹操缺糧、急需速戰速決的軟肋,並給曹操獻上了火燒烏巢的妙計,一舉扭轉了曹操在官渡之戰中的劣勢,大破袁紹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緊接著,許攸又獻計決漳河之水,佔領冀州。總之,許攸在曹操和袁紹的決戰中居功甚偉。按理說,曹操論功行賞,應該給予許攸豐厚的獎賞才對。然而,曹操最後卻選擇殺死了許攸。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兔死狗烹”嗎?

在《三國演義》中是因為許攸出言不遜,被曹操的忠實保鏢許褚這個二貨,一怒之下殺死。事後,曹操還假假惺惺地責怪許褚。實則,歷史上許攸完全就是曹操下令殺死的。在曹操佔領鄴城後,許攸自恃功高,就變得飄飄然了,屢次輕慢曹操,每次出席活動,不分場合,就直呼曹操的小名,還口口聲聲說如果不是自己,曹操是不可能取得冀州的。曹操聽了雖然心裡不爽,但表面上呵呵一笑。但這個許攸不知深淺,還不停地如此這樣,最後超出了曹操的忍耐底線,他有一次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有人向曹操告發,於是乎曹操將許攸給抓了起來,最後將其殺死。

歷史上許攸之死,不是“兔死狗烹”,而是許攸情商太低,自己作死。曹操一代奸雄,既有禮賢下士,寬容大度的一面,但也有暴虐性忌、多疑的一面。虧許攸還是曹操的發小,至死還弄不明白曹操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個許攸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在他的意識中曹操還是他一起可以肆意開玩笑的發小,但是此時的曹操已經是一個公司的大老闆,他需要在公司樹立自己的權威,然而許攸這個大傻子卻一而再的挑戰他的權威,這讓曹操的臉怎麼放呢?為了維護公司的穩定,曹操必須要殺死許攸這個異類。於是乎,許攸就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總之,許攸之死就是忘記了君臣之禮,太把自己當回事了,也太不把曹操當回事了,死有餘辜,咎由自取!各位,你們說呢?


密探零零發


曹操在三國時期的軍事地位非常高,這除了跟他的軍事實力關係很大外,跟他平時的行事作風也有很大關係。他這個人快意恩仇,活得率真,即使作小人也作真小人,而不是偽君子。在曹操身上發生了很多故事,這些故事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是因為曹操不拘一格的處事方式。許攸是曹操與袁紹兒時的玩伴,他來投奔曹操時,曹操高興得鞋子都沒穿就出來迎接,可最後卻親自下

話說許攸與袁紹、曹操從小一起玩耍一起淘氣,小時候在一起搞了很多惡作劇,感情可以說是非。袁紹家是四世三公,曹操的父親只是太監的乾兒子,袁紹的家庭背景比曹操那是硬多了,可當初他們在一起玩時,袁紹卻不是老大,搗蛋的事都是曹操帶著大家一起幹的,反而受欺負的總是袁紹,所以曹操對袁紹非常瞭解:“成不了氣候”。

曹操與袁紹長大後,大漢朝被奸人篡權,人家袁紹畢竟背景了得,很快拉起了自己的一支隊伍,兵強馬壯,曹操只能變賣家產,組建了一支只能小打小鬧的隊伍。人往高處走,許攸自然是跟著袁紹混。


中國人文歷史徽鑑


大家好,我是詩涵果果。

許攸許子遠是三國之中鼎鼎大名的人物,也是三國有數的頂級謀士,但是許攸持才傲物,不守主臣之禮,對曹操和許諸多有嘲諷,最終被許諸所殺,曹操則不痛不癢的責罵了許諸一番,此事就此翻篇!

許攸早期是袁紹的人,在袁紹一窮二白的時候,是許攸四處為袁紹奔走,出謀劃策,拉攏盟友,可以說在袁紹自立之初,許攸功不可沒,許攸在投奔曹操的時候曾經說過,袁本初無情寡義,當初的奔走之友最終都被袁紹冷落疏遠。

袁紹作為雄霸河北的諸侯,實力是所有諸侯之中最強大的,人口是最多的,土地是最廣的,人才是最盛的,依靠著自己四世三公的出身,為袁紹的強勢奠定了基礎。雖然曹操將大將軍印獻給了袁紹,但是作為昔日的好友,袁紹深知曹操的才幹,對於比鄰而居的曹操,雖然現在的實力比不上自己,但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尤其還是一隻可以擇人而噬的猛虎,所以,曹操就成了袁紹的心腹之患。史書記載袁紹非常看不起曹操,但是真實的袁紹可不像三國演義裡演的那個袁本初,三國志裡的袁紹是非常有才幹的雄主。出於對曹操的忌憚,袁紹很快下定決心對曹操用兵,盡起雄兵70萬。這就是史書上所記載的官渡之戰!

此時在袁紹處受了羞辱的許攸越想越氣,一不做二不休,乾脆的連夜投奔了曹操。曹操還在納悶許子遠怎麼深夜來拜訪自己了,很快,曹操琢磨出味來。興奮的曹操連鞋子都沒穿,趕忙出門迎接許攸,許攸本來受了一肚子氣,在看到曹操赤足來迎接自己的時候,心中著實感動了一番,也為自己的英明決定感到高興。隨後許攸感念與曹操對自己的尊重,又是初來乍到,急於用軍功換取自己在曹操帳下的立足之地,於是就像曹操建議,可用奇兵攻取袁紹的糧倉重地,數十萬袁軍的口糧就在離官渡不遠的烏巢,鎮守烏巢的守將是酒囊飯袋淳于瓊,曹操親率大軍夜襲烏巢,將袁紹的糧倉付之一炬。

官渡之戰最終以曹操的勝利而告終,在袁紹死後,曹操攻取鄴城的時候,也是許攸出謀劃策,獻計水淹鄴城,使得曹操得以佔領。

立下大功的許攸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在眾人面前直呼曹操小名,絲毫不在意尊卑之分,曹操礙於許攸有功於自己,不好出面阻止,但是在許攸的眼裡,就成了曹操的默認。在袁紹那裡,因為出身,許攸是不敢對袁紹這樣的,但是對曹操,小人得志的許攸驕傲之下露出了尾巴,認為曹操之所以有今天,都是自己的功勞,最終被激怒的許諸斬殺!


詩涵果果


袁紹這個人,可以說是三國中嚴重被低估的一個人,三國演義耳熟能詳,官渡之戰曹操踩著袁紹的聲名,名揚天下,官渡一戰大獲全勝,袁紹自此一蹶不振,隨後被掃進歷史的舞臺。

可事實上,卻不是如此。

袁紹雖然是四世三公之後,卻是庶出,相比於袁術,袁紹的起點也並不算很高。但是此人從小就很有心思,參與謀劃引董卓入京,一手將東漢朝局攪和的天翻地覆,可以說是東漢的掘墓人,也不為過。

為人寬和,善聚人心,靠著袁家的背景和自己的努力,統一河北,東漢末年諸侯並起,袁紹勢力當屬第一。官渡之戰,袁紹好謀無絕外寬內忌也好,驕傲輕敵剛愎自用也罷,都不是他官渡一戰大敗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許攸投敵。許攸因為一時之間受了委屈,又和營中將士不和,一怒之下投奔曹操,獻計偷襲烏巢火燒軍糧,使得袁紹不戰自敗。

雖然官渡一戰,袁紹損失慘重,但並未動搖根基,坐擁天下四州之地的他仍舊是東漢末年最強大的諸侯,曹操挾天子令諸侯的招式固然很好,但是袁紹之所以不屑於搶奪漢獻帝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足夠強大,強大到根本就不需要玩這些招式。有四州之地做根基,坐擁人望,勵精圖治一段時間,袁紹照樣又可以聚攏精兵強將,到時面對吃一墊長一智的袁本初,地盤少底牌少的曹操會更加的捉襟見肘。

事實上也是如此,官渡雖敗,可他回到冀州之後依舊平定了各地的叛亂。可惜,上天並沒有給他重振旗鼓再次問鼎天下的機會,建安七年,袁紹病故,由於袁紹素來德政寬和,去世之時,河北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親人一般。

倘若袁紹不早死,在當時人心其實還是向袁的。可最後四州之地最後落入曹操之手,還是他袁紹犯了一個大錯,他放任三個兒子,擁兵自重。就算如此,袁紹死後,曹操也花了整整七年,才將袁紹的地盤完全兼併,掃平北方。

而許攸,可不僅僅是幫助曹操打贏了官渡之戰,還獻計決漳河之水,將袁氏一脈的冀州城給攻下了,可以說這個昔日袁紹麾下的謀士,成為了袁紹勢力的掘墓人,在曹操剿滅袁紹統一北方的戰役之中,許攸當居首功。

許攸立下如此大功,狂妄自大恃功而驕,可以理解,可最重要的還是他沒有擺清自己的位置,沒有認清形勢,曹操已經不是當年他的那個可以插科打諢的發小曹孟德了,身為一方諸侯,又想氣吞山河君臨天下的曹孟德,誰都不能輕視他的權利冒犯他的威嚴,就算是居功至偉的發小許攸,也不行。曾經的發小之情,雪中送炭的恩情,都不能抵得上他屢次衝撞不知進退,昔日的跣足相迎,也比不過那君臣二字。

而且,在曹操統一北方之後,曹操的勢力今非昔比,智囊團比許攸要強很多的謀士也有很多,所以許攸的價值其實已經是十分有限了,而且許攸的性格狂妄自大,和曹操手下的將領謀士的關係都不是很融洽,根本容不進曹操的圈子,所以最後被曹操所殺,連個幫忙求情的都沒有。

當然,如果許攸是在劉備麾下,定不會出現這樣的悲劇,就連降魏的黃權劉備都可以善待其家人,所以許攸的死,其實和曹操的多疑暴虐也是有一定的原因。

因此,許攸狂妄輕浮,和曹操的手下人關係很差,情商很低,曹操多疑暴虐,所以才釀成了許攸這樣的悲劇。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確實是言之鑿鑿啊。


木劍溫不勝


許攸,字子遠。他曾經在年輕的時候,就和袁紹、曹操的關係很好。後來許攸投奔袁紹,成為了袁紹賬下的一個謀士。東漢末年,時局變化很快,後來袁紹和曹操關係交惡而有了官渡之戰。


當時袁紹的實力是遠大於曹操的實力,許攸作為袁紹的謀士,於是就給袁紹獻計,許攸的計策是先克許都後擒拿曹操,但袁紹卻要先擒住曹操,所以袁紹就不採用許攸的計策。

而那時剛好許攸的家人觸犯法紀而被抓,許攸知道後,於是就投向了曹操。因為許攸曾和曹操的關係不錯,所以曹操是知道許攸的才能的,同時許攸原本是袁紹賬下謀士,那許攸就知道很多袁紹軍營的虛實。

故而當曹操知道許攸來投時,曹操非常高興、激動,可謂是赤足而迎。之後許攸就為曹操獻計,為曹操訂下偷襲袁紹屯糧之地烏巢的計策。糧草是戰爭中取勝重要的因素之一,袁紹軍糧草一旦被襲,那就是給袁紹帶來很大的危機。


曹操聽許攸的計策後,非常高興並且施行。最終袁紹因為烏巢的被襲,從而袁紹大敗。許攸在官渡之戰中,對於曹操能取勝打敗袁紹,可謂是功勞很大。但是後來許攸還是被殺了。

那曾被曹操赤腳相迎的許攸,之後為何又被殺了呢?

許攸之所以被殺,是和立下大功有關的,因為許攸覺得自己功勞大,所以就恃功而傲,如此許攸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因為袁紹大敗後,曹操後來又佔領冀州,而許攸覺得自己功勞高,所以就對曹操頗為輕慢,當時曹操的身份非常尊貴,但是許攸卻經常不分場合的叫曹操的小名。並且還說過,沒有他許攸,曹操是得不到冀州的。曹操雖然表面上不生氣,但是心中卻對許攸頗為不滿。後來又有人告發許攸,最終許攸被抓後而被殺。


中孚鑑


我是生活問道。

《三國演義》中有句很著名的話“亂天下者,何進也!”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明明一個衙役就能解決的十常侍問題,何進偏偏要引狼入穴,這匹狼就是董卓。

董卓的強勢入京,把持朝政,在東漢末年也不是新鮮事,但是董卓不知死活的鬧了一出廢立皇帝的事情。將雖然年幼,但是名正言順而且沒有犯下過錯誤的少帝劉辯廢除,新立了陳留王劉協為新君,也就是東漢的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


為什麼說這件事呢?因為這件事在不久前也有人謀劃過。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冀州刺史王芬想陰謀廢黜漢靈帝,另立合肥候(具體的名字不知道,有沒有這個人還是另說呢)。和王芬一同策劃這件事的,就是許攸。

許攸自幼與曹操交好,深知曹操才華出眾,因此勸說曹操一起行廢立之事。被曹操果斷拒絕,曹操告訴許攸:“廢立之事,天下之致不詳也。”從那時起,曹操就離的許攸遠遠的。

後來事敗,荊州刺史王芬自殺,許攸跑的及時,逃到袁紹那裡做了謀士。


但是許攸不甘寂寞,在袁紹處依舊沒有放棄政治上的宏偉大略,他認為自己是個可以改變天下大勢的人。在許攸的忽悠下,袁紹也動了心。

袁紹真正行動是在曹操舉義討逆失敗後開始的,而理由是許攸為他提供的“朝廷幼衝,逼於董卓,遠隔關塞,不知存否。”(《後漢書.劉虞傳》)因此,袁紹準備另立新君,人選是幽州牧劉虞。這件事無論成敗,實際上都是分裂天下的背祖之舉,身為漢室宗親的劉虞斷然拒絕。


而這件事,在許攸的建議下,袁紹主動找到曹操,想拉他入夥。但是曹操的主張是天下的統一(實際上曹操畢生也都在為統一忙碌),而不是分裂。從這兩件事,曹操不但看清了許攸,也看清了袁紹。也許,正是從那時起,曹操就下定決心要剷除袁紹了。原本從小要好的三個人,終於因為政見不同,走上了極端的兩個方面。

許攸在袁紹處過的還算是風生水起,一是確實有真才實學,二是從小就是朋友,相較於他人總是親切些。而且,曹操打心眼裡瞧不起許攸,可許攸還認為曹操是當年的曹阿瞞呢!


官渡之戰是三國曆史中第一場轉折性的以至弱對至強的對決。開戰之處,沒有幾個人認為曹操可以取得勝利,雖然有郭嘉的十勝十敗論為曹操打氣,但雙方實力的差距不是一番言論就能抹平的。

袁紹不聽從田豐和沮授的建議,而是更側重許攸的殺雞牛刀,速戰速決的戰法。其實,這個打法對於兵強馬壯的袁紹來說,也並非是錯誤,因為之前無論是韓馥還是公孫瓚都是這樣被打敗的。

袁紹和曹操採用了相同的打法,曹操前期在白馬和延津取得了勝利,並且殺死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文丑。但是面對強大的袁紹,曹操實在沒有辦法取得計劃中的速戰速決。袁紹也同樣無法一舉消滅曹操,雙方都被迫採用了持久戰的戰術。

袁紹耗得起,兵精糧足,沒有後方之憂,即使對峙防守也是佔據了主動的一方。


曹操可耗不起,首先是糧草接濟不上,兵員實力懸殊,最可怕的,他的心腹大敵劉備並沒有剪除,荊州刺史劉表蠢蠢欲動,再往南還有同樣窺覷天下的東吳孫策,哪一個趁這個時機發動進攻,曹操都勢必一敗塗地。曹操在給荀彧的信中透露出了自己想要撤兵休戰的想法,被荀彧婉言規勸,並且告訴曹操“……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荀彧所說的“必將有變”指的就是袁紹原有計劃被挫敗,肯定會影響到下一步戰爭決策。


果然,原本主張速戰速決的許攸因為戰事受挫,逐漸失去了袁紹的信任。做為這場戰爭的兩位主要人物的猜忌終於影響到了戰爭的走向。

許攸在俘獲了曹操催辦糧草的信函後,敏銳的感覺到戰勝曹操的機會來了,於是向袁紹建議:“曹操屯軍官渡,與我相持已久,許昌必空虛。若分一軍星夜掩襲許昌,則許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糧草已盡,正可乘此機會,兩路擊之。”

但是袁紹不但不聽許攸的建議,反而因為內部的不和懷疑許攸勾結曹操,將許攸趕了出去。本來想一死明志的許攸在隨從的勸說下,果斷的投奔了曹操。


與袁紹不聽許攸的建議錯過了消滅曹操的絕佳時機不同,曹操立刻就想起荀彧信中“必將有變”這幾個字。已經處於懸絲一線的曹操就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連鞋都來不及穿好就去迎接許攸的到來。曹操的這番舉動令許攸大為感動,他認為曹操現在位極人臣,對他行如此大禮實在不妥。但是曹操一句話就讓許攸感激涕零“公乃操故友,豈敢以名爵相上下乎?”這句話,現在許攸面前的就已經不是位極人臣的曹操,而是小時候一起玩耍的曹阿瞞了。

許攸毫不隱瞞的說出了戰勝袁紹的方法,那就是奇襲烏巢。烏巢乃袁紹補給重地,一旦烏巢丟失,袁紹大軍不戰自潰。曹操親自率領五千人馬奇襲烏巢。果然如許攸所料,烏巢守衛將領淳于瓊酒醉誤事,沒有進行絲毫抵抗就被曹操得手。

隨著烏巢的失守,袁紹大軍不戰自亂,張郃、高纜兩位大將也歸降了曹操。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決定性勝利。

在曹操手下效命的許攸充分發揮了他的才智,攻打冀州時獻計掘漳河水淹城,使曹操順利攻下了冀州,並且俘獲了袁紹重臣審配、陳琳。

本來以許攸的才華如果兢兢業業,低調為人的話,總有他施展才華的空間。曹操成大事者,連痛罵他的陳琳都能留用,寫信通袁紹的諸多大臣都可以既往不咎,又怎麼會容不下一個沒有什麼傷害的許攸?

許攸在官渡生死存亡之時捨命相投,讓曹操起死回生,曹操也是記得的。但是記得和舊賬是兩回事。

許攸聰明才學毋庸置疑,但是政治頭腦一如既往的小白。他心裡的曹操還是當年那個曹阿瞞,這才是他致命所在。

曹操何許人也,他放任許攸放肆,其實就是宣判他的死刑。果然,許褚盛怒之下當街斬殺許攸,既堵了許攸無遮攔之口,也還了浴血奮戰的眾軍士一個公道。

要說怪,就怪許攸這張口無遮攔的嘴吧! 自從許攸聯合王芬想要廢立新君之時起,在曹操心中就沒有了許攸的位置了。當袁紹在許攸的唆使下準備另立新君時,曹操就已經判了許攸死刑了。

其實,許攸死的真的一點也不冤!


生活問道


許攸之死,主要是因為覺得自己把烏巢火攻的計謀告訴了曹操,才導致袁紹戰敗,自己的功勞比任何人都要大,而且從小跟曹操認識,有功勞之後不把曹操放在眼裡,這時候曹操已經是丞相,許攸還不知禮數,結果就被殺了。


全民獵殺老年人


恃才傲物,居功自傲


瀚海無波9


夏天過去了,要扇子幹什麼?許攸已經是完成了歷史使命,說出袁紹的軍情,曹操火燒烏巢,官渡之戰已勝,許攸已無用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