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中国的全面复兴是不争的事实,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研等各个方面,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是一头雄狮,苏醒过来之后,必然问鼎世界。

在中国走向全面复兴的历史窗口,我们也有必要深度反思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以来中国的落后和屈辱,探索背后的原因。不得不承认,19世纪以来的百年屈辱是文化落后导致的,无数的思想家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对这个问题已经有非常精深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想要从文化迭代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东方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久远。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东方就产生了足以影响世界、彪炳史册的伟大的思想家群体。他们的名字直到今天仍然如雷贯耳,那就是风华绝代的先秦诸子。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孙子、荀子、韩非子,这些伟大的思想家群体,点亮中华大地,照亮历史人文,闪耀文化天空,是中华灿烂文化的创造者和奠基人。他们的卓越贡献,让中华文化根植深厚,万古流芳。

遗憾的是,或许由于先秦诸子泰国伟大杰出,给后人带来不小的压力。先秦的文化勃发、人才辈出、巨星云集之后,竟然走向了万马齐喑究可哀的窘况。后辈学人再也难以出现可以比肩先秦诸子的伟大人物。董仲舒、韩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人,虽然对于中国的思想发展有所贡献,但是,他们的理论水平、思想高度、理论建构还是无法与先秦诸子相提并论、等量齐观。先秦诸子的灿烂辉煌后继乏人,是中华文化的大不幸。从那以后,中国人慢慢丧失了锐气和创造力,开始禁锢思想,抱残守缺。到了19世纪,男人抽大烟,女人裹小脚。这个民族的到了最最衰落的时候。果然,1840年庚子年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不堪回首的百年屈辱。积贫积弱,一路溃败。让这个民族从曾经的辉煌走向了无尽的衰败。教训深刻,代价惨痛。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我们再来看看西方文化的历史进路。与东方一样,西方在两千多年前也产生了一大批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人物。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伊壁鸠鲁等,在轴心时代,这些伟人的历史贡献、智慧思想同样值得铭记。希腊和罗马,让整个西方的文化有了源头活水。

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后,漫长而黑暗的中世纪开始了。西方人在愚昧与困窘中沉溺千年。东方的辉煌与西方的衰落形成强烈对比。鼎盛时代的大唐帝国成为不折不扣的世界中心。被宗教耽误的西方却裹足不前,原地踏步。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但是,文艺复兴之后,科学、文学、艺术、哲学诸领域都逐渐摆脱宗教的镣铐,走向繁荣和复兴。还产生了很多超越前人的伟大人物。举例来说,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科学规则曾经牢牢统治着西方。但是,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推陈出新,彻底颠覆前人的学说。西方的厉害之处在于,轴心时代的辉煌过去之后,尽管经历了中世纪的漫长黑暗,

但西方走出了中世纪,不但找到了历史进步的方向,还不断取得超越古圣先贤的成就。在哲学领域,笛卡尔、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不断超越突破,成为新的高峰。他们取得的成就完全可以比肩甚至跨越柏拉图和眼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领域,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孟德斯鸠也不断打破前人的窠臼,突破创新,大有超越古人的志气和风范。也就是说,西方文化在轴心时代和中世纪之后,没有裹足不前,没有不思进取,而是另辟蹊径,柳暗花明,废旧立新,再创辉煌。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东方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重视政治哲学和人伦礼教,过于关注现实的眼前的利益,功利主义的气味很浓厚。钱钟书说,早熟的代价是早衰。此言非虚,一语成谶。西方文化是一种进取的文化,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不信邪,不盲从,不法古,认死理,敢于否定前人,敢于质疑先贤。而且,西方文化没有那么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他们也关注国计民生,也关注幸福生活。但是,他们能够打破这种比较狭隘的追求,视野更加开阔,更加多元,更加宽广。

我没有贬低东方、吹捧西方的意思。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各有千秋,各领风骚。而且,东方文化在经过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汇之后,必然会变得更加成熟,更加绚丽。东方文化具有西方文化所缺乏的华贵气质和广博包容。天人合一、辩证通达、心包太虚这样的见识和胸襟更是远在西方之上。我们不能因为西方文化暂时领先就彻底丧失了对于东方文化的自信和坚守。

从文化迭代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别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我们急需思想的复兴。百年复兴,文化先行,文化复兴,思想先行。今天,中华民族慢慢重新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全球同胞都关心我们要做什么,也关心我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其实,中华文化里有着非常优秀的思想成果和理论成果。我们的重要的历史使命,是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文化特质和精神追求,并用中国语言讲好世界故事。新的时代,必是东方的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