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過去近兩個月,受疫情影響,在線辦公的用戶激增,學校的課程也都挪到了線上。

在線辦公和在線教育當之無愧成為2020年開年最熱門的行業。

而在這兩個領域中,釘釘是一個無法忽略的主角。

釘釘在辦公領域深耕已久,這次還牢牢抓住了在線教育的機遇,成為首個通過教育部備案的平臺型應用。

由於5000萬學生的加持,釘釘在App Store的下載量首次超過微信。七麥數據顯示,今年1月底,釘釘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的排名在150名左右,2月份以來一路上升,2月5日開始登錄榜首,並持續多日霸榜。

同時受到關注的是大量小學生組團打差評,在一星評價如潮湧來後,釘釘發了一個二次元風格的視頻《釘釘本釘,在線求饒》,跪求少俠們“高抬貴手”。

2月25日的釘釘發佈會上,創始人陳航(花名無招)回應了“一星”事件,稱小孩子天性喜歡玩,釘釘團隊會虛心接受學生意見。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創始人陳航在釘釘5.0版本發佈會現場

這場發佈會上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釘釘上線了“圈子”功能,釘釘圈子被分為內部圈、在線教育圈、商業交流圈、社群運營圈四種模式,瞄準的是私域流量和社群運營。

這不禁讓人想起釘釘的前身“來往”,2003年,“來往”誕生的時候,定位是做社交,因為沒達到預期效果,轉身投入辦公領域。

時隔多年,釘釘又再次試圖吃一塊社交的蛋糕,這次,用圈子打造私域流量的打法,是否能讓釘釘走出一條路?

從近期釘釘的動作來看,釘釘早已不滿足做一個辦公平臺,而是試圖多面出擊,成為一個國民級軟件。

“圈子”想圈住誰?

阿里社交夢的話題又有了新的引子。

這次,釘釘首次全面開放私域流量池——“圈子”,釘釘對其的定位是私域流量運營平臺。

圈子的主頁類似微信朋友圈,而用戶每建立一個圈子,都會自動對應生成一個群聊。在群聊裡,用戶可以實時聊天。

看上去,圈子將朋友圈和群聊牢牢綁定在一起。

在圈子裡,用戶可以自創話題,也可以組織打卡活動,比如運動打卡、業績戰報、曬精氣神、求助問答等。

嚴格來說,釘釘此次推出的圈子,確實有社交特點,但更切合私域流量運營、社群運營的定位。釘釘圈子和群,也更符合職業場景,與釘釘本身的定位相匹配。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一個個社群,就是私域流量運營的起點。在用戶增長紅利見頂的情況下,頭部平臺紛紛佈局私域流量。

去年12月,企業微信發佈的3.0版本中包括了直加微信好友、客戶朋友圈打通、擴展外部百人群三大功能,當時就爆發了一波關於私域流量的討論。

釘釘圈子也更偏向於私域流量管理。

發佈會現場連線了秋葉PPT&秋葉商學院創始人張志,他提到,身為作為在線教育內容提供商,以前運營一個社群需要使用5-6個分散的工具,來回跳轉切換登錄,學員、會員需要在多個工具平臺間跳來跳去,參與門檻高,流失量大。

張志以在線教學場景為例:在線教學開始前,現在助教只需要邀請學員加入釘釘群就能通過群快捷欄訪問圈子、作業、直播、審批等多種社群應用,降低了學員的使用成本,社區內也可以分享和沉澱精華內容。

陳航也表示,釘釘圈子提供了一個與群聊統一融合的互動社區,有多群關聯的運營能力和滿足各行各業社群運營的應用,實現了規模化的運營體系。能幫助企業對內打造企業文化,對外連接客戶、粉絲形成數字化社群。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圈子相關頁面截圖

“釘釘圈子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用戶群界限,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都可以用釘釘圈子來進行社群的數字化運營。比如工作商務圈、生活娛樂圈、紅娘圈、租房圈、街舞圈、淘寶購物車相親圈等。”他說。

在發佈會的結尾,陳航還扔了一個彩蛋——社交產品“Real 如我”將在部分省市灰度發佈。

“Real 如我”面向年輕人,主打真實社交、“圍欄社交”以及自動識別匹配的圖片濾鏡。

陳航說:“沒有來往就沒有釘釘,釘釘就是來往的延續。來往團隊裡一直有一幫堅信可以做好個人社交的人,沒有他們的堅持,就沒有Real如我這款產品。”

這一句話,既包含了曾經阿里為了搏擊騰訊微信而推出的“來往”,也包含了“來往”錯失先機、而後陳航帶著來往團隊從“朋友圈”轉戰“工作圈”的故事。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Real如我”主創團隊來自曾經的來往,目前是阿里內部的一個獨立團隊。

這幾年主打年輕人社交的軟件反響平平,2019年曾有過一波社交潮流,從子彈短信到多閃、馬桶、Echo、POP等,最後無一成功。

不知道這次“Real 如我”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在線教育,籌備已久

“釘釘最開始是為中小企業在線工作服務,但在發展過程中被非常多的教育行業客戶選中。”陳航提到。

新冠肺炎的持續,多地要求學生和老師“停課不停學”,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IMF前總裁朱民曾指出,在線教育板塊2020年1-2月增幅將高達300%。

在這波強需求下,教育資源的爭奪戰也隨之爆發。

釘釘此前對教育線的推進,為這次戰役做好了準備。阿里巴巴合夥人、釘釘副總裁方永新(花名大炮)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從2018年8月開始,釘釘就在做教育共創。

他還提到,釘釘與市場上同類產品比較的三個優勢:滿足學校組織管理需求;釘釘阿里鐵軍差不多用了將近一年時間在各地服務,讓老師熟悉釘釘,包括教育主管部門;釘釘強大的合作方,讓釘釘底層能力越來越強。

去年12月,釘釘成為全國首個通過教育部備案的平臺型應用。

等到疫情爆發,釘釘獲得了全國各地幾百個教育局的發文推薦,多所學校開始使用釘釘在線上課。

1月27日,教育部在發佈關於2020年春節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釘釘的反應很迅速,在1月31號就將“在線課堂”功能免費向全國大中小學開放,可以支持百萬學生同時在線上課,並覆蓋廣大農村地區學校。此時離2月10日的中小型開學日還有十天。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方永新曾提到了這次直播快速上線的原因。因為此前釘釘已經花了8個月的時間進行優化,本來就準備在2020年初上線。在疫情發生後,又進一步優化。

圈子也瞄準了在線教育風口,陳航在發佈會上重點提及了“在線教學圈”,該圈子的主要特徵是方便教師“多群直播”高效開展教學工作。

通過“在線教學圈”,利用在線開課的多群直播、群發助手以及佈置作業功能,企業和機構講師可以創建一站式線上課堂,發通知、直播上課、佈置點評作業。

疫情將在線教育推入風口,在線教育直播需求的爆發,又為釘釘帶來了一波新用戶。

陳航提到,從開學至今,釘釘支持了全國超30個省份300多個城市的大中小學開課,覆蓋超過了5千萬的學生。

小學生“分期付款”打一星的事件,也是一個側面佐證。此前,大批小學生因假期泡湯攻佔釘釘應用評論區,打上一星的同時也附上差評,而後釘釘在App Store的評分一度被刷到不足 2 分。

之後釘釘啟動了危機公關,在微博、B站等平臺上發佈了一則《釘釘本釘,在線求饒》的鬼畜視頻。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釘釘本釘,在線求饒》視頻截圖

視頻中的歌詞寫道,“少俠們饒命吧,大家都是我爸爸”,“此生無悔入釘釘,五星求一次付清”等。釘釘向刷一星的用戶求好評,之後應用評分慢慢回升到2分。

釘釘總用戶2億,學生用戶就有5千多萬,佔據了四分之一左右。這是一個非常客可觀的數據。

但疫情過後,能留住多少用戶是一個未知數,因為一旦公校開學,目前大量的老師和學生們也將重歸線下課堂。

釘釘目前的IT基礎設施相對完善,經過疫情期間的練兵,IT技術更上一層,未來或將成為更多公校的技術合作夥伴。

從1.0到5.0,釘釘還有多大的成長空間?

近年來在線辦公行業火熱,巨大的市場空間讓包括釘釘在內的移動辦公應用迅速發展。

iiMedia Research數據顯示,2020年新春復工期間,中國有超過1800萬家企業採用了線上遠程辦公模式,共計超過3億用戶使用遠程辦公應用。

陳航曾提到,在2019年6月,釘釘平臺上有1000多萬家企業組織、2億多用戶在線協同。

釘釘用五年時間走到了頭部的位置。

2015年釘釘1.0版本發佈時,強調的是高效溝通,DING一下和免費視頻電話功能讓人印象深刻;到了2.0版本時,釘釘加入了郵件、OA和共享儲存功能,並從一個應用轉變為了開放平臺,開始強調企業內部的溝通與協同。

兩個版本,前後短短一年的時間,釘釘經歷了從溝通、協同到平臺的三次進化。而3.0階段和4.0又是兩次擴張,一次是打通企業內外部連接,一次是軟件與硬件的融合。

釘釘的定位更偏向於服務B端企業,滿足企業管理層需求。從“DING”功能到後期增加的已讀、定位打卡等功能,都強調信息的強制接收。

這些被員工吐槽的功能卻解決了企業管理的痛點問題,陳航也曾在接受採訪時提到,這都是與企業客戶進行深刻溝通後推出的功能。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從2015年到2019年釘釘公佈的數據可以發現,釘釘從0起步到100萬家企業,花了一年時間;從100萬到2016年突破300萬家也是一年;再到2017年9月,釘釘企業組織數量超過500萬,時間不到一年。

釘釘的成長速度越來越快,2018年釘釘跑到了第一的位置。根據Quest mobile數據,釘釘在智能移動辦公領域市場份額佔比最高、活躍用戶數排名第一、且超過第二至第十名活躍用戶數的總和。

隨著釘釘邊界的擴大,其面對的競爭對手不僅包括企業微信,還有石墨文檔、金蝶、用友、SAP、名片王等細分領域的企業,以及傳統的辦公硬件廠商,如門禁、上網路由、視頻會議、打印等領域。

在這個過程,釘釘一直聚焦辦公場景、專注場景化服務。2018年釘釘推出的新商業套件,定製出針對具體商務場景的解決方案;2019年推出的“M2智能前臺”、“釘釘投屏”和“智能無限路由器”也分別對應了企業線下辦公的三個重要場景。

這次的5.0版本,辦公場景服務再次升級。

陳航宣佈將新增“在線辦公室”功能。

陳航介紹,“在線辦公室”將提供文檔空間、釘釘項目等多款高效協作套件,幫助實現文檔在線編輯、數字知識存儲、多人在線協同等目標。另外,包括最高支持302方同時在線的視頻會議等功能也讓在線辦公業務覆蓋的服務更加多元。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在軟硬件場景化日趨完善的同時,協作大升級也成為釘釘5.0產品的一大核心看點。

成長的不僅僅是釘釘,在中國經濟數字化升級的大背景下,從零售到製造,各個領域的企業都加入了這場數字化轉型。

疫情成為釘釘等在線辦公平臺、數字化轉型企業的最佳試煉場。

PTC中國區技術總監秦成曾針對製造業進行過分析,他提到,面對疫情帶來的壓力、挑戰和不確定性,需要製造企業在產品、服務、運營、員工發展等方面提高創新性、敏捷性和適應性。

陳航也在發佈會上說,抗疫就是一場全社會在線協同的大考。

1月22日(大年二十九),釘釘就接到了很多客戶針對員工健康上報的需求。次日,釘釘團隊就進入作戰狀態,很快推出第一個產品——員工健康打卡,並很快免費提供給所有客戶。

“這是釘釘史上最快上線的產品。從評估到上線,前後只用了40個小時。”陳航說。但他也提到“我們面臨的第一個挑戰是怎麼在很短時間內教會所有用戶在線辦公。”

疫情讓在線辦公以及相關軟件被社會大眾廣泛且快速的認知,對釘釘而言是個好事。

釘釘早就不滿足只做辦公平臺了

員工健康功能頁面,圖源釘釘官網

目前,在線辦公軟件還有不少痛點,釘釘可發展空間依然不小。

HelloTalk創始人魏立華曾告訴連線Insight,國內的協同辦公或者SaaS是最近四五年的事情,很多軟件是一兩個功能模塊做得比較好,無法把不同模塊串聯起來。整體來看,國外的軟件流程、共享分享和信息公開會做得更好,產品細節度和成熟度更高。

在競爭中,釘釘具備市場優勢。

釘釘背靠阿里巴巴大生態系統。釘釘發展過程中,能得到阿里整個體系內的技術和資源支撐,比如阿里雲、達摩院、天貓、淘寶、飛豬、高德、餓了麼等,釘釘可以通過能力整合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

尤其是阿里雲擁有強大的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實力。有了阿里雲的支持,在目前國內市場中,釘釘的IT技術基礎也處於領先位置。

目前釘釘已經構建了一個多方參與、覆蓋行業全鏈條的龐大生態,帶動釘釘在用戶數據上持續增長。

接下來,釘釘需要與眾多獨立SaaS供應商合作,豐富自身的服務生態。從發佈會上,可以看到,從五年前就推出的開放平臺,還在進一步完善。

從釘釘這幾年的動作來看,除了完善辦公服務,保持在該領域的競爭力外,它正在不同的領域進行嘗試,而此次5.0版本的發佈和疫情的助推,讓釘釘離真正的“出圈”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