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苗急不得,1988甲肝大流行,看似疫苗一年問世,其實他共用了12年

1988年春,上海爆發甲肝(黃疸肝炎),短短3個月時間,近30萬人感染。此次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帶有甲肝病毒的不潔毛蚶。今天介紹的科學家,他在上海甲肝大流行的十年前就開始研究甲肝病毒,憑藉著十年的積累,在上海甲肝大流行爆發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成功培育出甲肝減毒活疫苗,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他被人們稱為甲型肝炎的"剋星",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省醫學科學院名譽院長毛江森。

疫苗急不得,1988甲肝大流行,看似疫苗一年問世,其實他共用了12年

毛江森(圖片源於中國科學院官網)


醫學科研,救死扶傷

1934年,毛江森出生於浙江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1956年,他畢業於上海第一醫學院醫學系,被分配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從事病毒研究工作。對科學研究的嚴謹與熱忱,讓他得到了在我國醫學病毒學奠基人黃禎祥帶領下開展干擾素研究的機會。干擾素是一種具有抑制細胞分裂、調節免疫、抗病毒、抗腫瘤等多種作用的細胞因子。它能誘導細胞對病毒感染產生抗性,通過干擾病毒基因轉錄或病毒蛋白組分的翻譯,阻止或限制病毒感染。

兩年後,黃禎祥和毛江森發現了利用雞胚細胞系統能夠穩定地生成干擾素。由此,他們開創一個新的病毒-細胞干擾產生系統。

20世紀70年代後期,毛江森在在杭州郊區的一個村子做流行病調研。他發現村裡近半數人都患了黃疸肝炎(甲肝)。看到甲肝病毒如此肆虐,他決定"一定要消滅甲肝病毒",研究攻克甲肝病毒的"靈丹妙藥"。

疫苗急不得,1988甲肝大流行,看似疫苗一年問世,其實他共用了12年

毛江森在實驗室

於是,已在病毒學耕耘了20多年的毛江森,開始轉向甲肝研究。毛江森和助手奔走在杭州、紹興等市郊區,收集黃疸肝炎患者的糞便,因為病毒就潛藏在患者的糞便裡。

一小包一小包的糞便樣本,總量足以裝滿兩大冰箱。

為了觀察甲肝病毒是否被成功分離出來,毛江森和助手還專程趕到河北醫學院借用電子顯微鏡觀察病毒。當夜,他們就在電鏡下看到了被分離出的甲肝病毒圖像。

毛江森的夫人說,那些年,不管是節假日還是工作日,毛江森都一頭扎進實驗室,直到半夜才回家。

毛江森分離出了甲肝病毒後,又發現紅面猴和恆河猴對甲肝病毒有感染與免疫反應,從而建立了動物模型,他還證明了甲肝病毒的隱性感染性。

4年研究甲肝病毒、4年培育毒種、4年研究工藝,毛江森用12年時間成功研製出甲肝減毒活疫苗。1991年,世界上唯一的甲肝減毒活疫苗,從他領導的實驗室裡問世了。臨床使用表明,毛江森主持研製的甲肝減毒活疫苗安全有效,居國際領先地位。

疫苗急不得,1988甲肝大流行,看似疫苗一年問世,其實他共用了12年

中國第一張甲肝減毒活疫苗照片


1992年,衛生部批准批量生產和大規模使用該疫苗,使我國甲肝發病率以年均20%的速度下降,中國甲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該疫苗也成為我國第一株出口的疫苗。

毛江森回憶說:"自己的任務就是為消滅甲肝打下基礎,現在可以說做到了。"

疫苗急不得,1988甲肝大流行,看似疫苗一年問世,其實他共用了12年

毛江森心繫科研一線,觀察指導


流感病毒肆虐,正確引導救治

2003年4月,SARS疫情爆發。毛江森作為病毒學領域的專家,他用科學的分析方法研究了SARS的臨床及流行特徵,又對過去三十年發現的新病毒和文獻資料進行回顧,提出病源很可能來自野生動物,指出了研究SARS發病與免疫機制的重要性。

疫苗急不得,1988甲肝大流行,看似疫苗一年問世,其實他共用了12年

院士毛江森接受浙江之聲記者採訪


同時,毛江森提出了切實可行且有效的預防手段和阻絕措施,並將這一思想普及給大眾,對防治SARS病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使疫情不再進一步大規模擴散。

近50年來,毛江森所研究的"平民"甲肝疫苗造福了數億人,他還分別在《中國科學》、美國《JID》、英國《Vacc-nie》等著名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80多篇,取得了豐碩的科研和成果。如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疫情爆發,他在甲肝疫苗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為現在疫苗研製所借鑑。

毛江森

(1934.1-)

醫學病毒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參考文獻:1.《毛江森:一生與傳染病毒作戰的院士》,科學24小時2.《誓為蒼生驅瘟神——記甲肝疫苗研發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毛江森》,浙江在線3.《改革開放40年特稿 |"甲肝剋星"毛江森:沐浴在科改的春風裡 》,科技金融網4. 本文圖片來源於浙江之聲(除備註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