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套利那些事儿2:跨期套利是怎么回事儿?


套利那些事儿2:跨期套利是怎么回事儿?

其实从广义上来说,我认为期现套利属于跨期套利的一种。由于大多数交易者都不是产业客户,很难在市场交割,所以介绍期现套利对于普通交易者来说似乎没什么实际操作上的意义,但还是从最基本的理念介绍一些,了解了期现套利,跨期套利就很容易掌握了。


什么是无风险套利区间?

我们都知道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商品当前的价格,当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处于某个区间范围之内,期现套利就不会产生利润,这个套利就叫做无套利区间。

那么这个无套利区间取决于什么呢?按照持有成本理论,期货与现货的价差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当然,这里的持有成本包括资金成本和交割成本等。持有成本正是这个无风险套利区间的上限。当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超过了这个上限,产业客户就可以做空商品,锁定利润,利润=期现价差-持有成本。

持有成本都包括哪些呢?这个可能稍微复杂一些了,我们以正向期现套利为例,其持有成本主要包括:

持有成本=交易手续费+交割手续费+运输费+入库费+检验费+仓单升贴水+仓储费+增值税+资金占用费

期现价差偏离的几个原因

做期货一定要关注基差的变化,在投机交易过程中,根据基差的变化,可以发现阶段性的基差修复行情机会;在套利交易过程中,根据基差与持有成本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是否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为什么期现价差会出现较大程度的偏离呢?

  1. 突发重大事件或消息。由于期货和现货对消息的敏感程度不同,从而对消息的反应程度会存在差异。一般情况下,期货市场比现货市场反映更加迅速和强烈,这是由两个市场的特点决定的,因为现货市场购销模式下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反映不如期货那么大。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期货是有涨跌停限制,而现货市场上没有,例如最近比较火的棉花,现货市场可能加价2000在抛,而期货市场4%就涨停了,也就涨几百个点。
  2. 现货供需格局失衡。由于基本面的改变,导致现货供需失衡,从而导致期货市场上产生强烈的看涨或看跌预期,尤其是在大牛市或大熊市时,往往容易出现基差与持有成本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
  3. 逼仓行情的出现。当逼仓行情出现时,通常会导致期货价格脱离供需关系,从而引发单边行情,使得期货和现货的正常价格关联被破坏,从而创造了套利的机会。


跨期套利的理论基础

与期现套利类似,跨期套利的实现主要依据两个原因:

  1. 随着交割日的临近,基差逐渐修复,最终趋向于零。
  2. 同一商品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最大价差由持有成本决定。

从期现套利的角度来讲: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持有成本

从跨期套利角度来讲:远月合约的价格≤ 近月合约的价格+持有成本

所以,跨期套利的机会是否存在,还是需要研究持有成本,期现套利研究的是基差与持有成本之间的关系,跨期套利研究的是合约价差与持有成本之间的关系。一旦同一商品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价差超过了持有成本,就存在了套利的机会。


合约价差偏离的原因是什么

商品通常具有同涨同跌的属性,同一商品这种属性更加明显,那么为什么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价差会发生偏离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周期性因素。农产品通常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周期,工业品也有生产和消费的周期,在供应旺季或消费淡季时,近月合约面临的压力往往更大一些,从而与远月合约之间的价差容易被拉大;在供应淡季或消费旺季时,近月合约面临的价格提升动力更大一些,从而与远月合约之间的基差容易被缩小。
  2. 流动性因素。主力合约与非主力合约持仓量不同,在移仓换月时,有时候市场流动性不够好,也可能会引起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波动。
  3. 波动性因素。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波动性本身各不相同,近月合约的波动性通常更加剧烈一些,主要是因为交易者在近月合约上交易更加频繁导致的,在较大的单边下跌行情下,近月合约由于波动性更大,所以跌幅可能会更深一些,从而使得与远月合约之间的价差容易被拉大。


研究交割制度的重要性

在《教你炒期货》系列当中,我就曾多次强调研究商品交割品质与交割制度的重要性,做套利同样需要进行研究,尤其是对于产业客户来说,更要好好研究交割制度,因为无论是期现套利还是跨期套利,对于产业客户来说,往往都是以交割为底线的,倘若因为交割制度的原因,从期货市场中接到的货,无法再继续进行交割,可能会导致原本计划很好的套利,最终亏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