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只要出现这4个信号,说明血管已经堵塞了,化血栓、防心梗这样做

血栓,通俗地讲就是“血块”,它像一个个的塞子,堵塞住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通道,导致相关脏器血供不足。研究表明,因血栓性疾病而死亡的人数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51%,如何发现血栓的早期症状,尤为重要。


什么是血栓?

只要出现这4个信号,说明血管已经堵塞了,化血栓、防心梗这样做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易造成突然死亡。


因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血管为什么会“堵”?


只要出现这4个信号,说明血管已经堵塞了,化血栓、防心梗这样做


一根水管如果不注意清洁,就可能会被杂质、沉淀物堵住导致水无法流出,时间长了水管就会生锈。


我们的血管也是一样,把全身所有的血管连起来,全长有15万多公里,可以绕赤道4圈。这么长的血液管道,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堵塞,形成血管病变。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脑梗塞、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4个信号提醒你被血栓“拴”住

只要出现这4个信号,说明血管已经堵塞了,化血栓、防心梗这样做

1

睡觉流口水


如果家里的老人经常在睡觉时流口水,而且总往一侧流,就要注意可能有心脑血栓的风险。这主要因为脑血栓会造成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


2

出现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清晨起床时发生最多。


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如果在1~2天中出现5次以上的眩晕,或在过度劳累、洗澡后也出现头晕感,就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了。


3

肢体麻木


当感到腿部有点麻时,你可能会以为是压到了。但是如果长期出现这种症状,也有可能是由于心脏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进入了动脉所致。腿动脉栓塞后,这部分肢体就会缺血,皮肤会变白、温度会下降,甚至连足背的动脉都触摸不到。


4

胸闷胸痛


如果长时间不运动,或整天保持一个坐姿,血液在静脉中就很容易形成凝块。更严重的是,这些血凝块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流到肺部。


如果血栓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很容易在肺动脉较大的分支,甚至是主干上堵住,从而导致肺梗塞。人在这时候就会出现咳嗽、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猝死。


那么平时我们如何预防血栓呢?


只要出现这4个信号,说明血管已经堵塞了,化血栓、防心梗这样做


学会以下6招,化血栓、防心梗。


1、适量运动


血液之所以粘稠,是因为体内太多代谢废物排不出去。运动可以提高代谢水平,加速血液循环。长期坚持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减肥瘦身,还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2、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稀释血液的粘稠度,最好选择二十度左右的白开水或者淡茶水,效果更佳。


3、多吃豆类


豆类中含有一种软化剂,它可以软化血液中的胆固醇颗粒,改善血液粘稠度,这种物质叫卵磷脂。很多保健品宣传可以控制胆固醇,稀释血液,它们添加的物质就是这种卵磷脂。


4、少吃动物肝脏及甜食


动物肝脏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血粘度高的人最好少吃。动物肝脏里含有胆固醇,这会加大血液粘稠度。此外,一些甜食,特别是人造糖类,含有大量的甘油三脂、反式脂肪酸,都会使血粘度增高。


5、控制饮食


营养过多,摄入能量过多,血液中的脂肪和糖类会变多。控制饮食,吃饭吃到七八分饱刚刚好。


6、释放压力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听音乐、玩游戏、打球、朋友聚餐、看喜剧电影,这些都是释放压力的好方式。心情美丽了,血液自然会健康。


以上所说的只是平时的一些预防保健方法,对于高血压、肥胖、糖尿病人群,尤其是一些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应该定期检查自己的血液粘度,如有异常,应及时服药治疗。

请点击文章右上方的红色「关注」按钮关注我!

八百方健康说每天为您推送各种专业健康的知识,让你了解更多的健康资讯,走出用药误区!旨在成为您身边的健康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