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故乡竹韵生大雅

苏立亮/文

故乡竹韵生大雅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松令人伟,莲令人淡,竹令人脱俗且生大雅之韵。”竹韵,是竹赋予大自然的悠然淡雅的大馈赠。

不论四季如何轮回,

竹悠悠地生长在深山里,

溪水畔,小径旁,山谷中。

远离尘世,独自清净,

为这天地增添无限绿意。

尤其是初春时节

我的故乡

——南雁荡山南麓,

莒溪小镇、下坳黄畲自然民俗村,

故乡竹韵生大雅


故乡竹韵生大雅


故乡竹韵生大雅


是小数民族自治地区,

那里的自然环境及竹韵之美,

已享誉世界,“申遗成功”。

是时正当时节,

轻履徜徉其中,

竹林深处,漫步听雨,

穿越雾霭轻笼的竹叶,

抬头望天,

雨在竹林的上空密织成丝,

似缈缈乳烟。

竹林愈发茂盛苍翠,玉节相叠,节节攀升,

置身这青绿时空,铺天盖地的绿,

自然的梵音荡涤被凡尘撩乱的心。

玉苍山之南,莒溪镇坳下村四周竹林成片,茂盛绿荫。

故乡竹韵生大雅


故乡竹韵生大雅


故乡竹韵生大雅


一阵清风吹过,在远处驻足观看酷似江翻海沸,声势壮观。

当你走进竹林深处,又随处可见春笋破土而出的情景。

此时,你能静下心来倾听春笋往上嘣窜的那种感觉,便知道它每天都在不停的成长。

山里人喜欢掘春笋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山外来客,也用新鲜的春笋烧出多种美味让君品尝,这真不愧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美味佳肴。

据说:唐太宗很喜欢吃我们家乡——下坳村南畲少数民俗村山间的春笋,每当此时,他就像贵妃爱岭南的荔枝一样,爱着我们家乡的春笋,每逢春笋上市之前,他都要派专人来采挖春笋。他总是要召集群臣吃笋,谓之“春笋宴”,他还用春笋来象征国势昌盛,也用春笋来比喻人才辈出,繁荣富强。难怪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道尽了他对春笋的钟情独爱!

中国人的食笋历史悠久,《诗经》时代,竹笋就成为食物,宋代德清僧人赞宁在所著的《笋谱》中,记有80多种的竹笋,竹笋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雅食,被多少文人雅士所惦记着。真是“家中常有八珍尝,哪有黄畲野笋香。”啊!

竹笋甘寒通利,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有助于增机体的免疫工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故乡竹韵生大雅


故乡竹韵生大雅

坳下山竹笋,有毛竹笋、淡竹笋、麻竹笋、黄竹笋、红竹笋、慈竹笋、绿竹笋、花竹笋、筷子竹笋等十几种,可以一年四季交替品尝。“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一竹椅,一蒲扇,

自在足以,

一书,一茶,更增惬意。

竹林中,遍布着欣欣向荣的无数小花小草。这是我们这里竹林的特色。——竹林越茂盛,郁郁黄花越芬芳。

家乡的竹林,它孤直傲世,特立独行,

彰扬了王子猷

“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名士风流;

它睥睨群芳,万古长青,

辉映着郑板桥

“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浩然胸襟。

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

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

竹影婆娑,姿态入画,

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

一枝一叶总关情,

竹径通幽处,暇思起于心。

芒鞋、竹杖,

诗音啸咏 振遏行云。

何为故乡竹韵?

一蓑烟雨,一任平生。

尘网抽身早,浮生几回闲?

任那一片竹海荡漾天际,

任那一抹青绿飘逸尘间。

故乡竹韵生大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