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意大利“雪上加霜”經濟被歐盟歸為“過度失衡”

中新網布魯塞爾2月26日電 歐盟26日依據“歐洲學期”機制發佈成員國經濟評估報告,新冠肺炎疫情吃緊的意大利“雪上加霜”,經濟被歐盟歸為“過度失衡”。

這份報告當日隨歐盟委員會“冬季學期”報告發布。自2011年啟動“歐洲學期”機制,歐盟每年都會按“學期”發佈一攬子報告和建議,以此監督指導成員國宏觀經濟政策,化解主權債務危機等風險。

評估報告稱,去年12月歐盟委員會“秋季學期”報告認定13個成員國存在經濟失衡風險,最終經深入調查,意大利、希臘、塞浦路斯三國經濟被歸為“過度失衡”,德國、愛爾蘭、西班牙、荷蘭、法國、克羅地亞、葡萄牙、羅馬尼亞、瑞典九國經濟被歸為“失衡”,保加利亞經濟則脫離“失衡”序列。

具體而言,報告指儘管意大利勞動力市場逐步改善,但宏觀經濟前景疲軟,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2018年意大利GDP實際增速為0.8%,2019年降至0.2%,2020年和2021年料為0.3%和0.6%。

報告稱當前意大利基礎設施類等公共投資低於金融危機前水平,生產力增長遲緩,拖累經濟復甦步伐;另一方面,雖然2019年意大利引入的最低工資計劃和大幅降息之舉有望為家庭開支提供支撐,但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仍低於金融危機前水平,內需依然不振。

報告強調,意大利要想降低債務規模,解決經濟過度失衡問題,關鍵在於提高生產力,釋放經濟增長潛力。目前意大利需大幅推進結構性改革,實施穩健財政政策,有針對性地進行投資,從而推動數字化和綠色經濟轉型,確保經濟可持續增長。

在希臘2009年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後,歐盟一直對意大利經濟“過度失衡”問題格外警惕。26日的報告稱,2018年意大利債務佔GDP比例為134.8%,2019料增至136.2%,2020年增至136.8%,2021年進一步增至137.4%,如此龐大的債務規模是意大利經濟疲弱的一大成因。

2018年由於意大利執意提高財政赤字佔GDP比例,歐盟曾“史無前例”將意大利2019年預算案駁回。當時歐盟援引意大利2017年債務規模(債務佔GDP比例為131.2%)指出,2017年意大利相當於每人負債3.7萬歐元,利息支出約655億歐元,相當於GDP的3.8%,其債務規模不僅在歐元區僅次於希臘,在全球也極為可觀。(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