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現在的北京城已經是國際型大都市。昔日北平的痕跡漸漸淡去。古蹟保護的速度遠不及拆遷的速度,衚衕文化也日漸被歲月侵蝕,僅留下一些斑駁的記憶碎片。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過往的北平恐怕北平人自己都不認得了吧。大部分生活在三四十年代的人們都已經不在了,他們曾與這座城之間產生過哪些故事,我們只能從歷史、文學作品中找尋答案,好在我們還有這樣優秀的作品: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小說《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創作時間最長的一部作品,從1941年產生寫作想法到1944年正式起稿,直至1948年完稿歷時7年。他曾評價說這是自己最喜歡的一部作品。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很早以前就讀過這部小說,想寫一篇相關書評,一直沒敢動手,因為作為普通人來說是萬不敢對大師的作品妄加評論的。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既然如此,我們不妨以一個觀察者的視角去認識和理解老舍筆下北平的那些人、事、物。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北平的人

以小羊圈為縮影,老舍先生為我們展現了抗日戰爭年代北平人的真實生活狀態。小說講述的是以祁老人一家為代表的小家庭的家族史,更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名族史。

名族危亡面前,我們看到了三類人:

以祁老人為代表的保守派、錢默吟為代表的激進派以及以冠曉荷一家為代表的反動派。

  • 祁老人為代表的保守派

祁老太爺什麼也不怕,只怕慶不了八十大壽。在他的壯年,他親眼看見八國聯軍怎樣攻進北京城。後來,他看見了清朝的皇帝怎樣退位,和接續不斷的內戰;一會兒九城的城門緊閉,槍聲與炮聲日夜不絕;一會兒城門開了,馬路上又飛馳著得勝的軍閥的高車大馬。戰爭沒有嚇倒他,和平使他高興。

外面炮火紛飛,祁老太爺只惦念著自己家四代人同在,一家人按時給自己操辦八十大壽。在傳統觀念中,四世同堂象徵著家族的興旺。

即使趕上兵荒馬亂,他自有辦法:最值得說的是他的家裡老存著全家夠吃三個月的糧食與鹹菜。這樣,即使炮彈在空中飛,兵在街上亂跑,他也會關上大門,再用裝滿石頭的破缸頂上,便足以消災避難。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同樣地,以唱戲為生的6號院小文夫婦,不管外面日本人如何為非作歹,只要敵人的刀槍沒架在自己脖子上,都跟自己沒關係,戲每天照唱不誤。甚至後來專門去給日本人唱戲。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四號院的馬老寡婦自從盧溝橋響了炮,就沒邁過街門的門坎。她也不許她的外孫程長順出去作生意,唯恐他有什麼閃失……

應了那句話:天塌下來,個兒高的頂著。我們在小說中看到太多這樣蜷縮在自己小世界的人們…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 錢默吟為代表的激進派

錢默吟雖是一介書生,卻有著一身打不散碾不碎的傲骨之氣。二兒子仲石在抗戰前線和一車日本兵同歸於盡,大兒子孟石被日本人逼死,老伴不堪重負告別人世,他自己則被漢奸冠曉荷秘密告發,落入日本人的魔爪,在酷刑中險象環生。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命運對他的摧殘並沒有讓他屈服,反倒使他脫胎換骨變了一個人,他帶著家族的憤怒、仇恨、責任,揹負著民族的使命,一個人遊走於大街小巷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喚醒迷惘沉睡中的人們鼓起勇氣去抗日!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尤桐芳、祁瑞全等人,也通過各自的方式,與日寇抗爭。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還好當時中國有無數這樣的星星之火,才得以點亮抗戰勝利的大火。

  • 冠曉荷為代表的反動派

小羊圈最大的反派:冠曉荷、大赤包夫婦。二人為了獲得權勢,做法不擇手段甚至喪盡天良。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大赤包為了一個妓女檢查所所長職位,親手把自己的二女兒招弟獻給偽軍局長李空山糟踐。

起床,睡倒,走路,上茅房,大赤包的嘴裡都輕輕的叫自己:“所長!所長!”這兩個字像塊糖似的貼在了她的舌頭上,每一咂就滿口是水兒!她高興,驕傲,恨不能一個箭步跳上房頂去,高聲喊出:“我是所長!”

冠曉荷一心當官,不管大官小官,只要有空子,都拼了命擠破頭往裡鑽。他趨炎附勢,油頭滑腦,肚子裡本來也有那麼點才學,可全都用在了歪門邪道上。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日本人打進北平時,他興奮不已,認為自己的官運、財運即將到來。

東奔西跑折騰了兩年也沒謀上個官職,終於有個“里長”的頭銜擺在面前,冠曉荷如獲至寶,在他心裡里長雖不是官但總歸帶個“長”字,多少也過點癮。

同樣地,祁老爺家裡的二孫子瑞豐、庸醫高亦陀、迫害學生的藍東陽等人在民族危亡面前表現出的無知、貪婪的醜惡面目也令人作嘔。

北平的事

小說借家事反映國事,涉及的主要家庭有七八個,人物有幾十個,抗日戰爭的主時間線上又分散出眾多小人物的小事件。包括性格剛烈的拉車伕小崔、崇洋媚外的丁約翰、兩面三刀的髙亦陀、落魄潦倒的陳野裘等等……

他們的事蹟同樣立體鮮活,從側面反映出了戰爭的殘酷,也揭露了在危機存亡面前,普通老百姓所展現出的人性的真善美與假惡醜。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看四世同堂的過程中總讓人有種說不出的氣悶在胸中,不只是對大赤包一家的怒氣,更是對祁老人一家的憋氣,尤其是祁瑞宣這個角色,從頭至尾空有一腔愛國之情,卻沒有一股愛國之行。遊走徘徊、軟弱無力、優柔寡斷...終究未能下定決心和三弟一樣奔赴抗日前線。

儘管忠孝兩難,情有可原,但即便是他不離家出走,這個家也未見得完好。自己的老爹祁天佑照樣被日本人逼得跳河自殺,自己的女兒小妞子照樣還是在饑荒中吃著共和麵活活餓死…

當妞子實在沒有東西可吃,而只能咽一口共和麵的時候,她就拿水或者湯把它衝下肚裡去。共和麵裡的砂子、穀殼卡在闌尾裡,引起了急性闌尾炎。

她肚子陣陣絞痛,彷彿八年來漫長的戰爭痛苦都集中到這一點上了,痛得她蜷縮成一團,渾身冒冷汗,舊褲子、小褂都溼透了。她尖聲叫喊,嘴唇發紫,眼珠直往上翻。

妞子的兩條小瘦腿,細得跟高粱稈似的,直直地伸著。

又是一陣絞痛,小妞子在奶奶懷裡抽搐,用完了她最後一點力氣……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相反地,同樣是文人,錢默吟為何就能忍辱負重,即便是捨棄孫子也要堅決以各種方式與日本人抗爭到底?就連大字不識幾個的李四爺尚且在日本兵的鎮壓下誓死不屈,為何瑞宣卻能打掉牙往肚子裡咽,一忍再忍?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追根溯源,民族文化的劣根性造就了一大批像祁瑞宣一樣的人。老舍將批判的矛頭指向傳統的北平文化:懦弱,敷衍,苟安。

而北平文化的縮影恰恰是家族文化:中國人很重視家的概念,家族內容納了太多包括風俗習慣,倫理道德,宗教禮數等元素。祁老人在內的很多人都將人丁興旺看做是家族的興旺的象徵。因此像小說中那樣,祁老人竭盡一切去維護家庭的完整,他不願小三兒去抗日、見不得二兒子瑞豐跟媳婦兒鬧矛盾、大敵當前,還不忘中秋團圓的禮數等等。

當日本人的尖刀一步步劃破他的家庭,他終於有些義憤填膺之時,剛好抗戰勝利了。

他便又好了傷疤忘了疼,忘了祁天佑投河,忘了小妞子餓死,忘了炮火連天的歲月裡,自己是如何飽受屈辱的。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祁老人緊攥著重孫子小順兒的手,心想他以後可以安享太平,生兒育女,祁家世世代代,香菸不斷。

他睜開眼睛,好像要對小順兒說:你我是四世同堂的老少兩輩,咱們都得活下去。只要咱倆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麼要緊?即便我死了,你也得活到我這把年紀,當你那個四世同堂的老祖宗。

瞧,家族文化就是這麼一代代傳下來的……

北平的物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勻。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裡挾著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像是含著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裡,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老舍先生在作品中描寫了大量的北平美景、風俗習慣、以及各類美食等等。

風俗包括中秋節的兔兒爺,各種“菊展”,春節守歲……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美食包括節日裡各種餡的月餅、良鄉的肥大栗子、高粱紅的河蟹、雪白的蔥白拌羊肉、各色水果等數不勝數……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美景包括什剎海,北海等著名景點。人們從清華園,從出產蓮花白酒的海甸,從東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湖山,宮殿,壇社,寺宇,宅園,樓閣與九條彩龍的影壁,合抱的古柏,倒垂的翠柳,白玉石的橋樑,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如此看來《四世同堂》已不僅僅是一部小說,它更是一部北平的歷史,一部飽含各種人文細節的北平歷史。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兩大遺憾

1949年回國之後的老舍,抱著一腔愛國熱情,懷著無比亢奮的心情投入到歌頌新生活、新社會的工作中去。創作了包括《龍鬚溝》、《茶館》在內的大量優秀作品。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50年代後期,老舍的創作進入低谷。1961年,拿起筆開始寫“反映北京舊社會變遷、善惡、悲歡”的小說《正紅旗下》。原本預計100萬字的長篇,因“寫十三年” 的極左指導思想的出臺,最終只完成了10萬字。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創作氛圍愈加緊張,想寫的不能寫,想說的不能說。再苦悶中他寫完最後一篇長篇散文《致日本作家的公開信》,結果和其他作品一樣的命運——終究未能發表。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王小波曾說,“知識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所謂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頭認罪,承認地球不轉的年代,也是拉瓦錫上斷頭臺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殺的年代,也是老舍跳進太平湖的年代。

在那場政治運動中,老舍先生本可置身事外,但他卻本著對政治運動一貫積極、配合的態度,帶病也要投入到文聯運動中去。然而,他對紅衛兵一無所知,對將要發生的事更是一無所知……

1966年8月24日,老舍先生一頭扎進太平湖,與世長辭。這位“人民藝術家”的藝術之旅也永遠畫上了句號。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四世同堂》最後的13章也在文革中被毀,永遠難以挽回,我們如今讀到的版本大多是翻譯家根據老舍的筆意補寫的。儘管2017年完整版《四世同堂》出版,但是從美國找回來的殘缺部分也不過是英譯本,並非老舍先生原文。

老舍的作品如同他本人一樣,成為世人永遠的遺憾。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結語

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裡,我的性格與脾氣裡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賜給的……

好,不再說了吧;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想北平》——老舍

《四世同堂》中小羊圈實際上正是老舍先生的故居。從出生那天起,他就註定紮根在這片土地。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他都與北平同在,他的作品中有對傳統北平文化的不理解、批判甚至是憤恨,但這些都集中體現了他對北平難以割捨的愛戀。

如今小羊圈衚衕已更名為小楊家衚衕。時過境遷,物是人非,離別的是一個人,留下的是一段情。

現代人如果想了解80年前的北京,一定要讀讀《四世同堂》。

老舍《四世同堂》:80年前的北京什麼樣?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讀一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