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失敗與偉大,未必代表著標準答案

創客筆記 |失敗與偉大,未必代表著標準答案

筆記撰寫者:以見科技創始人 羅鋒

“《斯通納》。我們大多數人,有對生活的憧憬,亦有或大或小的失敗,也有內心深處各自不同的堅持。對每一個生命個體而言,失敗與偉大,未必代表著標準答案。

但希望都能如書封所寫:即使不能擁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過完整的自我。”


創客筆記 |失敗與偉大,未必代表著標準答案

《斯通納》

《斯通納》是一部非常小眾的小說,作者是美國作家約翰·威廉斯。同樣是美國小說,它沒有《了不起的蓋茨比》那種精緻的哀愁和貴族氣息,沒有《漫長的告別》的豪放隨性,也沒有《麥田裡的守望者》般激烈的憤世嫉俗。它是如此毫不起眼,乃至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


它無法給你某種實用的生活建議,或者有關生命意義的真相,它只能給你帶來一種細微而深遠的惆悵,片刻平淡而又親切的人生瞭望。它無法給你注入強勁的活力,卻能帶來些許安慰——在無處不在、時時冒頭的虛無中,我們並不孤獨。


它是一部普普通通的人物傳記,在某種程度上,它也是你我的傳記。


主人公威廉·斯通納出生於一家農場,於1910年進入密蘇里大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正激烈行進的時候,獲得了自己的哲學博士學位。隨後他成為母校的一名助教,並終生在這所大學執教,直到死去。並且到死也沒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級別。學生不記得他,同事不關心他,他就像從來沒有存在過一樣。


這樣平平無奇,沒有激起絲毫波瀾的人生,在一些野心家眼中或許可以稱為“失敗的人生”。


斯通納完全明白自己的“失敗”。在一次好友聚會上,其中一位好友馬斯特思發表了針對大學本質的一通講話,犀利地指出“大學就像一個庇護所,是給那些體弱、年邁、不滿以及失去競爭力的人提供的休養所”,並且對斯通納坦然評價道:


“你同樣因為失敗而與世隔絕;不會跟這個世界拼搏。你會任由這個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來,你還躺在這裡納悶,到底做錯了什麼。因為你總是對這個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沒有那個東西,它也不希望如此。你在這個世界沒有安身之地。”


這番評價一語成讖,成了斯通納一生的寫照。天性羞怯、內向的斯通納似乎總是命途多舛:笨拙卻成功地求婚了自己一見鍾情的女子,結果證明那是一場失敗的婚姻;作為大學教師的工作漸入佳境,從中為自己找到了激情與尊嚴,卻因為一次意見分歧被升遷的同事終生刁難;因為命運的邂逅,結識了唯一能理解自己、給予自己精神告慰的情人,這對靈魂伴侶也因為同事的施壓而不得不忍痛分別。


創客筆記 |失敗與偉大,未必代表著標準答案


這些磨難並非一招致命,甚至在初期展現出希望的曙光,而在之後才將絕望與衰落緩慢注入人心。半生之後,斯通納在日復一日的、與世隔絕的孤獨中,習慣了與存在的虛無相伴。


“他發現自己有些迷茫,自己的生活是否值得過下去,是否有過生活。他認為,這是在某個時候所有人都會想的問題。這個問題隨之會帶來某種傷感,不過這是一種整體的傷感,他想跟自己或者他的特殊命運沒有多大關係。


他相信,這個問題是這些年日積月累中來的,是從各種偶然事件和限制中來的,是從他開始對這些東西的領悟中來的。他努力獲得的小小學問啟發自己達到了這樣一種認識:從長遠看,各種東西,甚至讓他領悟到這點的這份學問,都是徒勞和一場空,而且最終要消解成一片他們撼動不了的虛無。


我們很難說斯通納是一個軟弱、消極的人,因為我們自己就時時經歷著同樣的困擾,看著旁人帶著同樣的表情,正如寺山修司的小詩:


站住!

人人都是一張

彷彿揹負著重物的臉


對自身存在意義的追問是每個人都無法繞開的人生一環,對於天生道德質地嬌柔的人群來說,它過早地降臨,直至對其整個命運產生影響。在困苦、貧賤、荒涼的一生中,他們深深洞悉人類的這種共同痛苦,但他們只是在不為人知的角落獨自傷心損耗,毫不聲張。


斯通納就是這樣一個人。沒人能嘲笑他的“失敗”,因為人人都是西西弗斯。


創客筆記 |失敗與偉大,未必代表著標準答案

最後,斯通納在衰老、病痛、虛弱中走向了死亡。他回想了自己這一生中落空的希望:兩個好友一個在蓄意的自我毀滅中死於戰爭,另一個退縮進生活的序列;最終得到了婚姻的平靜,卻又為時已晚;擁有過愛和激情,然後又放棄了;做了一輩子教師,夢想著正直與絕對的純潔,而在他人眼中始終是一個冷漠之人;想在歲月的盡頭找到智慧,到頭來只收獲了無知……


但在彌留之際,他卻突然意識到,這些在他看來似乎很重要的失敗,和他曾經度過的生活相比,是多麼微不足道。他想到,他就是自己,他知道自己曾經是什麼樣的人。


那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同樣借用馬斯特思在那次好友聚會上發表的講話:


“即便像我們這樣不堪,也比外面那些人強,滿身汙穢,比那些外面世界的渾蛋強。我們不做壞事,我們心口一致,我們為此得到報償,這是一種天然美德的勝利,或者快他媽的接近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