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前言:乐府双璧

迪士尼刘亦菲版《花木兰》预计3月就要在北美上映了,笔者也格外期待,因为“花木兰”已经成为一种写在基因的传奇了。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花木兰的故事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与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足见这两篇长诗不仅家喻户晓,还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孔雀东南飞》最早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讲述了一个因为婆婆偏执顽固而酿成的殉情悲剧。相比于男主角焦仲卿,女主角刘兰芝的形象是没什么争议的:她美丽勤劳,敢于追求爱情,坚贞不屈。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在绝大多数的认知里,“乐府双璧”中《木兰诗》是喜剧,《孔雀东南飞》是悲剧。

但是近来我一直在想:果真如此吗?花木兰与刘兰芝的人生,真的是喜剧与悲剧吗?

《孔雀东南飞》:悲剧包裹的圆满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孔雀东南飞》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

刘兰芝嫁给焦仲卿后夫妻极其恩爱,但是焦仲卿因为公务常不在家,刘兰芝的婆婆又十分不喜欢她,总是刁难,给儿子施压要他休妻。

焦仲卿尽管和刘兰芝难舍难分,还是把刘兰芝遣回了娘家。刘兰芝回娘家后,她的哥哥逼她改嫁给太守。

焦仲卿听说后赶来质问刘兰芝变心,二人最后相约殉情。于是,刘兰芝投河,之后,焦仲卿“自挂东南枝”。

人都死了,难道还不是悲剧吗?

从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的角度,是。美好的生命在封建家庭的压迫下走向灭亡。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越剧版《孔雀东南飞》

但是不妨换一种角度重新看待整个故事。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刘兰芝美丽能干,这样的儿媳妇还不喜欢,焦母确实不可理喻!

我不想为焦母辩解,只是休妻这件事,最终还是另一个人做的——焦仲卿。

婆媳最初的不和,与焦仲卿也脱不开干系。文中提到焦仲卿长期不在家。脑洞一下,或许他好不容易回家了,只和刘兰芝亲亲热热,冷落了他的母亲,几次下来,焦母的仇恨更浓了。

再看刘兰芝,从之后的剧情发展看,她的性格也是刚强的,至少不是完完全全被欺负的一方。文中焦母有言:“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尽管焦母人品不怎么样,但她说的话琢磨起来也不见得是一派胡言。

那么再看刘兰芝被遣回娘家,是否也有那么一丝缘由呢?是否也够不上天神公愤呢?

不过还是家庭悲剧,但是悲剧主要制造者最终也付出了代价:焦母失去儿子,焦仲卿失去生命。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但更重要的是,《孔雀东南飞》讲述了爱情故事,所以必须从爱情的角度继续看。

<strong>先说观点,从爱情的角度,我认为这不仅不是悲剧,还是一出圆满的喜剧。

我想大家对《还珠格格》里夏雨荷教给紫薇的那句“连小燕子都不知道”的情话还有印象,出处正是《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截图来自从小看到大的《还珠格格》

焦仲卿不是忘了夏雨荷的乾隆,他的回答是“誓天不相负”。

焦仲卿这个人也很复杂,但是他对妻子刘兰芝的爱情苍天可见。刘兰芝以死明志,没有嫁给兄长安排的太守,没有屈从权势,捍卫了自己的爱情。爱情的另一端,也没有背弃誓言,而是舍命相陪。

殉情之后的二人,甚至被家人合葬,爱情获得了彻彻底底的胜利。

所以,《孔雀东南飞》的故事讲完,谁悲剧了呢?是罪有应得的焦母?还是求仁得仁的刘兰芝?

我甚至想不到这个故事还有哪里让我意难平:悲剧的表象,包裹着一种接近大团圆式的圆满。

《木兰诗》:喜剧之后怅然无奈

相较于《孔雀东南飞》这类爱情,历来关于战争的故事,女性角色都是稀缺的,能上战场的女人更是凤毛麟角。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花木兰的出现填补了这部分的空白,《木兰诗》朗朗上口,画面明快,一副欢快潇洒的模样。

不知道大家在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是否问过,花木兰为何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因为女人的天性是“买买买”吗?我表示存疑。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种经历,当你心存理想抱负做某件事的时候,会郑重其事。花木兰的举措,我感觉就是一种仪式,她的心已经提前在战场上驰骋了。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这段战争描写,我曾由衷为花木兰代表的女性感到骄傲。可是近来思考这背后的事实,又觉得怅然无奈。

花木兰在战场表现得很好,但终究是用的男性身份,女英雄也不过是后人赋予的罢了。

花木兰又为何不用尚书郎?的确,读原文,这是花木兰自己的选择。但是她又有别的选择吗?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回到故乡后似乎一切都没变,重新“帖花黄”,重新做回旧时女子。这一些顺理成章的太过自然,我不禁发问:

<strong>因为她是女人,所以必须如此吗?

《木兰诗》结尾给我的感受,就像鲁迅《祝福》的结局,在一片鞭炮欢腾的祝福中,祥林嫂死了;那个能上阵杀敌的花将军也“死”了。一切只是男权社会的一件趣闻。

当然,后人在影视中创造了许多原文没有的剧情,如我很喜欢的袁咏仪版《花木兰》。但是现代电视剧和和千古流传的《木兰诗》终究不是一回事。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袁咏仪版《花木兰之木兰从夫》

结语

看“乐府双璧”双女主:花木兰与刘兰芝,谁才是悲剧?

游戏中的花木兰形象

总而言之,虽然我不能因此就判定花木兰命运比刘兰芝更悲惨,这是过度解读了,但是我也认为,著名文学作品的确可以带来更多值得反复思考的东西。哪怕是看上去明明白白的定论,用我们的眼光再去审视,也能获取一些新的感悟。这是我想表达的。

正如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书简》的观点:悲喜交错,方成就好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艾燊,理科出身的90后,同济大学研究生,用写作感悟社会人生,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