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每天10分钟,读《论语》,涨姿势(8)

生活中难免有很多纠结,尤其是情感问题,“礼”有用吗?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今释】讲信用要合于义,承诺才可兑现;恭敬要合于礼,才能远离耻辱;坚持真理、原则(因),但又不失温情,也就可信可亲而值得宗仰了。

【讨论】

1、拍板不是拍脑门,要有程序(“礼”)。

  • 誓不轻发,诺不轻允。
  • 承诺,要经过充分的思考论证和评估,包括反复自评和他评,确认其正当性和可行性(义),然后拍板定案,最后宣誓公布,这就是程序,就是“礼”。
  • 承诺发出,就要真诚践行,不附加任何其他条件或利益交换。


每天10分钟,读《论语》,涨姿势(8)
  •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是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新冠病疫挡不住我们的脚步,2020年注定不平凡。

2、见贤思齐,也要讲“礼”

  • 对偶像、榜样,不能失去自尊,不能迷失自我,不可妄自菲薄,也不可神化美化。
  • 叭儿狗或洋奴式的学习,越学越槽,祸国殃民。
  • 有些疯狂粉丝,服毒自杀、打砸抢打群架等等,把追星变成作践,实不可取。

3、面对情与法、公与私的矛盾,更要循“礼”而行。

每天10分钟,读《论语》,涨姿势(8)

(国画 赵氏孤儿)

  • 个人私情是客观存在的。大跃进年代,追求绝对无私,当时树立的英雄形象都是“高大尚”的同款泥塑,荒唐至极。
  • 无情未必真豪杰,法不容情亦有情。把程婴隐匿赵氏孤儿和荆轲刺秦对照,同为义士,一个智慧又温情,另一个显得简单粗暴。可见,“礼”中有真情、良知、良心。
  • 反过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私情也不能凌驾于法理之上。
  • 礼”是高级的生活智慧,是情与理、法、义的恰当平衡,遇到棘手问题,以礼而行,就可避免重大失误或减少遗憾。

4、“礼”是被生活实践检验的、为群体认同的规则。

5、“礼”反映了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在成长阶段不能把“礼”当做点缀或形式,“礼”关乎到人生的高度、宽度和亮度。

【总结】

  • 用“礼”要讲分寸,讲究合情合理,达到真情放送、传递正能。
  • 做一件漂亮事容易,做一辈子漂亮事很难。学礼用礼,干得漂亮,活得敞亮。

至此,本篇已经展现了学习的本质、目标、态度等,那么,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常见的困惑?又如何解决呢?请继续读《论语》,涨姿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