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淺談《論語·為政篇》: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就好像車上的轅木與橫木之間,如果沒有了靈活的接榫,無論大車小車,試問如何能夠走呢?”

淺談《論語·為政篇》: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

本章講的是“信”。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信”,指的信用,即要言而有信,說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到;“可”,可以,此處指的是能夠做什麼,或者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孔子這一句話,直接把“信”的觀點,提升到了人生的定位與成就這樣的高度之上,充分顯示出他對“信”這一品德的重視。

“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大車”,指的是牛車,專門用來裝卸重物的車;“輗”,大車車轅與橫木連接的關鍵;“小車”,指的是輕車,古代的輕車,一般是四匹馬拉動的,用於獵車、戰車以及平常乘坐的車;“軏”,小車車轅與橫木連接的關鍵。

孔子這一句話,是採用了類比的方法,通過大車與小車之上一個關鍵的部位——輗和軏,來比喻“信”這個品德對於每個人的作用。

“信”,貫通於人心之間,是人與人相處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沒有“信”的支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

淺談《論語·為政篇》: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

01.貪利

在個人的利益得失面前,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信譽,不講究信用,那麼他就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其他人的感受,表現得自私自利。甚至會不顧良心,鋌而走險,最終做出違背道義法律之事。

02.失節

沒有信用之人,在與別人相交的時候,可能會為了自己內心的打算和想法,而對別人阿諛奉承、卑躬屈節,以此達到自己心中不可告人的目的。對待那些不如自己,或是有求於自己的人時,便會頤指氣使、目中無人,想要藉此來表現出自己的地位、作用。而這些都是失節的表現。

03.易怒

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總是習慣於把責任推卸出去,不願意主動承擔。當別人的意見與自己不同時,便想要通過發脾氣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甚至藉此掩蓋自己的過失和責任。特別是對於自己親近之人時,這種易怒的情況,表現得尤為明顯。

淺談《論語·為政篇》: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真不知道他怎麼處世

04.失諾

一般來說,君子一諾千金。然而,如果沒有“信”的支撐,就會輕易地對別人許諾,但在需要兌現自己的承諾時,卻會想方設法進行推卸。即便有的時候,自己想要去堅守自己的承諾,但稍微遇到一點困難之後,便不能堅持,隨隨便便就輕易地食言。

所以,“信”之一義,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除了加強學習之外,還必須堅守對道德的信仰,重諾守諾踐諾。對人以實、遇事要真、處世要誠,時刻牢記:“君子之德,必須一諾千金”的道理。對於自己向別人許下的事,絕不輕易違背,做一個靠譜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